柳絮的诗句谢道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3
1. 关于柳絮的诗句谢道韫
关于柳絮的诗句谢道韫 1. 赏析谢道韫的咏雪诗“未若柳絮因风起”
“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如何分出高下?

兄子胡儿抢先回答“撒盐空中差可拟”,显然是率尔以对;兄女继之答曰“未若柳絮因风起”,乃是得到片刻的沉思,有备而来。

兄子的“撒盐空中”确实形象感很强,但盐为何物?给人咸涩之感,何美之有?兄女的“柳絮因风起”不但形象感强,而且轻柔、优美、高雅,似胜兄子一筹。

所谓“差可拟”,因率尔而拿不准的心情直而言之;所谓“未若”,明显压兄子一头,譬如积薪,后来居上。

兄女的“柳絮因风起”,身处隆冬寒天,恍若见到春天来了,读之令人神清气爽;相比之下,兄子的“撒盐空中”则没有遥远的幻想,显得浅近、鄙俗。
2. 形容雪像柳絮的诗句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代: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2、寿阳曲·江天暮雪

元代: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译文

风吹荡汀洲远远望去像天空席卷着如玉雕的浪花,白茫茫一片,水天一线,何等壮阔。渔翁感到寒冷想要回家去,去发现不记得归路。此时渔翁洒脱的躺在船上,放任船漂流,让它带着自己回去,在有浓厚云层的江面上只隐隐看见一艘小小的渔船。

3、对雪二首

唐代:李商隐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译文

雪旋转着扑进窗帘、飘过白墙,比柳的叶子轻而比霜重。

4、东栏梨花

宋代: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译文

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柳条透露出浓郁的春色,飘飘洒洒的柳絮夹带着如雪的梨花,布满了全城。我心绪惆怅,恰如东栏那一株白如雪的梨花,居俗世而自清,将这纷杂的世俗人生,看得多么透彻与清明。

5、咏雪 / 咏雪联句

南北朝: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谢安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3. 关于杨絮的诗句
想寄封情书吧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

朝代。

鱼书欲寄何由达:

油壁香车不再逢。

梨花院落溶溶月,踪影象巫山的云不知飘去何方,水远山长处处同。

译文

她坐的美丽的车子再也见不到了,柳絮池塘淡淡风,只好酗酒度过寂寞的时光。

几日寂寥伤酒后,峡云无迹任西东:晏殊

原文:宋代

作者,一番萧瑟禁烟中,寒食节烟火不生一片萧瑟的气氛更增加心中的伤感,梨花和明月相映的院子,可往哪寄呢、风飘柳絮的池塘钩起无尽的回忆
4. 关于古文:《谢道韫咏絮》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咏雪》:

这一则被编入书中“言语”一门,文章只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客观地写出,未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的意图是明显的,谁的“语言”好,谁的不好,可一望而知。这正是本书叙事的优点。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文章第一句交代咏雪的背景。短短的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相当多。东晋的谢氏家族是个赫赫有名的诗礼簪缨之家,为首的是谢太傅即谢安。在这样的家族里,遇到雪天无法外出,才有“讲论文义”的雅兴。召集人兼主讲人自然是谢安,听众是“儿女”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都说到了。

接着写主要事件咏雪。其实是主讲人出题考听众。主讲人何以有此雅兴?原来是天气发生了变化:“俄而雪骤”,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变成了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这使主讲人感到很高兴,于是“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答案可能不少,但作者只录下了两个:一个是谢朗说的“撒盐空中”;另一个是谢道韫说的“柳絮因风起”。主讲人对这两个答案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