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对联选萃:生意(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4
    这一讲我们来说说生意。这里的“生意”不是经商做生意的“生意”,而是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先看姚文田(1758-1827)状元一副:

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段话:

    "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此是无彼无此得真机。"野色更无山隔断,天光常与水相连",此是彻上彻下得真意。吾人时时以此景象注之心目,何患心思不活泼,气象不宽平!

    作者讲“ 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 ”是“ 无彼无此得真机 ”,“ 时时以此景象注之心目,何患心思不活泼 ”。也就是说——这就是天地间的盎然生机。人也是生物嘛,也应该是这样生机勃勃才好。

    这两句原出自北宋诗人石延年(994-1041)的七律《金乡张氏园亭》

亭馆连城敌谢家,四时园色斗明霞。

窗迎西渭封侯竹,地接东陵隐士瓜。

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

纵游会约无留事,醉待参横月落斜。

    大家看这个金乡张氏花园真大,“ 亭馆连城敌谢家 ”,大约能和“旧时王谢堂前燕”的谢家相比了;同时这个花园真美,“ 四时园色斗明霞 ”,我们常说城市绿化要“三季有花,四季有绿”,人家这花园则一年四季花团锦簇、与天上的彩霞交相辉映;

    花园里鸟语花香,“ 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 ”,鸟儿叽叽喳喳,呼朋唤友,花儿层叠交错、竞艳斗芳;花园里的游客呢?他们也快乐着花鸟的快乐,幸福着花鸟的幸福,“ 纵游会约无留事,醉待参横月落斜 ”,白天没玩够,还要乘着醉意、借着月色继续玩。

    接着再看姚状元的另一副:

树色连云春泱漭,风光着草日晴明。

    这一副写的是春日正浓,登高望远,无限生机,尽收眼底。

    这两句出自北宋欧阳修的《出省有日书事》,原诗如下:

凌晨小雨压尘轻,闲忆登高望禁城。

树色连云春泱漭,风光著草日晴明。

看榆吐荚惊将落,见鹊移巢忽已成。

谁向儿童报归日,为翁寒食少留饧。

    大家看,这里的“ 泱漭 ”今天读为“yāng mǎng”,“ 泱 ”为平声;但是按诗句的平仄,此处的“ 泱 ”读成仄声才对。据说古音就是仄声的。

    那这里到底是该读平生、还是该读仄声?这一对矛盾该如何处理呢?

    个人建议,要是考试,就按考试的要求来;要是自己读诗,最好追求一下古汉语押韵、平仄的音乐美。虽然古音如何读是一个严肃的学术问题,但我们也不要太纠结,可以参照诗词音韵的基本要求,读起来感觉舒服就行。比如这里的“ 泱漭 ”和下句对应的“ 晴明 ”,要朗朗上口,读成yǎng mǎng、qíng míng最好。再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这里的“斜”,最好读成“xiá”,因为这样才能和下句的“家”产生押韵的美感。

    下面看黄士陵(1849-1908)先生一副:

微雨新晴六合清朗,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这一副的画面太美了。建议常在室内学习工作的人,多到室外去走走。

    科学研究表明,小孩子户外活动的时间越多,眼睛近视率就会越低。好多非洲国家的孩子,在这一点上要比中国好得多。另外,从漫长的进化史来看,办公室大概是最不适合人类生活的地方吧。

    借着此联美景,我们跟着宋代词人秦少游的笔触去转一转: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行香子·树绕村庄》

    接着看张裕钊(1823-1894)先生一副:

白云在天沧波无极,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下联“ 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本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不用说了。

    上联“ 白云在天沧波无极 ”,可以说讲的就是自然界的水循环。

    常言道:水是生命之源。生物学研究也表明: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很可能起源于海洋深处的热泉口。这是因为——这里存在着自然界极其罕见的、稳定的离子浓度差,这个浓度差像电池一样,是生物能源ATP最理想的诞生地。有了ATP,生命才有可能因为获得稳定的能量供给而诞生。

    那可能有人会说了,海洋里的生命怎么就能跑到陆地上呢?

    那至少是因为水能以固体-液体-气体等多种形态在自然界往复循环吧。这个循环把水带到了陆地上,为生命在陆地上的存续创造了条件。

    回头再看这一联,如果没有“ 白云在天 ”、“ 沧波无极 ”这样的水分形态变化循环,估计地球上也不会有“ 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的生机勃勃了。

    下面看左孝同(1857-1924)先生一副:

膏雨自天云兴四岳,春风生物桂馨一山。

    生物学上讲,种子要发芽,除了适宜的温度外,还需要水分和空气。同样,植物要开花结果,也离不开这三个条件。

    大家看这一联,“ 膏雨自天云兴四岳 ”,是讲自然界的水循环,有“水分”了;“ 春风生物桂馨一山 ”,“ 春风生物 ”中,“ 春 ”就是“适宜的温度”,“ 风 ”就是“空气”。此联中这三个条件都具备了,也自然就“ 桂馨一山 ”、漫山遍野生机盎然了。

    清代文人袁枚有首小诗《春风》写得好: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抹去千山雪,拂来万树花。

    接着看何绍基(1799-1873)先生一副:

深林闲数新添笋,小沼时观旧放鱼。

    大家看这一副,“ 深林闲数新添笋,小沼时观旧放鱼 ”,生机盎然的新笋,活泼自在的小鱼,这些充满朝气的生命啊,总能让我们感动。

(说明: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留言联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