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发展联盟的历史沿革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2

NBDL始建于2001-2002赛季,初期只有美国东南部的8支球队参加,分别来自弗吉尼亚州、北卡罗莱纳州、南卡罗莱纳州、阿拉巴马州和佐治亚州。NBDL是NBA发展联盟(NBADevelopmentLeague)的缩写,属于NBA的二级联盟,是NBA的人才库,此联盟多为参加过NBA选秀或季前赛的球员。NBA的任何球队都可以在发展联盟里选球员进入NBA,也可以将自己队中的球员下放到发展联盟里锻炼。一般来说,NBDL与所属NBA球队在战术打法,甚至防守策略上都一样。因为NBDL就是为各母队储备所需人才的。
国家篮球协会发展联盟是国家篮球协会官方支持篮球发展之组织。联盟在2001年秋季开始时一共有8支队伍。直至2005年夏,它被称为国家篮球发展联盟(National Basketball Development League,简称NBDL);此后改名为国家篮球协会发展联盟(NBA Development League,简称D-League)。
此联盟以NBDL的名义于2001/02赛季开始;原始的八支球队全部位于美国东南部地区(即弗吉尼亚州,南卡罗来纳州,北卡罗来纳州,阿拉巴马州和乔治亚州)。2005年夏季,部分队伍被私人拥有者购入,从而意图吸引更多的球队和球迷支持;与此同时NBDL改名为NBA Development League。因此,球队向西部州份得克萨斯州、新墨西哥州、阿肯色州、佛罗里达州和俄克拉何马州迁移或于当地被组建。2006年发展联盟以加强西向发展为方针:2月,贝克斯菲尔德Jam队宣布加入联盟,成为第一支进入发展联盟的加州球队。两个月后的4月6日联盟宣布四支原属大陆篮球协会(Continent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简称CBA)的球队加盟。四支球队分别是达科他奇才队、苏福尔斯天空力量队、爱达荷奔腾队和一支原于下季大陆篮球协会扩充的科罗拉多十四人队。几天过后的4月11日,联盟宣布在加州的阿纳海姆将组建一支球队。约一周后的4月19日,联盟宣布洛杉矶湖人将购买一支球队,令湖人成为第一支拥有D-League队伍的NBA球队。5月,由于向西扩张和票房的困难导致NBA拥有的罗诺克炫耀和费耶特维尔爱国者队先后于1日和2日被解散。5月9日,佛罗里达火焰由于安排场馆和场馆时间表的困难导致暂停运作,但球队希望2007/08赛季重返联盟。 2007/08赛季,D-League队伍扩展至14队,NBA球队与D-League队伍的隶属关系将重新编制,而圣安东尼奥马刺队亦成为继洛杉矶湖人队后第二支单独拥有D-League队伍的NBA球队。
平均每场比赛的上座人数基本在3000人左右,而一场普通NBA比赛的上座人数通常在18000人以上。
发展联盟的球员虽然名义上归属于各支球队,但都只跟联盟统一签约。他们依据实力和年资被划分为A、B、C三档,分别只能拿到2.5万、1.9万和1.3万美元的年薪(赛季薪),跟平均薪水达458万美元、全球居首的NBA相比简直九牛一毛,也远不及动辄百万美元年薪的CBA外援。外出打客场比赛能领到的每日津贴也只有40美元,不及NBA球员的1/3(虽然NBA球员也不在乎这点儿不够塞牙缝的钱)。发展联盟每支球队的工资帽是17.3万,而NBA球队本赛季的工资帽接近7000万,相差400多倍。
NBA发展联盟寂寂无名、乏人问津、捉襟见肘至此,却能有底气一路扩军,从元年的8支到本赛季的19支、下赛季的22支,归根结底只有这么一个原因:
NBA一直在挣钱,发展联盟基本没太赔钱。
NBA在挣钱是不争事实,虽然前任总裁斯特恩在停摆期间多次叫穷、宣称有22支球队处于亏损状态,但近年来能先后与ESPN、TNT签下9年共240亿美元、与耐克签下8年超10亿美元、与腾讯签下5年超5亿美元的肥约,正说明这个联盟目前蒸蒸日上、“钱”途无量。
与此同时,虽然比赛多在小城市举办、上座率一直不怎么理想,NBA发展联盟却同时也一直保持着低成本、低投入的轻运营模式,从来不会出现在NBA财务报表中的亏损一栏。为了进一步减轻财务压力,NBA还一直为发展联盟的商业化道路大开绿灯,早在2010年,他们就允许赞助商品牌出现在球队球衣上(与此形成对应的是,NBA自己对开放球衣广告慎之又慎,直到上赛季才悄然把联盟logo从球衣正面挪到背面,暗示客户已经为广告投放腾出了空间)。新任总裁萧华上任之后,更是勒令特纳必须尽快为发展联盟找到一个主冠名商,据悉已经有数家大企业有意竞标。毕竟,19支(将来可能是30支)球队所代表的线下营销资源、地面推广能力以及后台靠山NBA的品牌效应,都值得各大企业从每年的广告预算中分拨出一小部分。
解决了财务上的问题,为发展联盟免除了后顾之忧,联盟总裁在大小股东面前挺直了腰杆,自然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考虑发展问题。扩军,就这样名正言顺地提上议程。
对发展联盟的决策者来说,扩军其实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数学问题,看看下面这些数据,该何去何从就一清二楚:
发展联盟已成NBA的第二号球员来源。创办元年,只有8名球员被NBA征召。上赛季,已有总计47名球员得到NBA垂青,仅次于每年60个名额的NBA选秀。
发展联盟对NBA的渗透率逐年攀升,已接近“半边天”。2010-11赛季结束时,有24%的NBA球员曾在发展联盟打过球。上赛季,这一数据达到38%。预计在本赛季结束时,该数据将进一步提升到50%。
发展联盟成为NBA最重要的人才输送地,不仅限于球员。发展联盟为NBA输出了2名主教练(灰熊乔尔格、爵士斯奈德)、33名助理教练、3名总经理(老鹰、黄蜂、鹈鹕)。另外,从2002年起,所有新任命的NBA裁判都必须从发展联盟选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