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轨道交通的场站设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2

福州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OCC)位于台江区广达路与达道路交叉口的东北角地块。建设功能为福州市轨道交通1、2、3、4号线的线路控制中心、1至7号线的线网指挥中心、地铁清分中心、地铁制票中心、地铁编播中心、地铁信息中心、地铁档案中心、地铁科普中心及地铁公安分局等综合管理指挥办公用房。
指挥中心大楼由两栋分别为12层、21层的塔楼及5层的中塔组成,总建筑面积68483.83㎡,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8320.55㎡。
指挥中心桩基工程于2012年10月初进场施工,于2013年9月18日完成最后一户有影响施工的房屋拆迁工作,2013年底完成全部桩基施工。主体土建施工于2014年3月1日开工,2015年2月9日完成了三层地下室结构施工。2015年6月,指挥中心西塔与裙楼封顶 。2015年8月20日,指挥中心东塔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
2016年3月20日晚,中心调度大厅开始交割,次日凌晨,值班人员进入工作状态,大厅正式运转,宣告控制中心调度大厅启用。 新店车辆基地位于福州市晋安区篁村路,是整个线网中第一个车辆基地,出入段线接轨于象峰站的北端,结合在建 1 号线在建车辆基地现状(在建方案共 3 个厂/架修列位),新店车辆基地负责1、2、3号线(线路长合计:约 103km)车辆厂、架修任务和 1 号线配属车辆的定修、月检、列检停放,同时设置综合维修中心、材料总库和福州轨道交通线网培训中心。其中 3 号线新店车辆段与新店车辆基地共址。
根据规划随着线网逐步形成,结合规划线网线位、联络线设置条件、用地条件,在 4 号龙祥岛站东侧设置线网第二 个车辆基地,承担 4、5、8 号线配属车辆的厂架修任务和 4 号线车辆的定修、月检、列检及停放任务,同时设置综合维修中心、材料总库。由于 6、7、9 号线均远离核心城区,于 6 号线新厝站南侧紧邻地块设新厝车辆基地,承担 6、7、9 号线配属车辆的厂/架修任务和 6 号线车辆的定修、月检、列检及停放任务,同时设置综合维修中心、材料总库。
除上述车辆基地外, 3 号线在新店与 1 号线车辆基地同址合建新店车辆段、 2 号线于沙堤站西设竹岐车辆段、 5 号线线路中部(考虑到分两期建设)设上竹车辆段、 7 号线于线路终点设松下镇车辆段、 8 号线和 9 号线于龙门村共址设龙门村车辆段,承担各自配属车辆的定修及以下修程检修任务和列车运用停放功能。 清凉山停车场是福州地铁1号线停车场,位于福厦铁路福州南站东南侧,临近地铁福州南站,占地面积约8.3公顷,总建筑面积约25208.7㎡,设有停车列检库,月检库、洗车库、工程车库(L1~L16道)停车场设出入线、库内线、库外线。
此外,根据规划,其他线路配套停车场还包括下院停车场、泽苗村停车场、金牛山停车场、长楼村停车场、闽侯停车场、鼓岭停车场、建平停车场、新桥村停车场等。 福州地铁1号线28列168辆B型地铁车辆由北车泉州公司组装,该车是“福龙号”B型地铁的最新型号,寓意幸福吉祥,畅行福山福水。
2015年4月18日,首列“福建造”福州地铁1号线列车开始上线调试。
2015年7月28日,福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首列共6节地铁列车,运抵清凉山停车场。
2015年9月21日,福州地铁1号线第二列列车运抵清凉山停车场。
福州1号线地铁列车每列4动2拖6辆编组,设坐席256个,定员1460人,超员载客2062人,采用分布式车载电子计算机控制技术,设计时速80公里,可根据需要编为4-8辆编组。整车采用轻量化、模块化铝合金车体设计结构,车体由大断面组合式中空铝合金挤压型材焊接而成,车辆寿命可达30年。列车集成动力分散电传牵引系统和再生电、空制动系统。全车装设智能火灾预警系统,电气安全性、电磁兼容性符合欧洲EN体系相关标准,车辆内饰材料防火等级达到世界最严格的英国BS6853标准。
在地铁车辆外形上,将“榕城”福州的榕树作为设计元素,提炼简化运用在地铁列车外观造型上,形成线条流畅,造型优美的车头曲线,象征着“绿色自然、生生不息”。车身的波浪色带,采用了线路识别色——红色,造型源于闽江的水波,流畅的韵律,随列车开动而“流动”,与整体造型相呼应。头灯的设计体现了“绿色自然”,简约的弧线勾勒出一双明亮的“眼睛”,与中间福州地铁榕树标志“鼻子”和红色新月形“嘴巴”,组成一张喜迎八方宾客的“笑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