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床的演变:从矮到高 由简及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30
床最早大约在商周出现,到战国时定形,当时的床离地较低,功能是坐和卧。河南信阳出土的战国中期围栏大木床,床面活铺屉板,西面装配较矮围栏,前后各留一缺口以便上下,床身通体彩绘花纹工艺精湛。但民间只能用简陋的竹床。

秦汉时期床作为卧具,在贵族阶层很讲究的,床上设屏风或幔帐,但空间封闭性不强。此时屏风的围合还比较弱,幔帐与床的关系也并不紧密,而是多结合室内装饰,从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以及墓葬出土的文物中可大致了解汉代床的式样和特征。

魏晋南北朝时床进行了加高,床上出现了倚靠用的长几、隐囊和凭几,空间封闭性加强。东晋时顾恺之《女史箴图》可看出当时的床既可以端坐其上,也可以垂足坐于床沿,床前设有案供上下床与放鞋用。

唐宋时期(主要是宋)是中国 家具 史上重要的发展期,高型家具已进入平常百姓之家。床的高度增加,适合垂足坐;床的类型有围子床、平台床、屏风床;床仍大量用织物帏帐封闭,围护构件已与床主体连接为一个整体,具有一定的永久性。

明清中国家具进入完备 和成 熟期,床的封闭形体现在床的结构自身,空间私密性很强。如架子床,三面设围,有床盖,织物帐幔依附于床结构上;拔步床(八步床),床体庞大,上有顶盖,下有底座,前有廊庑,四周设围屏,廊庑两侧是两个空间,可以放置小桌、板凳、衣箱、马桶、灯盏等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