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李绅的《悯农》诗,以及他为官后的豪奢,写一篇看发,不少于800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3
提起唐代大诗人李绅,大多数人都会立刻想起他那首脍炙人口的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在人们的印象中,李绅肯定是个生活非常俭朴的清官.不然,怎么能够写出这样的诗句呢?但史书中却有着这样的记载:李绅在为官后“渐次豪奢”,一餐的耗费多达几百贯,甚至上千贯,并且他好特别喜欢吃鸡舌,每餐一盘,耗费活鸡三百多只,院后宰杀的鸡堆积如山.与李绅同一时代的韩愈、贾岛、刘禹锡、李贺等人无不对其嗤之以鼻.
  由“渐次豪奢”这个词,我们可以想像到:在刚刚为官时,李绅也是个洁身自好的人,仍然保持着为官前的俭朴作风,可能对官场中的奢华风气也是看不惯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官场的迎来送往中,在“酒精”考验之后,他不但习惯了奢侈的生活,对之甘之如饴,而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李绅的前后变化发人深省.笔者由此想到,我们的许多领导干部为官前后的变化,不也和李绅有许多相似之处吗?比如李真,刚开始不是也对各种不正之风深恶痛绝吗?后来,他也就习惯并“渐次豪奢”了.
  “渐次豪奢”,是一个蜕化变质的过程,是一个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质变的过程,是一个在不良风气的影响下逐渐与之同化的过程.“豪奢”总是和腐败总连在一起的,不腐败怎么有条件去“豪奢”呢?因为贪图物欲享受,就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就逐渐放松了对各种诱惑的警惕,就逐渐变得贪婪起来,就从人民的公仆变成了人民的罪人.
  多么可怕的“渐次豪奢”!由此可见,作为领导干部,平时必须不断加强自己的党性修养,牢固树立防微杜渐的意识,时刻做到“自重、自重、自醒、自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对各种诱惑的警惕,始终用坚强的党性和物欲诱惑作斗争,坚持做到耐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忍得住寂寞.这样,才会跳出“渐次豪奢”的怪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