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的阅读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1-09-11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朝花夕拾》的文段阅读题
    1《朝花夕拾》原名《_________》,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请简介一下其中的一篇(课内学过的除外)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旧事重提》、示例:《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童年时代的我和我的伙伴实在没有什么好画册可看。 我拥有的最早一本画图本子只是《二十四孝图》。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 件事。
   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全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床上历时三年才写成的作品。小说 以保尔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阅读感受:①这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②成功地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③小说写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书信和曰记、格言警句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④小说的景物 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也相当出色,语言简洁优美,富有表现力。
    相应练习: 1、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4分)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 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 最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⑴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作为座右铭的文字,是出自苏联小说《 》,这是书中主人公 对生命的诠释。
  ⑵某校文学社团决定举办“读名著,谈感受”的一系列活动。其活动之一就是围绕上面这一小说主人公的名言召开一个 题为“生命的价值”的小型研讨会。请你为主持人拟一段研讨会的开场白。(不少于40字)
  2、请按下面的格式,自选角度写一段话介绍保尔。要求结合名著中的其它情节,最少使用一个成语。(4分)
  3、名著片段,完成7~9题。(8分)
  青春的活力占了上风。伤寒没能致柯察金于死地。保尔第四次越过了死亡线,回到了人间。只是又过了一个月以后,他 才能起床下地。骨瘦如柴、脸色苍白的保尔,拖着绵软的双驮痪起身来,扶着墙壁,想在房间里走走。在母亲的搀扶下 ,他走到了窗边,在那儿久久地望着屋外的道路。雪融化后形成的一个个小水洼,闪闪发亮。屋外是冰雪初融的早春天 气了。窗户跟前的樱桃树上,神气活现地站着一只灰胸脯的雀儿,不时用狡黠的小眼睛偷偷地瞧保尔一眼。“怎么,我 是和你一起熬过冬天的吗?”保尔用手指敲着窗户,轻声地说。母亲惊chà( )地看了他一眼:“你在那儿跟谁说话?”“ 跟雀儿……它飞走了,真狡猾。”他无力地笑了一下。
  ⑵结合语境,说说你对画线句中“熬过”一词的理解。(2分
  ⑶请按下面的格式,自选角度写一段话介绍保尔。要求结合名著中的其它情节,最少使用一个成语。(4分)保尔是一个
  保尔是一个
  4、保尔•柯察金是前苏联长篇小说________中的主人公,他的精神鼓舞了我国千千万万的读者。
  5、你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题目的含义吗?
  6、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年代,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到什么精神?
  7、人们提出“在新时代,要作保尔还是比尔”的新命题。人们把他和比尔•盖茨相提并论的保尔,就是苏联作家奥斯特 洛夫斯基《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主人公___________,他受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物影响很大,经过 艰苦的锻炼,成为共产主义战士。
  8、课外名著阅读。(4分)(乐山市)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教材推荐给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名著之一。这部小说是原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 榻上历时三年写成的。出版后对全世界一代代的青年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们相信你一定读过这部小说,喜欢小说中的人 物和故事。请你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是_________
  ②主人公是在_________ 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在革命的熔炉中,他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为无产阶级战士。
  ③在他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______________精神,_____________ 的意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贵品质。
  ④这部小说回答了作为青年人最迫切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 ⑵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2、示例:保尔是一个意志坚定的 人。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双目失明却决不碌碌无为,在病床上完成了著作——《暴风雨所诞生的》,他 用钢铁般的意志诠释着生命的意义。3、⑵艰难度过或忍受,耐苦支持;(“ 艰难”1分,“度过”或“支持”1分,共 2分)⑶ 示例:保尔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 ,双目失明却决不碌碌无为,在病床上 完成了著作——《暴风雨所诞生的》,他用钢铁般的意志诠释着生命的意义。4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5奥斯特洛夫 斯基在解释这部作品的标题时说:“钢是在烈火里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 它很坚固。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 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并学会了在生活中不灰心丧气。”6、保尔身上体现出 他敢于向命运挑战,有一种自强不息 、奋发向上的精神,保尔崇高的革命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忘我的献身精神、坚强的斗争意志、乐观的生活的态度以 及明确的人生目标的精神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7、《钢铁是怎样炼成》、保尔•柯察金、朱赫来、冬妮娅8、、①保尔• 柯察金②朱赫来③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④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
 
  一、 填空
  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
  2、《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 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3、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 。
  4、《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 鉴略 ),让我感到痛苦。
  5、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百草园 )玩耍。
  6、《二十四孝图》中,(子路负米)、( 敦巨埋儿 )、(老菜娱亲 )等都是孝道故事的名称。
  7.鲁迅在仙台学医时发生了(三 )件重大的事。
  8.“赛神会”中“我”和许多人喜欢看(活无常 )。
  9、 迅在《琐记》中记叙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又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________。(江南水师学堂)
  10、“好。那么,走罢!”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鲁迅的《 》篇。(《琐记》)
  11 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____________”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乌烟瘴气)
  12 鲁迅在《琐记》中写自己一有空闲,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表现出鲁迅探求真理的____________。(强烈欲望)
  13《范爱农》一文中,作者追述了在日本留学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_________。(生活片段)
  14《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_________的一生中重要的经历。(弃医从文)
  15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
  16《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_________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迎神赛会)
  17鲁迅在《 》深切表达了对日本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藤野先生)
  18 作者回忆少年读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之类。而“哭竹生笋”的故事则有些可疑,还有“卧冰求鲤”的故事,如模仿则有性命之忧了。
  19作者在文中用“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妨害白话者”的愤怒之情。
  20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竟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琐记》中提及。
  21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如《无常》,《五猖会》。
  22在《琐记》一文中鲁迅先生曾描述了新学堂与旧学堂的区别。
  23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__________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无常)
  24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他的老师藤野先生的照片
  25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范爱农。
  二、 选择
  1“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 D )
  A、形象好看 B、活泼诙谐 C、能勾摄恶人魂魄 D、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2《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C )
  A、受到日本同学歧视 B、先生不重视自己
  C、要拯救国民的精神 D、学医太难
  3《琐记》一文中写了几件事,表达了对衍太太的不满(C  )
  A.一件  B.两件  C.三件  D.四件     
  4《朝花夕拾》中,阿长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哪一个不是阿长的性格特点( C )
  A.迷信 B.不拘小节 C.马虎 D.朴实
  5阿莲河给鲁迅的父亲看病时所开的药引是什么(B )
  A.一对蚂蚁 B.一对蟋蟀 C.一包苦菜 D.都不是
  6《琐记》中,衍太太对鲁迅说偷珠宝的事件后,她有没有散布流言( A )
  A.有 B.没有
  7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D)
  A、 鲁迅写《范》只为了回忆过去,记住以及想念范爱农。
  B、 范爱农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先生,因此在先生死时不主张发电报。
  C、 鲁迅记忆中的范爱农很坏。
  《范爱农》记叙的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8下列文章不属于《朝》的是(A)
  A、《风筝》 B、《无常》 C、《父亲的病》 D、藤野先生
  9朝花夕拾》中记叙鲁迅为了寻“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的是  B
  A《五猖会》 B《琐记》 C《父亲的病》 D《无常》
  10鲁迅早年留学学习医学的国家是( A )
  A、日本 B、美国 C、苏联 D、英国
  11范爱农和鲁迅初次相识的地点是:( C )
  A、东京 B、北平 C、横滨 D、绍兴
  12《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是哪篇文章?(B)
  A《琐记》 B《无常》 C《二十四孝图》 D《狗猫鼠》
  13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 D   )
  A狗猫鼠  B五猖会  C二十四孝图  D琐记   
  14“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这段文字描写的是:(   )  A孔乙己  B范爱农  C藤野先生  D寿镜吾老先生 
  三、 判断
  1《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狗“尽情玩弄”弱者、对人又是一副媚态的憎恶。( × )
  2《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了作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  ( √ )
  3《父亲的病》中为父亲看病的第二个医生是叶天士。     ( × )
  4 鲁迅不喜欢《天演论》 ( × )
  5藤野先生是一个有偏见的人 ( × )
  6藤野先生为人诚恳公正;       (√)
  7藤野先生对学生诲人不倦,对研究一丝不苟;       (√)
  8藤野先生对学术有超越国界的博大胸怀; ╳╳    (√)
  9藤野先生向鲁迅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事,是对中国人的轻视。(×)
  10范爱农是一个非常随和的人;             (×)
  11范爱农常常从乡下搭船进城,是因为他向往城市生活;  (×)
  12范爱农对辛亥革命是非常欢迎的;           (√)
  13范爱农从日本留学回国后,一直受到重视和重用。    (×)
  14《琐记》中有“肚子疼”绰号的是衍太太。(×)
  15陈莲河是《琐记》中的人物。(×)
  16《无常》是对保姆阿长的回忆。(×)
  17鲁迅是借《狗、猫、鼠》一文来表明他为什么那么讨厌猫的。(╳)
  四、 简答题:
  1你怎么评价范爱农?爱憎分明,为人正直
  2作者憎恨猫的哪些特性?猫偷鱼肉,深夜在树上大叫
  3起初鲁迅认为范爱农是怎样一个人?
  非常冷漠,十分胆小,对师长无情,与人背道而驰。
  4你眼中的范爱农是怎样的一个人?(先提出看法,接着以文中情节为例说说认为的理由)
  5文章写了鲁迅的两次摇头,分别是因为什么?
  第一次是因为关吏从范爱农一行人等的行李中翻出绣花弓鞋,有损国体。第二次是因为让座“雍容揖让”“分出尊卑”,显得封建。
  6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童年时的鲁迅爱收集带图画的书,除此之外,你还能从中知道他此时其它的爱好吗?
  描绣像
  7、《父亲的病》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作者回忆儿时为父亲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是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8、鲁迅的《》一文,对古时的所谓“孝”持有怎样的态度?
  斥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教坏后人,揭示其虚伪和残酷。
  9、鲁迅写《无常》是为了表达什么思想?
  讽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不得恶报,所谓的“正人君子”根本不是公正的代表。
  10、在《五猖会》中,父亲强迫我背诵(《鉴略》)一书后,才可去玩。
  11你认为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老师?
  治学严谨,认真负责,不拘小节,没有民族歧视,关爱年轻人,为人正直的人。
  12鲁迅回忆藤野先生的目的是什么?
  答:在藤野先生高尚的品格中吸取力量,来继续与“正人君子”们作斗争。
  13鲁迅为什么时时记起藤野先生?
  答:“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14范爱农是怎样一个人?
  他生性孤傲耿直,落落寡欢,最后穷困潦倒,溺水而死。
  15鲁迅为什么对范爱农是失足落水还是投水自杀表示怀疑?
  鲁迅对范爱农之死的怀疑实质上是鲁迅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控诉,揭露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16《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62年所作的回忆性(叙事)散文(体裁)集,书中着墨较多的人物是谁?
  长妈妈、藤野先生、范爱农。
  17请写出两个《朝花夕拾》中《二十四孝图》里关于“孝”的典故子路贡米、董香扇枕、老莱娱亲、郭巨埋儿、卧冰求鲤
  18在鲁迅《朝花夕拾》中,有一篇是写“宠物”的,你知道是哪一篇吗?
  《狗•猫•鼠》
  19鲁迅《朝花夕拾》中,我们学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还能举出我们曾经学过的文章吗?
  《阿长与》
  20写出《朝花夕拾》中你最喜欢的篇目名称(两个)《藤野先生》、《狗猫鼠》
  21写出你们读过的《朝花夕拾》一书中的一篇篇名(课文除外)
  (1)《狗猫鼠》(2)《阿长与山海经》(3)阿长与山海经(4)二十四孝图(5)五猖会(6)无常(7)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8)父亲的病(9)琐记(10)藤野先生(11)范爱农
  22我所收得的最先的图画本子《二十四孝图》的来历是:一位长辈的赠品。
  23我得到《二十四孝图》为什么既高兴又扫兴?
  高兴的是:鬼少人多②归我一人独有③那里面的故事似乎准确无误④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的讲出一段的事迹;
  扫兴的是: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24为什么作者反感“老莱娱亲”的故事?
  招致他反感的便是老莱“诈跌”,作婴儿啼,以娱亲意,作者认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换言之,不愿装假,这违背了儿童的心理。  
  25《父亲的病》中屡次提及庸医误人的种种荒诞行为,试举一例:如陈莲河用药中要求“蟋蟀一对”,且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等。
  26朝花夕拾中刻画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形象有:阿长 衍太太。
  27《五猖会》中回忆童年往事,含蓄地表达了对父母毫不顾及孩子心理的无奈与厌烦,这件
  事是:当作者兴高采烈地计划前往看五猖会时,却突然被父亲叫住要求他背书。
  28请写出两个《朝花夕拾》中《二十四孝图》里关于“孝”的典故
  董香扇枕、子路贡米。
  29《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文中的s城是?
  即指绍兴城。
  30《父亲的病》中鲁迅描写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怎样的实质?
  答: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31《五猖会》中父亲强迫“我”背《鉴略》这一事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
  32《无常》中塑造的“无常”这个形象为什么会受到民众的喜爱?
  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33概括写出《二十四孝图》作品的内容提要。
  答:《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污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34《狗猫鼠》中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的“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嚎叫”、时而“一幅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35简析狗和猫成了仇家的原因?
  答:据说,是这么一回事:动物们因为要商议要事,开了一个会议,鸟、鱼、兽都齐集了,单是缺了象。大家议定,派伙计去迎接它,拈到了当这差使的阄的就是狗。“我怎么找到那象呢?我没有见过它,也和它不认识。”它问。“那容易,”大众说,“它是驼背的。”狗去了,遇见一匹猫,立刻弓起脊梁来,它便招待,同行,将弓着脊梁的猫介绍给大家道:“象在这里!”但是大家都嗤笑它了。从此以后,狗和猫便成了仇家。
  五 语段
  (一)阅读《五猖会》片段,回答问题。
  ⑴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⑵“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⑶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⑷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⑸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⑹“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赛会。”
  ⑺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⑻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⑼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⑽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⑾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1请概括《五猖会》的主要思想内容。
  答:《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的伤害 ,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2选文开头写家人为看五猖会做准备的忙碌场景和结尾部分“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烘托父亲让我背书给我带来的痛苦感受,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
  3从选文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父亲是一个专制、不了解儿童心理的封建家长。
  4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答:家长应了解孩子的心理,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强制学习是收不到预期的效果的 ……类似即可。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假使真有一位一视同仁的造物主,高高在上,那么,对于人类的这些小聪明,也许倒以为多事,正如我们在万生园里,看见猴子翻筋斗,母象请安,虽然往往破颜一笑,但同时也觉得不舒服,甚至于感到悲哀,以为这些多余的聪明,倒不如没有的好罢。然而,既经为人,便也只好“党同伐异”,学着人们的说话,随俗来谈一谈,——辩一辩了。
  (1)段文字选自《狗猫鼠》。《狗猫鼠》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描写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共十篇。
  (2)作者在文中写“虫蛆、鸷禽猛兽”的目的是什么?
  答:目的是在与“虫蛆和鸷禽猛兽”作对比,将“正人君子们”虚伪、丑恶的灵魂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3) 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作者是对“正人君子们”辛辣的嘲骂,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
  (4) 读过这段文字后,你受到什么启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