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以后,飞天的形象画得比较肥胖,表现出一种雍容的气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1-04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怀洞窟创建同时出现,从十六国开始,历经十个朝代,历时千余年,直到元代末期,随着敦煌石窟的建而消逝。在这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朝代的更替,政权的转移,经济的发展繁荣,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等历史情况的变化。

飞天的艺术形象,姿态和意境,风格和情趣,都在不断地变化。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艺术家,为我们留下了不同风格特点的飞天。一千余年间的敦煌飞天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演变发展的历史。其演变史同整个敦煌艺术发展史大体一致,分为四个阶段。

从十六国北凉到北魏,大约170余年,此时期的敦煌飞天深受印度和西域飞天的影响,大体上是西域式飞天。但这一时期两个朝代的飞天特点也略有不同。莫高窟北凉时的飞天多画在窟顶平棋岔角,窟顶藻井装饰中,佛龛上沿和本生故事画主体人的头上。

其造型和艺术特点是:头有圆光、脸型椭圆,直鼻大眼,大嘴大耳;耳上饰环,头束圆髻,或戴印度五珠宝冠;身材粗短,上体半裸,腰缠长裙,肩披大巾;由于晕染技法变色,成为白鼻梁、白眼珠,与西域龟兹等石窟中的飞天,在造型、面容、姿态、色彩、绘画技艺上都十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