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的物理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05-18
1、像的性质讨论
例1 一束平行光沿透镜主光轴射向凸透镜,经透镜折射后会聚于透镜另一侧主光轴上距透镜中心15cm处。若将一枝点燃的蜡烛分别置于该透镜主光轴上25cm和35cm处,两次的像分别是什么样的?
解析 根据第一句话,我们能得到这样的信息: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15cm,所以,当物距u=25cm时,满足f<U2f的条件,成倒立、缩小、像物异侧的实像。
2、计算焦距
例2 一物体位于凸透镜一侧80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6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清晰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大约在多大范围?
解析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当物距u大于像距v时,物体通过凸透镜只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有以下的不等式成立:
u>2f (1)
f<V
代入数据为:
80cm<2f (3)
f<60cm<2f (4)
解得:30cm<F
例3 小民将一枝蜡烛点燃后放在离一架老花镜30cm处,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离透镜18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做成这个老花镜的透镜焦距可能在什么范围?
解析 当u=30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实像可知:
u>2f,即30cm>2f (1)
当u=18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可知:
f<U<2F,即F<18CM
由(1)和(2)解得:9cm<F
3、调节物距和像距
例4 初二(1)班的同学们利用星期天出去春游,在照集体照时发现有几个同学在画面外,于是同学们请教在场的物理老师,老师说根据我们刚刚学过的透镜知识,同学们自己想想看,该如何调节?
解析 因为有几个同学在画面外,说明通过照相机镜头(凸透镜)所成的像太大,要想使所成的像变小,就要让物体(同学们)远离镜头。所以只要拍照的人远离同学们后退,同时为了在胶片上得到清晰的像,照相机的暗箱要变短,即保持像物移动方向一致。
4、求解物距和像距
例5 如图,MN是凸透镜的主光轴, 是物体AB经凸透镜所成的像。小红将该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发现在凸透镜另一侧10cm处有一个很小的圆形光斑,请结合图判断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大约是什么范围?
解析 根据图可知道, 是物体AB的倒立缩小的像,所以属于照相机的情况,而根据小红的实验又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大约是10cm,所以,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应满足u>20cm的范围。

5、其他例题

例6 请指出以下三句话中的不当之处:

(1)虚像不能呈现在屏上,因此照相机无法拍摄虚像.

(2)物体在眼睛的视网膜上所成的像都是正立的.

(3)某人站在岸边,用渔叉对准水中的鱼叉去,一定能百发百中.

答案(1)虚像可以用照相机拍摄.被平面镜反射的发散光,或被凸透镜折射后的发散光,跟从“虚像处射来”的光是一样的,因而可以拍照,但拍摄时的物距,是照相机镜头到虚像的距离.

(2)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物体通过晶状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3)我们知道,通常眼睛看到水中的鱼,实际是鱼的虚像.人对着鱼的虚像叉去,则叉不到鱼.

例7 将物体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物体清晰放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

A.5 cm B.10 cm C.15 cm D.20 cm

精析 已知物距和成像的情况,再求出焦距.

在光屏上呈放大的像,一定是实像,因为应满足2f>u>f的条件,所以2f>15cm>f.

解不等式:2f>15cm>7.5 cm

又∵ f<15 cm

∴ 焦距应小于15cm,但大于7.5cm.

答案 B

例8 (北京市西城区中考试题)某同学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距透镜9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

A.10 cm B.8 cm C.6 cm D.4 cm

精析 在理解物距与焦距关系的基础上,就可以得到答案.

解 u=15cm时,是缩小实像

∴ u>2f 15 cm>2f f<7.5 cm

又知u=9cm时,是放大实像

∴ f<9 cm<2f f>>4.5 cm

综合两个不等式得:4.5cm<f<7.5 cm

答案 C

例9 (天津市中考试题)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像总是正立的,虚像总是倒立的

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

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D.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精析 做这一类题,要熟悉凸透镜成像规律.关于成像大小,也可以借助作图法来得到结论.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很快排除A、B选项.

C选项可根据实验结论判断,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C选项正确.

D选项可用作图法来判断.如图3—13.

从图3—13看出,物体距凸透镜越近,像越小,像距越小.

图3—13

答案 C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