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元字的诗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9
1. 关于元字的诗句
关于元字的诗句 1.带有“元”字的诗句有什么

带有“元”字的诗句有:

1. 元,始也。——《说文》

2. 元,体之长也。——《左传·襄公九年》

3. 始加元服。——《仪礼·士冠礼》

4. 狄人归其元。——《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5. 归国子之元。——《左传·哀公十一年》

6. 勇士不忘丧其元。——《孟子》

7. 牛曰一元大武。——《礼记·曲礼》

8. 吐蕃叛换方炽,敬玄失律,审礼丧元,安可更为西方生事?——《新唐书》

9. 执元德于心而化驰若神。——《淮南子·原道》

10. 元首起哉。——《书·益稷》。

11. 元,君也。——《广雅》

12. 故国斜阳草自春,争元作相总成尘。——宋·文天祥《得儿女消息》

13. 开始;起端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14. 又如:元始天尊(道教所尊的最高天神。据说他生于太元之先。故名);元初(起初);元由(原由。事情的起始和原因);元因(原因)

15. 根源;根本。如:元本(根本);元序(最根本的秩序,指礼仪);元极(万物之本原)

16. 指元气。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指人的精神,精气;中医名词,指人体的正气,与“邪气”相对。如:元炁(元气);元阳(男子的精气)

17. 道家所谓的道

元,无所不在也。人能守元,元则舍之;人不守元,元则舍之。——《子华子·大道》

18. 又如:元神(佛道经过修炼的灵魂。成仙得道的人,其元神可以离开肉体自由来往);元君(道教对女子成仙者的尊称);元龙(元阳,道教指“得道”)

19. 指帝王年号

元,宜以天瑞命,不宜以一二数。——《史记》

20. 朝代名。1206年,成吉思汗建蒙古汗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国,建都大都(今北京)。1368年,朱元璋军攻占大都,元亡。自定国号起,元凡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元至正间。——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21. 又

元政紊弛。

22. 又如:元人百种(书名。即元曲选)

23. 数学名词。数字和若干字母的有限次乘法运算式中表示,变量的字母称元。如:一元二次方程

24. 民众,百姓。如:黎元;元元;元元之民(众百姓)

25. 在各国多种硬币中,仿古德国银质硬币塔勒的任何一种硬币。如:金元

26. ∶中国基本货币单位

〈形〉

27. 第一,居首位的

二世元年七月。——《史记·陈涉世家》

天汉元年。——《汉书·李广苏建传》

阳嘉元年。——《后汉书·张衡传》

隆庆元年。——《明史》

28. 又如:元题(第一道题);元辰(元旦;吉日);元首(迷信占卜名称之一,六壬课中的第一课,是大吉大利,如愿的课);元妃(国君或诸侯的嫡妻);元子(天子和诸侯的嫡长子);元女(长女)

29. 大

夫基事之元命,必与天下自新。颜师古注:“元,大也。”——《汉书》

30. 又如:元功巨勋(巨大的功勋);元庸(巨大的功劳);元勋(大功勋)

31. 善;吉。如:元夫(善士);元元之民(善良的百姓);元正(善良正直)

32. 本来;向来;原来

元犹原也。——《春秋繁露·垂政》

必先原元而本本。——《潜夫论·本训》

33. 又如:元物(原物);元金(金属);元丝课(一种标准银锭);元名(原名);元身(原身);元心(本心,本意)

34. 黑色。清朝避康熙(玄烨)皇帝的讳。改“玄”为“元”

自此而元焉。——清·洪亮吉《治平篇》

35. 又

至曾元时。

36. 又如:元黄(黑色与黄色。引申为吏治);元色(黑色);元玉(玄玉。黑色的玉);元狐(玄狐)
2.含有元字的诗句
春雪 白居易 元和岁在卯,六年春二月.月晦寒食天,天阴夜飞雪. 永遇乐 辛弃疾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河湟 杜牧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韩碑 李商隐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

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貙貙生罴。

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不死神扶持。

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澹天王旗。愬武古通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

行军司马智且勇,十四万众犹虎貔。入蔡缚贼献太庙,功无与让恩不訾。

帝曰汝度功第一,汝从事愈宜为辞。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画臣能为。

古者世称大手笔,此事不系于职司。当仁自古有不让,言讫屡颔天子颐。

公退斋戒坐小阁,濡染大笔何淋漓。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文成破体书在纸,清晨再拜铺丹墀。表曰臣愈昧死上,咏神圣功书之碑。

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鳌蟠以螭。句奇语重喻者少,谗之天子言其私。

长绳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公之斯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

汤盘孔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呜呼圣王及圣相,相与烜赫流淳熙。

公之斯文不示后,曷与三五相攀追。愿书万本诵万遍,口角流沫右手胝。

传之七十有二代,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 戏赠友二首 杜甫 元年建巳月,郎有焦校书。

自夸足膂力,能骑生马驹。一朝被马踏,唇裂版齿无。

壮心不肯已,欲得东擒胡。元年建巳月,官有王司直。

马惊折左臂,骨折面如墨。驽骀漫深泥,何不避雨色。

劝君休叹恨,未必不为福。 郊庙歌辞·太清宫乐章·第三奏 元符传紫极,宝祚启高真。

道德先垂裕,冲和已化淳。人风齐太古,天瑞叶惟新。

仙乐清都上,长明交泰辰郊庙歌辞·德明兴圣庙乐章·迎神 元尊九德,佐尧光宅。烈祖太宗,方周作伯。

响怀霜露,乐变金石。白云清风,仿佛来格。
3.以元字开头的诗句
河湟 杜牧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韩碑 李商隐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

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貙貙生罴。

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不死神扶持。

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澹天王旗。愬武古通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

行军司马智且勇,十四万众犹虎貔。入蔡缚贼献太庙,功无与让恩不訾。

帝曰汝度功第一,汝从事愈宜为辞。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画臣能为。

古者世称大手笔,此事不系于职司。当仁自古有不让,言讫屡颔天子颐。

公退斋戒坐小阁,濡染大笔何淋漓。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文成破体书在纸,清晨再拜铺丹墀。表曰臣愈昧死上,咏神圣功书之碑。

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鳌蟠以螭。句奇语重喻者少,谗之天子言其私。

长绳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公之斯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

汤盘孔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呜呼圣王及圣相,相与烜赫流淳熙。

公之斯文不示后,曷与三五相攀追。愿书万本诵万遍,口角流沫右手胝。

传之七十有二代,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永遇乐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春雪 白居易 元和岁在卯,六年春二月。月晦寒食天,天阴夜飞雪。

连宵复竟日,浩浩殊未歇。大似落鹅毛,密如飘玉屑。

寒销春茫苍,气变风凛冽。上林草尽没,曲江冰复结。

红干杏花死,绿冻杨枝折。所怜物性伤,非惜年芳绝。

上天有时令,四序平分别。寒燠苟反常,物生皆夭阏。

我观圣人意,鲁史有其说。或记水不冰,或书霜不杀。

上将儆政教,下以防灾孽。兹雪今如何?信美非时节。

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 白居易 元和九年秋,八月月上弦。我游悟真寺,寺在王顺山。

去山四五里,先闻水潺湲。自兹舍车马,始涉蓝溪湾。

手拄青竹杖,足蹋白石滩。渐怪耳目旷,不闻人世喧。

山下望山上,初疑不可攀。谁知中有路,盘折通岩巅。

一息幡竿下,再休石龛边。龛间长丈余,门户无扃关。

俯窥不见人,石发垂若鬟。惊出白蝙蝠,双飞如雪翻。

回首寺门望,青崖夹朱轩。如擘山腹开,置寺于其间。

入门无平地,地窄虚空宽。房廊与台殿,高下随峰峦。

岩崿无撮土,树木多瘦坚。根株抱石长,屈曲虫蛇蟠。

松桂乱无行,四时郁芊芊。枝梢袅清吹,韵若风中弦。

日月光不透,绿阴相交延。幽鸟时一声,闻之似寒蝉。

首憩宾位亭,就坐未及安。须臾开北户,万里明豁然。

拂檐虹霏微,绕栋云回旋。赤日间白雨,阴晴同一川。

野绿簇草树,眼界吞秦原。渭水细不见,汉陵小于拳。

却顾来时路,萦纡映朱栏。历历上山人,一一遥可观。

前对多宝塔,风铎鸣四端。栾栌与户牖,恰恰金碧繁。

云昔迦叶佛,此地坐涅盘。至今铁钵在,当底手迹穿。

西开玉像殿,白佛森比肩。抖擞尘埃衣,礼拜冰雪颜。

叠霜为袈裟,贯雹为华鬘。逼观疑鬼功,其迹非雕镌。

次登观音堂,未到闻栴檀。上阶脱双履,敛足升净筵。

六楹排玉镜,四座敷金钿。黑夜自光明,不待灯烛燃。

众宝互低昂,碧佩珊瑚幡。风来似天乐,相触声珊珊。

白珠垂露凝,赤珠滴血殷。点缀佛髻上,合为七宝冠。

双瓶白琉璃,色若秋水寒。隔瓶见舍利,圆转如金丹。

玉笛何代物?天人施祗园。吹如秋鹤声,可以降灵仙。

是时秋方中,三五月正圆。宝堂豁三门,金魄当其前。

月与宝相射,晶光争鲜妍。照人心骨冷,竟夕不欲眠。

晓寻南塔路,乱竹低婵娟。林幽不逢人,寒蝶飞翾翾。

山果不识名,离离夹道蕃。足以疗饥乏,摘尝味甘酸。

道南蓝谷神,紫伞白纸钱。若岁有水旱,诏使修苹蘩。

以地清净故,献奠无荤膻。危石叠四五,磊嵬欹且刓。

造物者何意,堆在岩东偏。冷滑无人迹,苔点如花笺。

我来登上头,下临不测渊。目眩手足掉,不敢低头看。

风从石下生,薄人而上抟。衣服似羽翮,开张欲飞骞。

岌岌三面峰,峰尖刀剑攒。往往白云过,决开露青天。

西北日落时,夕晖红团团。千里翠屏外,走下丹砂丸。

东南月上时,夜气青漫漫。百丈碧潭底,写出黄金盘。

蓝水色似蓝,日夜长潺潺。周回绕山转,下视如青环。

或铺为慢流,或激为奔湍。泓澄最深处,浮出蛟龙涎。

侧身入其中,悬磴尤险难。扪萝踏樛木,下逐饮涧猿。

雪迸起白鹭,锦跳惊红鳣。歇定方盥漱,濯去支体烦。

浅深皆洞彻,可照脑与肝。但爱清见底,欲寻不知源。

东崖饶怪石,积甃苍琅玕。温润发于外,其间韫玙璠。

卞和死已久,良玉多弃捐。或时泄光彩,夜与星月连。

中顶最高峰,拄天青玉竿。(炯左换鼠)(鼠令)上不得,岂我能攀援。

上有白莲池,素葩覆清澜。闻名不可到,处所非人寰。

又有一片石,大如方尺砖。插在半壁上,其下万仞悬。

云有过去师,坐得无生禅。号为定心石,长老世相传。

却上谒仙祠,蔓草生绵绵。昔闻王氏子,羽化升上玄。

其。
4.带有元字的诗句
8、元戎留属中军。

直气凌貔虎,9、元丰际,德星聚,照江东。10、分付心情作上元。

不知投老在林泉。11、不近长安。

往事忆开元。12、内外遍,八转始还元。

13、元是那回欢会,齿痕犹在凝脂。14、太微冥契,元始语诸仙。

15、元龙豪气,宜卧百尺最高楼。16、元来便是,共采鸾仙侣。

17、元龙非复少时豪,耳根洗尽功名话。 宋·苏轼 查18、元日至人日,未有不阴时。

19、元宵节。凤楼相对鳌山结。

20、元九不回,胡三不问,花说与谁。21、元帅筹边,谁肯办、向前一著。

22、元配骚人兰与芷。不数春风桃李。

23、元工开物争春妙。付与秾华多少。

24、不用黄精扫鬓中。元是黑头翁。

25、元是避嬴秦,共携家来住。26、元来春晚,万包空间黄竹。

27、元是海棠标格,司花点化东风。28、大舸翩翩何许至,元是高阳旧友。

29、元来却到愁处,须著与他愁。30、元亮赋归去,富贵比浮云。

31、追念裕陵,元佐今无几。32、临江仙 堪笑一场颠倒梦,元来恰似浮云。

33、古时有个陶元亮,解道君当恕醉人。34、风元无去住,云自没行藏。

35、元来尘世。放著希奇事。

36、元宵初过少吹弹。楼角彩灯残。

37、元是西都散汉,江南今日衰翁。38、元来老子曾垂教。

挫锐和光为妙。
5.以元字开头的诗句
河湟 杜牧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韩碑 李商隐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

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貙貙生罴。

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不死神扶持。

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澹天王旗。愬武古通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

行军司马智且勇,十四万众犹虎貔。入蔡缚贼献太庙,功无与让恩不訾。

帝曰汝度功第一,汝从事愈宜为辞。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画臣能为。

古者世称大手笔,此事不系于职司。当仁自古有不让,言讫屡颔天子颐。

公退斋戒坐小阁,濡染大笔何淋漓。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文成破体书在纸,清晨再拜铺丹墀。表曰臣愈昧死上,咏神圣功书之碑。

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鳌蟠以螭。句奇语重喻者少,谗之天子言其私。

长绳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公之斯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

汤盘孔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呜呼圣王及圣相,相与烜赫流淳熙。

公之斯文不示后,曷与三五相攀追。愿书万本诵万遍,口角流沫右手胝。

传之七十有二代,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永遇乐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春雪 白居易 元和岁在卯,六年春二月。月晦寒食天,天阴夜飞雪。

连宵复竟日,浩浩殊未歇。大似落鹅毛,密如飘玉屑。

寒销春茫苍,气变风凛冽。上林草尽没,曲江冰复结。

红干杏花死,绿冻杨枝折。所怜物性伤,非惜年芳绝。

上天有时令,四序平分别。寒燠苟反常,物生皆夭阏。

我观圣人意,鲁史有其说。或记水不冰,或书霜不杀。

上将儆政教,下以防灾孽。兹雪今如何?信美非时节。

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 白居易 元和九年秋,八月月上弦。我游悟真寺,寺在王顺山。

去山四五里,先闻水潺湲。自兹舍车马,始涉蓝溪湾。

手拄青竹杖,足蹋白石滩。渐怪耳目旷,不闻人世喧。

山下望山上,初疑不可攀。谁知中有路,盘折通岩巅。

一息幡竿下,再休石龛边。龛间长丈余,门户无扃关。

俯窥不见人,石发垂若鬟。惊出白蝙蝠,双飞如雪翻。

回首寺门望,青崖夹朱轩。如擘山腹开,置寺于其间。

入门无平地,地窄虚空宽。房廊与台殿,高下随峰峦。

岩崿无撮土,树木多瘦坚。根株抱石长,屈曲虫蛇蟠。

松桂乱无行,四时郁芊芊。枝梢袅清吹,韵若风中弦。

日月光不透,绿阴相交延。幽鸟时一声,闻之似寒蝉。

首憩宾位亭,就坐未及安。须臾开北户,万里明豁然。

拂檐虹霏微,绕栋云回旋。赤日间白雨,阴晴同一川。

野绿簇草树,眼界吞秦原。渭水细不见,汉陵小于拳。

却顾来时路,萦纡映朱栏。历历上山人,一一遥可观。

前对多宝塔,风铎鸣四端。栾栌与户牖,恰恰金碧繁。

云昔迦叶佛,此地坐涅盘。至今铁钵在,当底手迹穿。

西开玉像殿,白佛森比肩。抖擞尘埃衣,礼拜冰雪颜。

叠霜为袈裟,贯雹为华鬘。逼观疑鬼功,其迹非雕镌。

次登观音堂,未到闻栴檀。上阶脱双履,敛足升净筵。

六楹排玉镜,四座敷金钿。黑夜自光明,不待灯烛燃。

众宝互低昂,碧佩珊瑚幡。风来似天乐,相触声珊珊。

白珠垂露凝,赤珠滴血殷。点缀佛髻上,合为七宝冠。

双瓶白琉璃,色若秋水寒。隔瓶见舍利,圆转如金丹。

玉笛何代物?天人施祗园。吹如秋鹤声,可以降灵仙。

是时秋方中,三五月正圆。宝堂豁三门,金魄当其前。

月与宝相射,晶光争鲜妍。照人心骨冷,竟夕不欲眠。

晓寻南塔路,乱竹低婵娟。林幽不逢人,寒蝶飞翾翾。

山果不识名,离离夹道蕃。足以疗饥乏,摘尝味甘酸。

道南蓝谷神,紫伞白纸钱。若岁有水旱,诏使修苹蘩。

以地清净故,献奠无荤膻。危石叠四五,磊嵬欹且刓。

造物者何意,堆在岩东偏。冷滑无人迹,苔点如花笺。

我来登上头,下临不测渊。目眩手足掉,不敢低头看。

风从石下生,薄人而上抟。衣服似羽翮,开张欲飞骞。

岌岌三面峰,峰尖刀剑攒。往往白云过,决开露青天。

西北日落时,夕晖红团团。千里翠屏外,走下丹砂丸。

东南月上时,夜气青漫漫。百丈碧潭底,写出黄金盘。

蓝水色似蓝,日夜长潺潺。周回绕山转,下视如青环。

或铺为慢流,或激为奔湍。泓澄最深处,浮出蛟龙涎。

侧身入其中,悬磴尤险难。扪萝踏樛木,下逐饮涧猿。

雪迸起白鹭,锦跳惊红鳣。歇定方盥漱,濯去支体烦。

浅深皆洞彻,可照脑与肝。但爱清见底,欲寻不知源。

东崖饶怪石,积甃苍琅玕。温润发于外,其间韫玙璠。

卞和死已久,良玉多弃捐。或时泄光彩,夜与星月连。

中顶最高峰,拄天青玉竿。(炯左换鼠)(鼠令)上不得,岂我能攀援。

上有白莲池,素葩覆清澜。闻名不可到,处所非人寰。

又有一片石,大如方尺砖。插在半壁上,其下万仞悬。

云有过去师,坐得无生禅。号为定心石,长老世相传。

却上谒仙祠,蔓草生绵绵。昔闻王氏子,羽化升上玄。

其。
6.含有“元”这个字的古诗词都有哪些,求告知,越多越好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示儿》 宋·陆游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读书》 宋·陆游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破阵子·春景》 宋·晏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劝学》 唐·孟郊

燕雀岂知鸿鹄,貂蝉元出兜鍪

《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 宋·辛弃疾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秋思》 宋·陆游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元夕二首》 明·王守仁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永遇乐·落日熔金》 宋·李清照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

《红梅》 宋·王十朋

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宋·辛弃疾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咏煤炭》 明·于谦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唐·杜甫

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鹊桥仙·华灯纵博》 宋·陆游

上党从来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 宋·苏轼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

《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宋·文天祥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

《焚书坑》 唐·章碣

混元海底隐生伦,内有黄童玉帝名

《绝句》 唐·吕洞宾

白虎神符潜姹女,灵元镇在七元君

《绝句》 唐·吕洞宾

三元一会经年净,这个天中日月长

《绝句》 唐·吕洞宾

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楼前荆棘满

《秦妇吟》 唐·韦庄

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宋·陆游

要觅金丹理,根元不易逢

《五言》 唐·吕洞宾

要觅长生路,除非认本元

《五言》 唐·吕洞宾

古往诸仙子,根元占甲庚

《五言》 唐·吕洞宾

万物皆生土,如人得本元

《五言》 唐·吕洞宾

个个觅长生,根元不易寻

《五言》 唐·吕洞宾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跂,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唐·杜甫

开元三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浏漓顿挫,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唐·杜甫

俯首元齐鲁,东瞻海似杯

《泰山》 明·李梦阳

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燕燕轻盈,莺莺娇软

《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宋·姜夔

汉室河山鼎势分,勤王谁肯顾元勋

《赤壁怀古》 唐·崔涂

元和岁在卯,六年春二月

《春雪》 唐·白居易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金陵驿二首》 宋·文天祥

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

《观梅有感》 元·刘因

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

《女冠子·元夕》 宋·蒋捷

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

《满江红·和王夫人满江红韵以庶几后山妾薄命之意》 宋·文天祥
7.求元字打头的诗,词,成语,短语
元恶大憝出处:《尚书·康诰》:“王曰:‘封,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

’”《后汉书·陈蕃传》:“元恶大奸,莫此之甚。” 意思:元恶:首恶;憝:奸恶。

原指大为人所憎恶。后指元凶魁首。

元龙高卧出处:《三国志·魏书·陈登传》:“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 意思:元龙:三国时陈登,字元龙。

原指陈登自卧大床,让客人睡下床。后比喻对客人怠慢无礼。

元龙豪气 出处:《三国志·魏志·陈登传》:“泛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 意思:元龙:三国时陈登,字元龙,曾慢待许泛;豪:豪放。

形容性格豪放。 元元本本出处:汉·班固《西都赋》:“元元本本,殚见洽闻。”

意思:元元:探索原始;本本:寻求根本。原指探索事物的根由底细。

后指详细叙述事情的全部起因和整个过程,一点不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