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诗词鉴赏(四)黛玉咏白海棠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9
文/南城以南hong

湘帘:湘竹制成的门帘。

月窟:月中仙境。因仙人多居洞窟之中,故名。

缟袂:苏轼曾用“缟袂”喻花,有《梅花》诗说:“月黑林间逢缟袂。”这里借喻白海棠。

怨女:已到结婚年龄而无合适配偶的女子。

【译文】

半卷着竹帘半闭着屋门,碾碎冰霜当作泥土又用白玉做成花盆。偷来了梨花花蕊的三分洁白,又借来梅花的一缕芳魂。既像是月宫的仙子在缝制白色缟衣,又像是秋天闺房里的幽怨女子在擦拭泪痕。娇弱羞怯默默无言不知道心事同谁诉说,疲倦地倚在窗前看天色渐晚西风渐起。

【背景】

这首诗出自《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宝玉刚刚挨打,其父“假正经” 又点了学差,择于八月二十日起身 。贾政走后, 宝玉每日在园中任意纵性的旷荡,真把光阴虚度,岁月空添 。这一天宝玉的“儿子”贾芸给宝玉送了两盆“ 不可多得 ”的白海棠,同日探春诗兴大发,写信给宝玉说明要办诗社。“寡妇”李纨提议:“ 方才我来时,看见他们抬进两盆白海棠来,倒是好花。你们何不就咏起他来? ”于是他们便借此成立了海棠社。

别人都交卷了,黛玉还没作。李纨催她,她提笔一挥而就,掷给李纨等人。李纨道:“ 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 ”李纨的评价未必公允,但她的评论确也指出了林、薛二人诗的特点。所谓“风流别致”,就是构思新巧,潇洒通脱;所谓“含蓄浑厚”,就是温柔敦厚,哀而不伤。李纨从“大家闺秀”的标准来衡量,自然要把四平八稳的宝钗的诗评为第一了。

【赏析】

与宝钗的“ 珍重芳姿昼掩门 ”相反,黛玉是“ 半卷湘帘半掩门 ”,任性任情,并不特别珍视贵族小姐的身份,“半卷”、“半掩”与末联的娇羞倦态相呼应。比起来宝钗的稳重端方,黛玉性格中更多的是眼高于顶、目无下尘。

“ 碾冰为土玉为盆 ”,表明她玉洁冰清,目下无尘。因花的高洁白净而想象到栽培它的也不该是一般的泥土和瓦盆,所以用冰清玉洁来侧面烘染。

“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她以白海棠自比,有梨花的洁白,有梅花的馨香,说得巧妙别致。

“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这里的“月窟仙人”不就是“绛珠仙子”吗?在清冷的月窟里缝白色的缟衣,多么颓丧;在秋天的深闺里悄悄哭泣,又多么可怜。

“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满腹的心事不能向任何人倾诉,只好在西风落叶的季节,凄凄凉凉地送走一个又一个寂寞的黄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