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共享单车认购诈骗引关注,如何有效防范网络诈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9-25

近两年,共享单车在全国各地发展得如火如荼。在铺天盖地的推广宣传中,“共享经济”这个词也被人们进一步熟悉。不过,对于这些新兴事物,一些电信诈骗分子也动起了歪脑筋。

“共享经济,大势所趋,不要再当井底之蛙了!认购共享单车一本万利,躺着赚钱!”近来,“共享单车”认购的噱头在朋友圈疯传,全国已出现多例认购骗局。记者从深圳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了解到,全市最高峰一天接到10余起同类型诈骗案,涉案资金多达百万元。

小王是一名上班族,除了上班,他还利用业余时间挣外快。不久前,小王在刷朋友圈时看到一则共享单车投资入伙的广告。眼见收益不错,心动的小王便主动加了该“主管”的微信。

随后,小王被拉入一个单车合伙群,并转账880元认购了一辆单车,第二天开始可每天领取60元的返利收益。初尝甜头后,小王大胆地追购了7辆单车,没想到刚转完账,小王就被“主管”拉黑并踢出了群。

我们怎么防范这种骗局呢?

1、不迷信宣传:不论是“国企”相关平台还是朋友圈朋友介绍,只要涉及您的钱款都要谨慎;

2、了解惯用宣传词:如果看到消费返利、发朋友圈推荐有奖等惯用宣传词,就要有所警觉;

3、判断高额收益来源是否合理:高息诱惑面前,保持理性,一旦发现自身可能卷入非法集资行为,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第2个回答  2018-09-25

与时俱进,可不仅仅说的是人,还有诈骗手段。骗子永远走在时代的尖端,并且诈骗手段不断地更新换代,以抓住时代的大潮流。曾经我们用着最普通的手机,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诈骗短信:今天我被绑架、明天黄渤流落深山中、后天就是孩子在学校发生意外等等,这群人如果能够开公众号,也一定能篇篇超过10万+。然后变成了电视诈骗:今天喝了三七分腰不痛腿不酸,明天吃了鱼油三高好了,后天吃美国神药永保青春不老。这些诈骗总向人传递一个信息那就是——认真你就输了。

现在互联网遍布全球,手机人手一个,诈骗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和新颖。网络诈骗比可循环资源还厉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虽然身边处处是谎言,但仍然可以通过保持警惕、维持理智、多沟通等方式来尽可能预防诈骗。

比如提到银行信息就要保持警惕,跟诈骗人员:”别谈感情,伤钱“。不要因为对方的花言巧语就开始跟着对方的思路走,始终保持质疑,我们天天叫嚷着:质疑权威。又何况是虚无缥缈的诈骗信息?

多沟通,是指多和朋友家人沟通,不要钻牛角尖,在某些事情上还是旁观者清,他们会帮助我们走出迷雾,看清诈骗人员的手段,提高与这群人周旋的能力。

同时也需要及时的报警,尤其对于已经发生的严重损失的时候不要犹豫!希望我们身体健康、钱包健康。

公众号:废柴的战斗笔记

第3个回答  2018-09-26

最近朋友圈热传的共享单车认购,已被证实为诈骗分子的骗局。虽然说近两年社会上共享项目越来越多,但是怎么可能有一本万利,躺着就能赚钱的好事呢?这无异于天上掉馅饼,实为陷井。

如今网络诈骗及电信短信诈骗成出不穷,骗子打着机关单位、公司、朋友等幌子,到处行骗。受害群体除了年迈的老年人、外来务工人员、还有涉事未深的大学生和小孩子。那么,该如何有效防范网络诈骗呢?笔者整理了以下几点:

首先,提高个人防骗意识,要保有警觉心理和安全意识。只要是涉及金钱款项,都要格外小心。要先对该公司和该投资项目进行跟踪了解,记得要拿到对方公司的工商执照,到相关部门调查了解等等。总之在不够清楚的情况下,一定不能盲目交钱,以免上当受骗。

其次,人一定不能有贪恋。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要因为前期投入款项较少,就抱着侥幸心理。其实很多诈骗分子,就是看中了某些人的心理 。才会步步为营,一步步引导他们迈入陷阱。有一些诈骗分子,会先给你一点甜头尝尝,然后再放长线钓大鱼。等到你发现的时候,为时已晚。

最后,一定不要点击可疑网页的链接,也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所谓的“安全账户”和转接警方或相关咨询电话,如果有疑问或者已经被骗,一定要及时终止交易,保留好涉案证据,并第一时间拔打报警电话,寻求警方的帮助 。须知即时拆穿行骗者的骗局,也能避免更多的人继续上当受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