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旅行第3站:婺源篁岭的晒秋,美得让人流连忘返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2

上篁岭,要从山脚下乘坐缆车上去。对于有点恐高的我来说,其实有点抗拒,但没有办法。

小小的缆车启动,开始离地越来越高。之前有朋友跟我说: 要是怕,就看远处,这样就不怕了。 但蠢蠢欲动的我还是忍不住,往下瞅了一眼。呀~不行,昏眩。

缆车的全程,好像也就几分钟的时间,但我总感觉缆车好像一直吊在半空没动一样。还在中间还稍微磕碜一下,吓得我“正襟危坐”到不行。

好不容易下了缆车,跟着往前走的人进山。

民宿老板跟我说:玩篁岭,都是把自己先“吊”上去,然后再在里面看看老屋,赏赏晒秋,然后再慢慢走回山顶,这样玩。果然不错。

穿过小山路往里走,就是一个隐在山丛里的小村庄。这,就是篁岭了。

当时跟着一个 旅游 团,蹭了点导游的讲解听。她介绍着大宅子里的老物件,介绍着贴在墙上的一些风俗。我跟着她说的看,然后被头顶屋脊上的脊兽吸引住了。

一些老建筑上的脊兽见过,但 好像没见过这类在横脊上也有着的。 非常有意思,难道是篁岭独有的建筑特色吗?导游走远了,我也不好意思追着人家问。

出了院子放眼望去,没见到我心心念念的晒秋。看到一条小梯级,就往下走了去。 小池子上弄了个干冰,出来的效果看着活像个小仙境一般, 有点美,这个意境差不了。

篁岭上凉凉的,就算是顶着大太阳,也不觉得闷热,许是托了这活水的福。

再一级一级往下走,有点小桃源的意思了。梯级上都种着盆盆的小花点缀着,其中还有几只蝴蝶在穿梭,一会停在花上,一会翅膀一张一和地在阴影处乘下凉,惬意极了。

游客不多,商家干脆就在店内歇着,我走过,都不敢太重脚。

绕过大水车,我遇到一位(应该是住在这里的)奶奶。我问奶奶看晒秋是不是从这石梯往上走。奶奶指着上面连声应着说是。

在上到一半路的时候,发现左手边的一棵树下居然长着一朵红色的彼岸花!有点惊喜。 这还是我第一次见到真的红色的彼岸花。

以前高中有段时间,很迷很喜欢这花,到如今才真正见着了!感觉好像篁岭对我,还有点小缘分呐~

绕到一处平坦的地,有个小亭子,小池子上有艘船。其实当时有点不明白,为啥非要栓只船在这里“凹造型”,船往那一放,感觉整个小池子都满满当当的了,连亭子都挡住了一半,实在没必要。

告别小船池塘亭子继续往上走,在一个小平台上,总算是见着了远处的晒秋。但还是要继续往上走。

其实小岭里面的路也是左兜右拐的,走得我发晕。但好在时间还算充裕,也就能慢慢走着看。后来在一户人家的前门处 被正在晾晒辣椒的奶奶吸引,不自觉就凑了过去。

屋里还有一位奶奶和一个小姐姐在串着辣椒,我冒昧地问了一句能不能在这里拍拍照,不打扰你们。小姐姐说,这是仓库,没啥拍的,还羞涩地笑了笑。我说没事我随便拍拍,小姐姐看了看我笑了笑,算是默许了。

她们也继续自顾自地聊着天,我一句也听不懂,但坐在这前门的石板上, 看着眼前这在沐浴着阳光的玉米、辣椒们,就算我啥都听不懂,那也惬意。

想要看晒秋的全貌,还是要从那小屋子登上去才行。

屋里同样有奶奶们在工作着,串辣椒、挑着辣椒干、装袋。几个游客陆续上上下下,她们一副早就习惯了的样子。

从窗里眺望出去,一屉屉满满当当的黄的玉米、红的辣椒,在屋顶上晒着,慢慢地在蒸发干自己的水汽,收拢自己的香味,像是一场无声的蜕变。

整座小岭,无论是人还是物,都全然地被沉浸在这平静、舒适的环境里,享有着自己独有的那一份惬意。

随着夕阳西斜,我也就下山去了,虽然还是坐缆车,但好像染了篁岭的一份宁静走了,感觉心情也舒坦了些。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