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月轻松背诗近百首——看7岁娃如何get古诗词技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6
      暮春时节,带俩娃去家附近的小公园玩,漫天柳絮,飘飘洒洒。儿子突然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说完他不尽兴,自编旋律把这首诗又唱了一遍。一旁的老母亲心里偷着乐,看来2个月的古诗词熏陶已经在孩子心中播下了种子。

      2个月时间,7岁娃从只会背几首诗到熟练掌握近百首,不仅get了唱诗、画诗技能,且把康震老师作为偶像。整个过程轻松、有趣、好玩,我们没有定目标、做计划,没有强制背诵,没有吼娃“伤害”亲子关系。回顾孩子学习古诗词的这段过程,我们用到了激发兴趣、及时反馈和奖励、游戏化练习、日常拓展四个方法。如果你也正为娃背诗而烦恼,推荐一试。

1、激发兴趣——从看中国诗词大会开始

      今年2月份,在朋友圈聊天时,朋友谈到她家8岁娃喜欢看诗词大会,启发了我。既然漫长的假期娃免不了看电视,看诗词大会总归比看没营养的动画片要有意义,增加一下文化熏陶也是好的。老母亲就是这么现实。

        没想到我的满腔热情却被娃泼了冷水。娃对诗词大会并不感兴趣,看几分钟就跑了。当时他们会背的诗词仅有几首,看着选手们文绉绉飙诗不知所云。

      这个懵懂的过程持续了一周,娃慢慢坐得住了,虽然对诗词还是无感,但是对比赛产生了兴趣。他们很关心谁能获得最终擂主,内心里也萌发了要多背诗参加百人团的理想。每晚30分钟诗词大会也成了他们期待的节目。

        娃的兴趣始于看第四季诗词大会。这一季引入了“飞花令”,孩子对这种形式非常喜欢,觉得又刺激又好玩,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提出,要和我们玩飞花令。为了赢我们,俩娃自己开始读小学生必背古诗词,诗词储备量大涨。

        后来,我们看第三季“看画猜诗”,孩子们被康震老师迷住了,开始自己愿意去画诗,后来又升级到给我们画画,让我们抢答猜诗,涂鸦热情一发不可收拾。

      诗词大会看完后,开始看经典咏流传。孩子们不仅学着去理解诗歌背后更多的情感和文化,还爱上了自编唱诗。每次听着娃在卫生间洗澡时扯着嗓门各种自嗨,RAP+深情演绎,我都乐不可支。

2、及时反馈和奖励——让学习成果可视化

      为了激发孩子学诗的兴趣,开始我用的是家庭赛诗会,每天晚上举行一次。持续了几次后发现,娃的热情倒挺高,就是每次背的都是重复的几首。后来,我做了一个《诗词小达人》的记录表,娃会背的后面打勾做标记。这张记录表张贴在白板上,一目了然。当娃看到自己会的诗歌数量在不断增长,成就感也越来越强,感觉离进百人团的理想也越来越近。

      7岁的孩子对奖励很感兴趣。娃们每学会背1首新诗,可以加10分(他们有积分存折,积分可以兑换礼品)。后来,因为娃对诗词大会兴趣日渐增加,我又加了1条奖励,每背会1首可以在30分钟基础上多看3分钟电视。

        孩子学习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难度适当的挑战,突破以后有助于增强自信心。记得娃会背的第一首长诗是《长歌行》。当时我们先看了几遍王源在经典咏流传中的歌唱,娃通过唱歌的方式记住了这首诗。后来在诗词大会上他们记住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把《沁园春.雪》全文抄下来让娃尝试背诵。当这首词记住后,孩子面对较长的诗词时就没有了畏难情绪。

3、游戏化练习——提升技能的最佳方法

        娃最喜欢玩的诗词游戏是飞花令。有一段时间,孩子对此到了沉浸痴迷的程度。爬山的时候要飞含”植物”的诗句,在公园玩看到花要飞含“花”的诗句,去超市的路上要飞含“人”的诗句,晚上月下玩要飞含“月”的诗句,睡觉前还非要飞一段带“数字”的诗句。

      儿子还非常执着地想把家里亲戚集合到一起搞比赛,为了激发姐姐哥哥的兴趣,还用自己很宝贝的积分换购了各种小礼品。正是通过这种游戏化的练习,孩子诗词掌握数量飞快增长。

4、日常拓展——画诗+唱诗增加对诗的理解

        第一个拓展是画诗。我家俩娃都没有学过美术课,画画风格天马行空,没有任何技法。当他们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诗词尤其看到康震老师一气呵成的作画后,也萌发了兴趣。那段时间,我便在他们随处可见的地方摆上水粉、纸和画笔,有时候孩子们在玩其他游戏时突然就来了兴致涂鸦一副。日积月累不仅攒了不少画,通过这种方式,孩子对诗词的喜爱也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第二个方面的拓展是唱诗。这方面我们的启蒙是经典咏流传。开始孩子学着其他歌手的曲调唱诗,几次后就不满足于此,改成了自己胡乱创作。

      第三个拓展是自创游戏。孩子最喜欢玩的游戏是涂鸦、写关键字,让我们抢答猜诗。后来我发现,俩娃还自己用积木、纸张等道具,玩起了“攻守擂台比赛”。他们开始列图表,统计比赛结果,并用积木摆出选手的得分,无意中也收获了数学技能。

5、三点反思——关于兴趣、游戏与成果强化

        第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中时,会沐浴在心流的滋养状态,满意感油然而生。当一件事与孩子个人的真兴趣契合时,很快他会进入自循环状态,他取得的成绩会强化自己的坚韧与坚持,然后取得更高的成就。

      第二,游戏是成长期孩子最好的学习手段。孩子为什么喜欢玩?因为“玩”这件事本身就很好玩。美国发展心理学教授高普尼克说过,孩子正是通过玩,多角度探索世界,锻炼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社交技能。为什么如今很多孩子玩游戏上瘾?也是因为设计者充分利用了孩子爱玩的天性,并通过及时反馈、奖励、排名等各种手段调动了孩子的兴趣。我们在帮助孩子学诗的过程中也可以采用游戏化的方法。

        第三,兴趣需要成果强化才能稳定下来。虽然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如果它没有让人得到“胜任感”与“利益”,那么这个老师也坚持不了多久。孩子的好奇心最后一定是被成果强化,然后成为兴趣或爱好才能稳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