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语言暴力的原因分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1
来源

对他人实施语言暴力的同学往往最不受欢迎,经常恶语相向的老师也同样令学生很反感。但语言暴力依然盛行于校园,原因何在?

专家分析,语言暴力折射出中国学校教育中方方面面的匮乏与缺失,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师综合素质与人文精神方面的问题,也有中国教育制度与教师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一些教师没有意识到教师职业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粗话、脏话等不文明的用语甚至成为他们的口头禅,偏好以语言暴力等方式取代循循善诱的启发引导。另一方面,教师本身也存在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在压力面前,他们往往容易失态。应试教育的压力太大太重,教师有时也需要宣泄,语言暴力只是一种表现方式。教师心理不健康或人格有缺陷,必然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给学生造成师源性心理伤害。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名同学,父母离异,一直跟奶奶一起生活。他将自己的家庭作为一个秘密,不愿和同学讲起。可老师总在有意无意提起这件事,让孩子无比烦恼,心灵受到了很大创伤。有一次,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某某父母离婚了,大家多帮助一下他。”尽管是出于好意,可孩子觉得自己的隐私公布于众,很没有脸面。某次孩子犯了错误,老师又拿这件事来说教:“没爹没妈养的,这么一堆坏毛病。” 同一件事,心情好了就以一种怜悯的口气“关心”孩子;心情不好了,又拿孩子的隐私去刺激孩子,这些都不是孩子想要的。

对此,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士说:“师范教育的漏洞也是语言暴力盛行的一大原因。传统的师范教学只注重课程的教学,而没有设计学生心理呵护方面的内容。”

“语言暴力多发生在新老师身上,一是由于没有经验,二是因为师范毕业的学生大多二十二三岁,小的只有十八九岁,自己还处在青春期的后期,情感漏洞比较大,自控能力差,脾气无法控制,不知道如何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所以有时候口不择言,对学生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谈到同伴之间的语言暴力,在这方面,我们的教育也存在缺失。施暴的孩子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施暴,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对他人造成了伤害,所以经常任着自己的性子来,没有考虑到他人的感受,当然,也有些孩子可能是故意的,就是要用他人的缺点、劣势来打击对方。

“施暴者自己其实也是受害者,而且这种伤害更潜在、更久远。”“如果任由其发展,孩子的交往圈子就会越来越小,造成被动孤独的状态。另外,时间久了孩子的攻击性就比较强,会对自己的人生轨迹产生不良的影响。”

警惕

要禁止那些网络语言暴力,因为这是低级的语言快感,有可能让人们丧失起码的道德感和正义心,导致整个社会陷入暴力的恶性循环。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按照原发微博提及量排行,“尼玛”位居网络低俗词语排行榜第一位,“屌丝”“逗比”“你妹”“草泥马”“我靠”等榜上有名(2015年6月3日中国新闻网)。

低俗语言的网络传播度之大,恐怕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连一些输入法都可自动“联想”出来。这也从侧面表明,网络低俗语言的传播并不仅仅是网民的事情,一些网络把关者和网站建设者也在自觉不自觉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样的事实面前,既要正视低俗语言产生和蔓延的原因,又要理性处置、引导,不能因噎废食,谈低俗语言而色变,恨不得除之而后快的蛮横和霸道心态同样是要不得的。

语言低俗的背后是我国网民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偏向于感性,容易轻信表面信息,想当然地对事情下对错的判断,习惯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容易被群体情绪所影响.导致网络文化的游戏性和娱乐性特征与其伴随的语言不仅夸张,而且情绪化和低俗化随意可见。

进一步说,网络语言低俗是当下时代文化趣味粗俗和浅薄的直接反映。不只网民,连一些作家的兴奋点都集中于表达生理快感,文化趣味低级,还不以为然,与艺术趣味相距甚远。这或许是创作的需要,但能不对读者产生影响吗?在低趣味的文化环境中,网友难免乐于效仿,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审美价值的偏离和社会价值观的异化,让粗鄙成为时尚,庸俗成为流行,语言、文化的格调品位下滑跌落。网络语言的粗鄙化、庸俗化与暴力化正是时下文化品位在网络社会的折射。

网络低俗语言不只表现为语言的低俗和低级,更在于其积聚了相当的暴力行为。在一定意义上,网络语言暴力比语言低俗更值得关注。网络语言暴力的危害主要体现为污言秽语和谩骂攻击、人肉搜索和道德审判,当然,也可以说是礼仪原则和伦理原则缺位。社会学家弗洛姆说,个人为了逃避某些责任获得完全的安全,便会隐身匿名加入某一组织或者群体,这样更容易表现出放纵的姿态。如果这种隐匿和放纵是打着正义的旗号,那么个人或群体会因为这种虚拟的正义感无限放大和鼓励自己的行为,导致群体开始跟随他的行为,进而演发成群体暴力。这用来解释网络暴力语言比较合适,因为在广场式的狂欢中,真实身份被隐匿,语言暴力再强烈也可能不被发现,施暴者没有后顾之忧,相反,大显神威,为所欲为。

语言的变化反映着社会风貌与审美的变迁,这是常识。语言的更新发展是不可改变的,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肯定会加入到传统语言的河流里来。对于网络语言的创制、运用与变异流行,不能彻底格式化。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语言可能越来越被公众和社会所接受。因此,一方面要认识到“×丝”“×格”之类网络语言可能是语言发展过程中的暂时现象,是公众某种情绪的体现,另一方面要理性对待网络语言,不能无端限制网络语言的发展。堵与疏结合,方是上策。

PS:引用内容,读书笔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