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某华德福学校半日参观见闻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4

昨天托朋友的福,去北京某华德福学校玩耍了。虽然不是第一次去北京的华德福学校,但是跟一大波在华德福学校就读的孩子们(简称华德福孩子)近距离接触却是第一次。有些地方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想要记录一下:

1, 孩子们的眼睛特别特别亮(头脑中冒出来的词语是“眸子”),且无论大小都没有发现近视眼。 就是摄影作品中山里孩子那种亮晶晶很有神的感觉。这在城市的孩子中非常少见。
来张海上吉普赛人—— 莫肯族人 的照片给大家感受一下:

2, 跟大自然非常亲近,无论男生女生和泥抓沙毫不犹豫。 破不锈钢盆,石头,哪个角落剩下的干瘪花草都是好玩具好素材。想到见到过的有些孩子怕把衣服和手弄脏,坚决不愿意尝试用颜料画画,对比起来真是又无奈又心痛。

3, 很有创意且有专注力。 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几乎一上午都在用泥沙模板搭沟渠。先是平面的,然后放水看看沟渠是否能通;然后开始尝试搭个小坡;为了把上游的泥沙留住,还将冰棒棍在水道中间横着插好,制造缓冲来减少水土流失……“你看,过滤网果然还是有效的!”发现创意成功了小男孩特别开心地招呼小伙伴们来看。有人抬水,有人挖沟,有人疏通,有人设计,有人装饰……不断设计,不断试验,不断改进,团队合作,这不就是自发的融合了物理知识和Design Thinking的项目学习吗?这看得我非常激动!

4, 自信且敢于表达。 作为一个深受瑞吉欧关于“记录”理念影响的教育工作者,我习惯性地拿出手机来拍摄记录。这时,孩子们大声对我说:“我不喜欢你用手机。我不喜欢被拍照。”
听到孩子们这番话的时候,我其实很佩服他们:首先,他们能够坚持他们认为是对的事情,且提醒我这个成年陌生人要遵守规矩。其次,他们的表达方式是“我”字开头的自我表露。注意,不是“不许你用手机,不许你拍照”哦!这种自我表露能在有效表达自我感受的同时,以避免冲突和评判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沟通技巧(比如,《父母效能手册》中提到父母也要培养“我信息”的沟通方式。)。
有个小男孩画了一幅天安门的沙画,我说你画得好像。小男孩说:“那当然,我去过。” 后来有家长也来围观孩子们的沟渠工程,激动得开始指点江山,建议孩子们做这做那,孩子们抬起头:“我们也知道,不用你说。” 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大人来看就看了,走了就走了,搭话就聊聊,不搭话玩得专心也没空搭理你。真的能感受到玩和创造的过程本身已经让他们感到满足,他们发自内心的觉得自己很棒,而不再倚赖他人尤其是成人的夸奖。

5, 对电子产品和设备言辞义正的拒绝。 在致歉后跟小朋友们仔细聊了聊 不让照相 的话题,发现他们不让我拍照的原因其实不是我预想的个人隐私什么的,而是因为他们非常讨厌手机,讨厌到不愿意见到它。

为孩子们过度看电子产品而忧虑的爸爸妈妈们,你们有没有被感动到?
从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角度看,我个人很同意要减少和控制孩子们对于电子产品的使用。然而,作为一个拥抱网络拥抱电子设备且受益于此的成人个人学习者,我却会想: 让孩子们产生视电子产品为洪水猛兽避之不及的态度,是最佳解吗?

6, 滚铁环原来还挺需要技巧的! 第一次尝试了这个小时候特眼馋但是自己从没有玩过的玩具,发现需要专注力感受力平衡性对身体控制力的同时开启,得练习好一会儿才初步上手呢!简直建议家长人手一个!

7, The overprotected children?
当你看到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在周围没有任何大人且无防护设备的情况下,自己爬到三米高左右的架子上趴着时,你会有什么反应?
我暗暗替他捏了一把汗,且第一反应是觉得照顾者不应该让这么小的孩子一个人待着。但是想想我自己小时候就是喜欢冒险和刺激,在大人看不见的时候翻墙爬门攀杆从楼梯高处往下跳…其实做着这些看似危险的事情时内心还是知道边界以及自己的承受范围是在哪里的,故常有小伤而无大患。
因此,保障儿童安全和过度保护的边界究竟在哪里呢?可能也得因照料者和孩子个性而异吧…事实上,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对于孩子的安全保障问题也有不同的视角和作法,推荐阅读The Atlantic上Hanna Rosin写的 The Overprotected Kids 一文。
但以此案例看,似乎华德福学校对孩子自我保护意识的信赖比绝大多数机构要高…(或者这纯属意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