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雄故事的演讲稿

要真实的哦

第1个回答  2009-09-10
真正的英雄(案例分析)
上海市杨园中学 黄皓
一,研究背景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正是崇拜英雄的时候,他们头脑中的英雄形象来源于神话传说,来源于电影故事,来源于课本,他们心目中的英雄可能是董存瑞,邱少云,也可能是"哈利·波特",蝙蝠侠,蜘蛛侠……不一而足,可是由于社会价值观的变化,与他们所接受的正统教育产生矛盾,造成他们英雄观的混乱,也可以说目前这个"反英雄"的时代造成了他们认识上的一些偏差,一夜成名的明星是他们的偶像,权势熏天的人是他们的英雄,甚至一些凌驾于社会,国家,民族之上的人也是他们的英雄,这种情况不能不引起我们这些教育者深刻的反思,也应该引起全社会的深刻的反思.本课无疑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好教材,教师可以结合课文让学生了解英雄其实就是:具有崇高品质的普通人这一概念,还可以进一步联系生活实际,用感人的语言正确引导,感受为人类进步事业献身的人文精神的熏陶.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首先让我来介绍几个中国探险家的故事吧!首先是探险家余纯顺:1988年7月1日开始孤身徒步全中国的旅行,探险之举.1996年6月3日,在即将完成新疆罗布泊全境的壮举时,不幸遇难;其次是尧茂书,他想为祖国争取长江第一漂的荣誉,一叶轻舟顺江而下,最终却献身于金沙江滚滚的激流之中;再有哈尔滨的登山运动员阎庚华,他一直渴望征服世界最高峰,但最终却永远的长眠在珠峰脚下.探险-----既是人类对未知的探索,也是人类对自身的挑战,其间有成功的欣喜,也有失败的悲壮.当我们仰望历史的苍穹,当我们把鲜花和掌声给予那些幸福的成功者的时候,请不要忘了那些勇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失败了的勇士们,他们也是当之无愧的真正的英雄.(ppt先演示课题:真正的英雄;再演出示本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和难点.)
师:介绍一下本文的文体是演讲.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约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这架耗资12亿美元的航天飞机,转瞬间销于无形.美国全国上下悲痛万分;全世界也为之震惊.1月31日,里根总统在追悼会上发表了声情并茂的演讲.本文即是这次演讲的演讲词.课前有几位同学和我共同进行了备课,部分同学已经收集了关于美国 "挑战号"航空飞机升空爆炸的相关资料,下面请同学上来演示.
生:相信同学们对"挑战号"失事的场景一定怀有很大的好奇吧!课前我与老师在研究教材时感觉有必要展现一下当时的悲剧场景,于是我收集了相关资料,请同学们一起欣赏一下吧!
ppt演示师生同备课1(美国"挑战号"航空飞机失事的相关资料以及小电影"挑战号"航空飞机爆炸场景).
师:刚才的画面一定让同学们震撼了吧!那么课文中里根总统是如何演讲的呢 请同学们快速朗读一下课文.
(二)速读,感悟
师:通过速读,让我们来把握一下里根总统在演讲中所表达感情基调
全篇演讲词给人的整体情绪是悲痛,但又不是仅停留于悲痛,在总统言辞的感召下,全民的悲痛转化成了一种无形的力量.
师:画出你喜欢或让你感动的句子,并把自己的理解批在旁边.
生:对于自己喜欢和感动的句子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三)研读,赏析
师:这篇演讲词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生: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可以概括为:哀悼罹难的航天勇士,颂扬人类的探索精神,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踏着先烈开辟的道路,继续进行太空探索.
师:请同学们欣赏"英雄之所以称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这一句话,我们共同交流一下,说说自己独特的感受
生:这句话写出了英雄们的开拓,探索精神鼓舞了美国乃至全世界人民.
(四)精读,探究
师:哪位宇航员给你的印象最深
生:麦考利芙("凝聚了整个国家的想象力")
师:麦考利芙是全美选出的教师代表,是世界上第一位"太空教师",是七名宇航员中唯一来自民间的平民宇航员.她参加这次太空航行,其意义非同寻常.原定由她在太空中向美国和加拿大250多万中小学生讲授两节太空课,没想到 "出师未捷身先死",孩子们迎来的却是噩耗.当时,麦考利芙九岁和六岁的一双儿女也在发射现场目睹了这残酷而又令人悲痛的一幕.
师:假如,当时你也恰好在现场,你会怎样安慰他们 你会对他们说些什麽呢 (分小组研讨探究)
师:宇航员们因为航天飞机的失事而牺牲,但为什么演讲者还说"这是诉说胜利和勇敢的故事"
生: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本来就是一部冒险的历史,一部勇敢者的历史.宇航员的每一次升空,都意味着危险,完全可能一去不返,但他们并不害怕,而是大义凛然,义无反顾,随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每一个升空的宇航员都是胜利者,都是勇敢的人,都值得人们学习.
师:由此可见他们是不是这正的英雄
生:是
师:"说得好!科学的道路上从来就是充满坎坷,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更是如此,充满危险.因为,这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从航天飞机的研制,发射到返回,是一系列复杂,精密而浩大的科学工程,稍有差错,哪怕是一个螺丝帽不合格,一根头发丝的误差,都可能会酿成无法挽回的惨剧.都可能是'黄鹤一去不复返.'尽管前途充满危险,生死难卜,而这七名宇航员还是勇敢地登上了航天飞机.航天飞机不幸爆炸,可七名宇航员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却永远光耀人间,让我们向这些为科学而献身的勇士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同学们被我这一席话感染,不禁肃然起敬,都静默了.)
师:里根总统所宣扬的美国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怎样看待这种精神
生:开拓精神,想象力,英雄主义,献身精神,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刚毅不屈的品质等.
生:不要用狭隘的眼光来看待这种美国精神,而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把它看成是全人类的优秀品质和高贵精神的代表.推而广之,只要是人类的精华,就不必分民相象族,种族,国家,意识形态,而都应当借鉴,学习,吸收.
(五)拓展,延伸
师:仿照课文结尾,把你最想说的话抒写出来!说说此刻,你最想对英雄说……
生:把此时此刻最想对英雄说的话进行课堂交流.(各抒己见)
师:其实,在航天事业上为之付出生命的故事还有很多,课前有同学很有兴趣的作了收集,现请同学上来进行演示.
生:演示师生同备课2(藏身航天事业的英雄点迹)
师:人类在征服宇宙的伟大斗争中,从不畏惧艰难曲折,而总是在吸取经验教训后,勇往直前! (中国也如此)
师:介绍 关于我国"神舟五号"与航天英雄杨利伟的资料.随着"神舟"五号的飞天,全世界都记住了一个中国人的名字——杨利伟,他实现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历史性突破,他圆了华夏子孙千年的飞天梦.成为中国的"飞天第一人",中国也便成为继苏美之后第三个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的国家.
师:更要记住这一时刻:2005年10月12日9时正. "人定胜天",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它标志着:中国的载人航天进入了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新阶段.航空英雄费俊龙,聂海胜的胜利返航,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自主创新的又一辉煌成果,全体中华儿女为此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师:让我们来谈谈本次汶川地震中的英雄们!
师:在飞行救灾中最刻骨铭心的英雄们当属哪些人
生:成都军区某陆航团的邱光华等人.
师:据报道, 5月31日下午,成都军区抗震救灾部队一架米-171运输直升机在执行运送第三军医大学防疫专家到理县的任务返回途中,在汶川县映秀镇附近因局部气候变化,突遇低云大雾和强气流,于14时56分失事.机上有机组人员5人和因灾受伤转运群众14人全部遇难.
师:除此之外,谈及英雄,相信同学们眼前浮现的都是此次汶川地震中的不朽形象.下面请同学上来演示一下他们所收集到的动人故事.
生:"骨肉同胞,血脉相连",让我们来共同欣赏一副副感人画面,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演示师生同备课3(汶川地震中的英雄故事)
师:这些英雄们的事迹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净化着我们的灵魂,让我们重新目睹那一生死不离的悲壮场面吧!-----插入flash(生死不离).由此感悟大灾凝聚人心,携手共铸真情,中国必胜!
师:中国自古到今的英雄层出不穷,《三国演义》中曹操曾煮酒论英雄,让我们欣赏一下关于英雄的名句: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荆柯 ;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项羽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渴可饮匈奴血" ——岳飞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夏明翰
(六)教师小结
师: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自信心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去实践真正的生活.在科学探索的漫漫长路上,人类每前进一小步,都可能以牺牲她一部分最优秀的儿女作为代价."挑战者"号爆炸了,整个人类太空计划也因此遭受重大挫折,但人类并没有被吓倒.我们看到,此后有更多的国家,更多的人员投入到太空探索的事业中去,一架又一架航天飞机升上了蓝天,去探索那茫茫未知的宇宙世界.让我们随着宇航英雄的魂魄,发扬美国精神,总结教训,积蓄力量,不断前进,去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科技奇迹.
(七)布置作业
师:今天,我们在课堂上认识了众多可亲可敬的英雄,请以"英雄"为话题写篇文章.
参考题目:《我心目中的英雄》,《英雄本色》,《英雄之我见》,《我的英雄梦》……
三,教学反思:
1.本课选自九年级上册,是时任美国总统的罗纳德 里根为以身殉职的七位宇航员所作的一篇悼词,学生对文中蕴意深远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品味,鉴赏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在课前与部分同学进行了"师生同备课"的活动.为配合课文的讲解,学生搜集了有关"挑战号"失事以及为探索太空而牺牲的航天英雄的相关信息素材.为进一步对课文的主题进行探究,拓展,又想到和学生共同搜集本次汶川地震中的英雄故事,这样就与文本中里根总统的演讲主题密切联系起来,升华了主题.
2.二期课改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所以在一开始速读完课文后就设计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对文本感点的讨论以及让学生对失去亲人的家属如何进行安慰和对文本中的英雄最想说的话进行丰富的想象.整个授课过程"以人为本,以学定教",让学生自主能动的学习,积极的探究体验,同时穿插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感受,体会,领悟,运用,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教师成为参与者,引导者,真正体现人文精神.
3.本文教学的目的实际是让我们再次体会到了灾难的无情和不可预测性,也让我们看到了人们面对灾难的勇敢和坚强!学生们也深有感触,这些天每天我们都面对是中国的大地震的灾难,我们已经学会了坚强,同时我们看到了面对灾难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向困难低头,咬着牙,挺过去!里根总统的这篇演讲稿既是悲痛的,又是鼓舞人心的,给美国人民带来了心理的安慰和精神上的支持,让美国人民看到了绝望中的希望!很多时候我们改变不了这个世界,我们也改变不了外因,我们唯一能改变的就是我们自我!珍惜人生,珍惜生活,珍惜我们自己!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