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曰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2
八卦中的卦辞和什么象曰、彖曰是什么意思啊? 《周易》的构成
[紫叶先生 发表于2007.10.18 22:56]
《周易》相传为殷商末期西伯候姬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于牢狱中,根据当时时代的变迁、社会结构的改变,将《连山易》、《归藏易》进一步的推演整理而成。
全书共分为上、下两个部分;由卦象、卦题、卦辞、爻辞所组成。上经三十二卦,下经三十卦。共六十四个卦象。
《周易》最初的《经》、《传》都是单行本流行的。据说在后来的东汉时期,学者郑玄 才将《彖传》和《象传》与经合为一书。直到学者王弼 进一步将《彖传》《象传》等,拆分开各附于卦爻辞下,才形成了现在的通行本《周易》。
六十四卦的每一个卦象都是由八个经卦相互重迭而成。每卦有卦象、卦名即卦题、卦辞、爻辞四个部分。举“乾”卦为例,即:
乾 乾为天 乾上乾下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此“乾上乾下”既为卦象,经卦乾相迭而成。“乾”既是卦名,也可以称“乾为天”。“ 乾:元,亨,利,贞。”既是卦辞,统领全卦的大意。“初九:潜龙,勿用。”等既是爻辞,分述事物的发展。其余的卦象皆以此类推。
由于《周易》成书的时期较早。《周易》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后世学者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后在春秋战国时期便陆续出现了一些解读《易经》经文的著述,流传的最广的就是后来的“十翼”,也就是《易传》。
“十翼”,即十篇解经的传文,而实际上她只有七个《传》。这七个《传》相传为孔子及其门生弟子所著,但后世也有认为是假托圣人之名。这里我们不做过多的讨论。
这七种十篇传文既是:《系辞》上下两篇,《彖》上下两篇,《象》上下篇及《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各一篇。每一篇各有其义:
《系辞》两篇:主要讲述了圣人为什么要创立“八卦”易学学说,以及易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举《易经》的一些例子说明了这些世界观、方法论,并讲解了如何利用易学的知识来指导我们的日常实践。
《彖》传的上下两篇:主要讲述运用卦德及其性情等,从总体上来讲解一个六画卦的卦名、卦辞及其卦义,说明其的状态意义。
《象》传的上下两篇:讲述根据组成其六画卦的两个经卦的卦象来解释其卦义,并以象来解释所得爻辞的意义。
《文言》传:以“乾坤易之蕴邪”的大义,来解释乾坤两卦的含义及其规律。
《说卦》传:因为六十四卦的任何一卦,都是由两个经卦所构成。所以,了解任何一个别卦所包含的意象就需要了解每一个组成别卦的经卦的抽象与具体代表的意象。而《说卦》说的就是这个。
《序卦》传:《序》是对《易经》六十四卦排列顺序的解释。关于卦序,现在各版本大都是一致的。而也许是历史原因,我们仅仅看到了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易经》与现在的通行本的排序不同。《序卦》的解说所针对的就是便是对通行本《易经》来说的》。
《杂卦》传:《杂卦》的解说是对六十四卦的卦义,不按顺序的、杂错的解释的。晋代的韩康伯 说:“杂卦者,杂糅众卦,错综其义。或以同相类,或以异相明也。”
学习易学,不是为了死记硬背其卦辞爻辞以及经文词句,而是为了通过熟记这些经文、词句内容,达到我们能够深刻地学习《易经》中每个卦象的思想、逻辑过程以及其思维方式方法。
这正如宋朝易学大家邵雍的著述《黄极经世》观物外篇中所说的:“知易者不必引用讲解,是为知易。孟子之言未尝及易,其间易道存焉。但人......>>

易经:请问象曰,象辞,象传,这三者有什么不同? 20分 兄台,您打错字了吧,象就是象嘛,从具体事物抽象出来的基本状态,用符号来表示,辞就是变化,传是孔子用来解释《易》的,比如说,您遇到一件突发的事件,然后“啊”的一叫,那个“啊”就是象,因为尖叫,内心会不平,然后你会不自觉的抚摸自己的心脏“哎呀,妈呀,吓死我了”,或者通过其他途径来抚平自己的心灵,这种变化就叫做辞,经过这个调整,活得到一种感觉,就是吉凶悔蔺,然后再说你为什么会“啊”的一声,因为你收到了惊吓,因为受到惊吓你该怎么做,结果又怎么怎么样,这样一解释就叫做传,懂了不?

象曰是什么意思 先说说数,每个八经卦都有一个数,乾卦1,兑卦2,离卦3,震卦4,巽卦5,坎卦6,艮卦7,坤卦8,这些是先天卦数。你写的九三数指的是每个六爻重卦的爻的阴阳及位置,九代表阳(阴阳),三代表第三爻(位置),六爻从下面开始往上数。
象指的是卦的大象,即象形。八经卦和六十四重卦都有一个大象。比如巽卦,上面两个是阳爻,下面一个是阴爻,好像是一个倒放的葫芦,看到葫芦的时候就可以起巽卦。再比如离卦,中间是一个阴爻,上下两头是阳爻,就好比是一个外面硬壳,里面是空的或软芯,核桃、西红柿、水壶、房子、车子都是。另外,六爻的重卦也有大象,如风火家人卦,就是家和万事兴的意思;用到中药里,就是干草这味药,因为干草药性和百家,与哪儿味药都能搭配;大象的意思就是和,与卦爻辞的解释是一样的。

《易经》中的‘彖曰’.‘上九’,‘九三’,‘象曰’..嘛意思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上九:亢龙有悔。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 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 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是复制的 其实网上有的)
麻烦采纳,谢谢!

易经中的 象曰 和九三等 数 是什么意思 5分 先说说数,每个八经卦都有一个数,乾卦1,兑卦2,离卦3,震卦4,巽卦5,坎卦6,艮卦7,坤卦8,这些是先天卦数。你写的九三数指的是每个六爻重卦的爻的阴阳及位置,九代表阳(阴阳),三代表第三爻(位置),六爻从下面开始往上数。
象指的是卦的大象,即象形。八经卦和六十四龚卦都有一个大象。比如巽卦,上面两个是阳爻,下面一个是阴爻,好像是一个倒放的葫芦,看到葫芦的时候就可以起巽卦。再比如离卦,中间是一个阴爻,上下两头是阳爻,就好比是一个外面硬壳,里面是空的或软芯,核桃、西红柿、水壶、房子、车子都是。另外,六爻的重卦也有大象,如风火家人卦,就是家和万事兴的意思;用到中药里,就是干草这味药,因为干草药性和百家,与哪儿味药都能搭配;大象的意思就是和,与卦爻辞的解释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