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防范儿童意外灾害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8
谨慎防范儿童意外灾害 近来儿童意外频传,惹得家长心慌慌!许多人总认为居家应该是最安全的处所,对幼童来说却是处处暗藏危险,只要稍不留意就可能招致意外,家长应该如何事先防范居家意外灾害发生?当意外发生时,又该如何紧急处理?!

儿童意外总在疏忽时发生

对成年人来说,「家」是提供休憩的安全场所,对幼童来说却不然,居家环境是幼童最常活动的地方,同样也是意外事故发生率最高的地方,根据统计,台湾每天约有3.8个儿童因意外事故而受伤或死亡,除了交通灾害之外,其余意外事故,如:坠落、压砸夹刺割伤、窒息、烧烫伤、跌撞伤…,全都发生在居家生活中。

致力于宣导儿童安全的靖娟儿童安全基金会执行长林月琴表示,绝大多数的儿童居家意外发生原因乃是源于大人的疏忽,未善尽照顾儿童的职责,或是未做好居家安全防范措施,若能仔细审视以及改善家中的安全死角,就能提供给孩子更加安全无虞的生活空间。

预防居家意外,先观察孩子的成长特质

儿童在每个成长阶段的发展特质皆不相同,林月琴执行长建议家长应该多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状态,随时修正安全防护措施。

0-1岁

婴儿时期的宝宝,行动还未能自如,较常因家长疏忽而导致翻身坠落意外,或是学步时发生跌倒、撞伤,家长可事先于宝宝的活动范围内加设防护设施,如:床围、软垫、防摔地垫,以降低事故发生机率与伤害程度。

1-3岁

活动范围越来越大的幼童,喜欢在家中四处探索,加上正处于口腔期,容易将各种细小物品往嘴里放,因而增加异物哽塞或中毒发生率,这段时间家长一定要勤于收纳,任何可能招致危险的物品皆不可放置于孩童可碰触到的范围内。

有些糊涂的家长未妥善收拾家中的热烫器皿,如:热水瓶、开饮机、汤锅,可能致使孩童发生烧烫伤意外;或是洗澡时间家长暂时独留孩子在浴室空间,也容易发生溺水事件。

3-5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具有自主活动能力、好奇心强、缺乏判断力、喜好冒险、想像力丰富…等特质,喜欢爬高、跳跃以及钻洞,家长应当谨慎留意居家环境的安全性,勿堆放物品使孩童攀爬至高处,窗台、阳台等处应加装安全设施,任何可以钻入的狭小空间,如:滚筒式洗烘衣机、收纳柜,应有防开装置,以免孩童闯入发生危险。

CHECK!居家四大危险场所

林月琴执行长提醒家长,浴室容易发生滑倒、溺水意外,厨房可能存在烧烫伤风险,阳台、窗边则有坠落危险,应避免将孩童单独留置在这些场所,或放置可能增加意外发生的物品。此外,多数家长很注重以上场所的安全性,却忽略了客厅所潜藏的安全死角,因而对孩童疏于照顾或未做好防护措施,反而因此提高事故发生率。

客厅、餐厅

1.地板使用坚硬光滑的材质(如:大理石、磁砖)。

2. 摆设家俱(如:沙发、桌、椅、矮柜)有坚硬的边缘或尖锐的凸角。

3. 茶几或餐桌铺有铺设桌巾却未加以固定。

4. 散落的电线、延长线未加以固定、收整。

5. 玩具随意散置于地面或座位上。

6. 药品、打火机、电池、针、钮扣、玻璃珠、发夹、硬币、瓶盖…等物品放置在孩童可碰触到的位置。

7. 小刀、剪刀、指甲刀…等尖锐物品放置在孩童可碰触到的位置。

8. 热烫电器(如:热水瓶、开饮机)放置在孩童可碰触到的位置。

9. 不使用的插座未加装防护盖。

10. 不使用的摺叠桌未加以复原,且放置于孩童可碰触、钻入的位置。

11. 未使用有盖垃圾桶。

12. 门窗、抽屉、柜子未加装防开、防夹装置。

13. 风扇未加装防护网。

浴室

1.没有干湿分离装置,也未铺设止滑地垫,浴缸旁没有扶手。

2. 热水器装设在浴室内或在浴室外通风不良处。

3. 使用的门扇自内部反锁后,无法从外面打开。

4. 室内无通风口或抽风扇。

5. 门外没有铺设吸水垫。

6. 清洁剂放置在孩童可碰触到的位置。

7. 化妆品、刮胡刀放置在孩童可碰触到的位置。

8. 将吹风机、头发整烫电器用品垂挂在低矮处或洗手台四周,且未随手拔除插头。

9. 抽水马桶使用完毕未随时加盖。

10. 浴盆、浴缸不使用时,未将储水完全排干。

厨房

1. 地面经常潮湿或有油渍。

2. 厨房电器(如:烤箱、微波炉)放置在孩童可碰触到的位置。

3. 清洁剂放置在孩童可碰触到的位置。

4. 危险工具(如:刀叉、易破裂的承装器皿)放置在孩童可碰触到的位置。

5. 储放汤汤水水的大型容器(如:锅子、水桶、水盆)放置在孩童可碰触到的位置,且未加盖。

6. 小颗粒食品(如:花生、瓜子,小番茄)放置在孩童可碰触到的位置。

7. 使用食品容器盛装药品、清洁剂、洗衣剂、有毒溶剂。

8. 锅柄、锅铲柄朝外放置。

阳台、窗边

1. 通往阳台的门未加锁,或儿童可自行开锁进入。

2. 窗户未装设栏杆、铁窗,或栏杆为横向设计。

3. 阳台围栏未达高度85cm以下、间隔10cm以上的安全标准,或围栏已破损旧松动。

4. 窗帘的拉绳垂落至孩童能碰触到的位置。

5.窗户开缝大于10公分,或未加装限开装置,孩童可自行开启。

6. 阳台、窗边堆放有可助孩童攀爬的物品(如:桌子、凳子、箱子、沙发)。

7. 清洁剂、洗衣剂放置在孩童可碰触到的位置。

8. 洗烘衣机的开口位在孩童可碰触到的位置,或无开启安全装置。

9. 将工具类物品(如:起子、钉子、锯子、槌子、细绳、塑胶袋)收放在孩童可碰触到的位置。

10. 盆栽、植物放置在孩童可碰触到的位置。

「一不四要」守护儿童居家安全

林月琴执行长提醒,每当发生儿童意外新闻时,家长更应引以为戒,审视家中是否已做好完备的安全防护,切勿抱持「坏事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迷思;此外,应避免将过往的照护经验移植到现在而轻忽危险,例如由平房改住高楼、更换照顾者…,一定要重新检视居家环境是否安全。

不可放任幼童独处

《儿童与少年福利法》明订:『对于六岁以下儿童或需要特别看护之儿童及少年,不得使其独处或由不适当之人代为照顾,违者可处新台币3000-15000元之罚锾。』林月琴执行长表示,这项规定尚有模糊之处,居住在大楼、公寓的民众,仅仅一楼之隔即算是离开住家;但住在透天厝的民众,大人、小孩分别处在不同楼层空间,仍属于住家环境内,无违反法规之虞。

前些日子有一则孩童坠楼新闻,意外发生时,妈妈正在浴室洗澡,爸爸待在阳台抽菸;以往也曾经发生过妈妈在房间睡午觉,孩子进了厨房玩火而导致火灾的意外事件。林月琴执行长提醒家长,为了安全起见,家中若有学龄前的幼童,不仅需做到不单独将孩子滞留在家中,更应进一步要求不可让孩子离开视线范

危险物品要收纳

学龄前的幼童对于危险缺乏自知以及自我保护的观念,又经常出于好奇或是模仿大人的行为,因而发生意外灾害,家长更须善尽保护与照顾的职责,任何可能发生意外的物品都应被妥善收纳,林月琴执行长提醒,举凡尖锐物品、引燃物品、热烫物品、药品、绳状物、直径3.17cm内的细小物品,都需在高度120公分以上儿童无法碰触到的高处。

大型家俱要固定

年幼的孩童最喜爱在家中四处探索,若活动范围内放置了不够稳固的家俱,随时可能导致孩童发生压砸夹伤。林月琴执行长建议,厚重的柜体须紧靠墙面放置,可稍加推动柜子确定其稳定性;电视柜放置面的侧面和前后方尺寸需大于电视深度15公分以上;加装门挡可避免孩童将自己误锁在房内,也能防止关门时被夹伤;堆放杂物的收纳柜、杂物间须加装安全锁;家中若有使用摺叠桌、掀床,应避免让孩子接近,不使用时尽快恢复原状;可从侧边开启的烘衣机、洗衣机需有防开装置,避免孩童不慎钻入导致窒息。

照顾责任要清楚

孩童若同时有一位以上的照顾者,反而容易因为疏于照顾而发生意外,林月琴执行长建议,主要照顾者应该随时确认孩子是否在其他照顾者的视线范围内;或是照顾者相互约定好照顾责任归属,例如妈妈做家事时,由其他家人暂时负起管教责任。

防护措施要做好

根据统计,坠落暂居儿童居家事故第一名,其中包含坠楼以及从高处坠落,家长应当严加防范幼童有攀高的机会。禁止于阳台、窗边堆放物品,阳台围栏须达110公分以上,窗户的开缝需在10公分以内,且有栏杆、铁窗加以保护,栏杆若为横向设计,可加装压克力板防止孩童攀爬,无法加装栏杆、铁窗的景观式大楼,可于屋内设置隐形铁窗。

为防止孩童跌伤,家俱若有坚硬边缘或凸角,应以软质材料包覆,或在地板上铺设防摔垫;行走空间应保持净空,玩具、电线不可四处散落,以免孩童绊倒发生意外。

室内应加装一氧化碳侦测器以及烟雾侦测器,以便在危险发生时尽快获知,争取更多的逃生时间;家中若有使用铁卷门或电动门,一定要加装侦测器,只要侦测物体就立即停止关闭,防止夹伤意外发生。

小小宝贝居家安全教育

虽然儿童事故伤害大多数都与儿童个人行为有关,但要控制儿童行为并非那么容易,林月琴执行长建议家长,居家安全八成来自于环境防护,剩余两成则可透过安全教育加强。要防范误食危险,平常可教导孩子需得到大人同意才可将物品放入口中;若想拿取放置于高处的物品,需请大人代劳。

此外,平时若有儿童意外新闻,可对孩子进行机会教育,利用实例告诉孩子攀高、玩火...等危险举动可能招致严重后果;或以安全的实验方式让孩子了解意外的严重性,例如将鸡蛋、水球自高处落下会造成破裂,身体坠落同样也会受伤;让孩子触摸冷与热的差异,使其了解接触烧烫物将可能造成皮肤烫伤。

居家意外灾害紧急救护原则

根据靖娟儿童安全基金会每年所做的儿童安全调查指出,儿童居家事故以47%跌倒坠落事故比例最高,其次是压砸夹刺伤,约占3成左右,烧烫伤、哽塞窒息、中毒也是造成儿童伤害的重大意外。

林月琴执行长提醒家长,除了事先了解各种伤害的紧急救护方法,为避免事故发生时过于慌张,可将救护方法张贴于明显易见之处。

坠落

当孩童发生坠落意外时,家长在第一时间内需观察身体有无明显外伤,再由听觉、视觉反应观察孩子意识是否清楚,事故发生后48小时内应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头痛、呕吐、昏睡、活动力锐减、意识异常等症状,若有以上状况,需尽快就医检查。

压砸夹刺割等外伤

当发生压砸意外时,首先应移除重物,再检查身体是否受到伤害;轻微的外伤可压住止血点后进行包扎;若有骨折疑虑,应该先让伤处保持固定,再紧急送医治疗。

烧烫伤

一般人朗朗上口的「冲、脱、泡、盖、送」是烧烫烧意外发生时务必遵守的救护原则,迅速将受伤部位以大量清水冲洗,将伤处浸泡于冷水中小心除去衣物,接着让伤处浸泡于冷水中减轻疼痛,之后使用干净的布条或纱布覆盖伤处,再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林月琴执行长提醒,五个顺序不可随意错置,以免加重伤害。

异物哽塞

当孩童不慎将异物吞入喉咙内发生哽塞时,可利用「哈姆利克急救法」紧急处理;如果仅是吞食异物,未有哽塞危险,可居家观察是否随粪便排出;若吞食物品有融蚀疑虑,仍需就医检查。

窒息

当孩童因口鼻遭受闷盖、异物哽塞或溺水发生窒息时,需在黄金八分钟内以「心肺复苏术」(CPR)紧急抢救。施作CPR的同时,应即时连络救护车,或快速将患者送往医院。

中毒

林月琴执行长提醒家长,只有食物中毒可利用催吐方式自行处理,其余皆需送医急救,送医时最好携带吞食物品的外包装协助医生诊断。林月琴执行长也建议家长,勿贪图浓缩清洁剂使用方便的特性,因为一旦孩童误服,在解毒治疗上相对需面临较大难度。

林月琴

现职:财团法人靖娟儿童安全文教基金会执行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