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对火星的称呼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7-11
岁星是中国古代对木星的称呼。在古代中国,五大行星与太阳、月亮一同被称为七曜。这五大行星分别是荧惑星(火星)、辰星(水星)、岁星(木星)、太白星(金星)和镇星(土星)。这些名称源于古代中国人民对星辰的崇拜,可追溯至周朝。到了两汉时期,这些名称被广泛使用。
1、金星因亮度强、呈银白色,古代称之为明星、大嚣、太白。金星是除太阳和月亮外天空中最亮的行星。《诗·小雅·大东》中提到,“东有启明,西有长庚。”古人将金星误认为两颗星星,黎明时见于东方的称为启明,黄昏时见于西方的称为长庚。
2、木星在中国古代被称作岁星,因其绕地球一周大约需要12年,与地支相呼应。西汉时期,《史记‧天官书》的作者司马迁通过实际观测发现岁星呈青色,与“五行”学说相联系,正式将其命名为“木星”。
3、水星古代称为辰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总是在太阳两边摆动,离开太阳最远不超过三十度。我国古代将一周天分为十二辰,每辰约三十度,因此水星被称为辰星。
4、火星古代称为荧惑,因其红光荧荧似火而得名。在古中国,因其“荧荧如火、亮度与位置变化甚大使人迷惑”,命名为“荧惑”,火星又名罚星、执法。
5、土星古代名为镇星,土星约二十八年绕天一周,每年进入二十八宿中的一宿,称为岁镇一宿,好像轮流坐着二十八宿一样,因此名为镇星。详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