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平媒体采访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04

在庐山美庐的阳光下,刘和平沉浸在创作的静谧中,他偏执地修改着《北平不战》。他如托尔斯泰、朱熹、莎士比亚般深思熟虑,又欣赏赵本山和小沈阳,理解易中天与当年明月,保持着与娱乐圈的微妙距离。他强调历史正剧创作者的严肃认真,认为汉字创作者需具备敬畏和感恩之心,如同焚香礼拜的仪式,让自己达到忘我状态。


在创作《大明王朝·1566》时,刘和平通过香案上的嘉靖与海瑞象征,进入角色,完全融入。他依赖口述而非文字,通过想象构建人物世界。他认为,历史剧的价值在于揭示心的真实,即使起初被质疑,观众最终接受的是他对人性和历史的理解,如海瑞的精神,超越体制的束缚。


面对历史剧的题材选择,刘和平选择聚焦明朝衰落时期的复杂人性,他认为这能揭示封建时代的真实和精神。他解释剧名《大明王朝·1566》的寓意,那一年是封建体制的转折点,也是海瑞精神的象征。他坚持创作,揭示海瑞的清廉与反腐败,即使面对失败,海瑞的精神依然具有无穷的力量。


在《大明王朝》的创作中,刘和平通过历史学家冯尔康的评价“厚道”,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困境,以及对海瑞反腐的深入剖析,他强调精神的力量超越制度,而海瑞的形象则成为永恒的精神象征。他承诺,即使《大明王朝》的上部尚未完成,他将继续写作,深入挖掘历史的真实和文化的深度。


刘和平的作品并非单纯的历史翻案,而是对历史背后的真实进行探索,他认为历史是当代史,每一代人都需要清醒的认知。他借助史学研究成果,如黄仁宇等专家的研究,为自己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深厚的基础。


扩展资料

刘和平,著名剧作家,小说作家,历史学者。祖籍湖南邵东,生于湖南衡阳。长期从事历史学研究,舞台剧、电视剧和小说创作,曾任南开大学中国思想政治史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北京大学产业与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副理事长。现任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专家学术委员会主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