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对于孔子是什么态度?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1-02

首先,让我们找出这两种观点的论据,看看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孔子第一次出现在《庄子·人间世》的“颜回请行”。颜回想去卫国国君手下做官,这个卫国国君是个暴君,书上说他“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就是说,因为他的一些不当而轻率的政策,造成了百姓规模性的死亡,死者的尸体填满了沼泽,像沼泽里的水草一样。颜回就是要到这样一个君主手下当官,而且希望通过自己的劝谏,改变这个君主的秉性。在这个故事里,孔子的形象是一个智者。 

第2个回答  2018-01-02

他交给颜回一个如何与这种刚愎自用的君主相处的方法:入则鸣,不入则止。无门无毒,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就是说,君主能听进去,你就劝谏,不愿意采纳就算了。不去结党,也不要随便给人出主意(毒,这里应该是药、治病的意思),专注你自己的事情,随时表现出不得已的样子。我们先不论《人间世》中的孔子是不是真实的孔子,单看这句话,我们就不得不为说出这句话的人佩服。再简单说一个“叶子高使齐”。叶子高要出使齐国,然而这场谈判他心里很没底,又恐惧君王的惩罚,焦虑的他找到孔子,问怎么办,结果孔子告诉他: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

第3个回答  2018-01-02

文学批评,如果能够批中要害,便是一种对于批评对象,所展开的思想延伸。所以,庄子批评孔子,是思想学说发展中的正常现象。林语堂阐论的没有错,只是他话说了一半,并没有对庄子的居心,去下一个定论。这个世界,人心本来就很难去下定论,加之文章本身在历史进程中多有删改增添之处,所以,林语堂先生保持了客观、中立的态度。南怀瑾阐论的也没有错,无非,给庄子的居心下了一个定论。南怀瑾先生本是信仰佛教之人,佛教讲求人心为善,以此观照大千世界。所以,他说庄子看似批评孔子,实则维护孔子,也是正常的。正如他所信仰的禅宗,正是在不破不立中发展起来的。(南北禅宗,同源而有别)另,闲语几句。建议题主,在读这两位国学大师的点评之作前,最好熟读《论语》、《道德经》、《庄子》,否则永远都是一头雾水。在王博《庄子哲学》这书中有答案,庄子只是假托孔子之口来阐发自己的观点,你要清楚:庄子是个大文学家大思想家,他的故事和他独有的想象力有直接关系。(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注意:是几千里)所以庄子的故事大部分都是编的,庄子也不想否认,所以称作“寓言”。我个人相信庄子是欣赏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救世态度的,但在庄子生活的战国时代,在那个野蛮的战争所充斥的时代,庄子不相信救世者,所以庄子走了和孔子不一样的路:对个体生命的关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