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文言文朗诵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5

1. 高中人教版(必修+选修)语文背诵篇目朗诵

第一册1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2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3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4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5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7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8“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9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10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11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第二册12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13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13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1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1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1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17 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18少无适欲韵,性本爱丘山。19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20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2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22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2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24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2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26浩浩乎如冯虚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27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馀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28寄蜉蝣於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29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30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3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32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於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第三册3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34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5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36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37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佩空归月夜魂。

38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39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4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4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42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4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44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於蓝而青於蓝;冰,水为之而寒於水。4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46故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7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48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9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都来自我50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第四册51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52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5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54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55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

2. 求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四所有文言文诗歌名句,考试要用

必修一:沁园春·长沙 ***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烛之武退秦师》距关勿纳诸侯,秦地可尽王也。——《鸿门宴》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长太息以掩泣,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屈心而抑志,忍尤而攘诟。——《离骚》必修二: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涉江采芙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羁鸟恋旧林,吃鱼思故渊。

——《归园田居》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兰亭集序》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兰亭集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兰亭集序》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赤壁赋》然力足以至焉,与人为可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游褒禅山记》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游褒禅山记》必修三: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几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蜀道难》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秋兴八首(其一)》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咏怀古迹(其三)》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琵琶行》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马嵬》民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寡人之于国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已。

——《劝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劝学》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过秦论》且夫。

3.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到五诗歌及文言文默写

诗文重点句子默写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 必修一 1、《沁园春·长沙》中,上阕直抒胸臆的句子: ;下阕中体现了壮志凌云的英雄气概的句子: 。

2、,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沁园春·长沙》)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4、木直中绳, , 。 5、故木受绳则直, , ,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6、吾尝终日而思矣, ;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7、, ,而致千里; , ,而绝江河。

8、,善假于物也。 9、积土成山, ; ,蛟龙生焉; , ,圣心备焉。

10、故不积跬步, ; , 。 11、,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12、锲而舍之, ;锲而不舍, 。(《荀子·劝学》) 13、师者,所以 。

14、人非生而知之者, ?惑而不从师, 。 15、吾师道也, ?是故无贵无贱, , , , 。

16、古之圣人, , ;今之众人, , 。 17、, , ,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8、位卑则足羞, 。 19、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

, ,如是而已。(《师说》) 20、,水波不兴。

21、举酒属客, , 。 22、少焉, ,徘徊于斗牛之间。

23、纵一苇之所如, 。 24、,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

25、桂棹兮兰桨, 。渺渺兮予怀, 。

26、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泣孤舟之嫠妇。 27、“ ,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28、, ,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29、驾一叶之扁舟, 。

寄蜉蝣于天地, 。 30、哀吾生之须臾, 。

挟飞仙以遨游, 。 2 31、,而未尝往也; ,而卒莫消长也。

3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 33、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 ,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赤壁赋》) 34、意有所及, 。 35、,而莫得其涯; ,而不知其所穷。

36、, ,四望如一。(《始得西山宴游记》) 必修二 1、《六国论》的中心论点是: , , , 。

2、《六国论》的两个分论点是:(1) , 。 (2) 。

, 。 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 , 。

4、古人云:“ , , , 。”此言得之。

5、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 , ,则胜负之数, , ,或未易量。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并力西向, 。

7、苟以天下之大, , 。(《六国论》) 8、大江东去, 、。

9、, ,卷起千堆雪。 10、羽扇纶巾, 、。

11、故国神游, , 。 12、人间如梦, 。

(《念奴娇·赤壁怀古》) 13、, ,雨打风吹去。 14、, ,人道寄奴曾住。

15、, ,赢得仓皇北顾。 16、凭谁问: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7、采莲南塘秋, ,低头弄莲子, 。

(《荷塘月色》------《西州曲》) 18、无故寻愁觅恨, 。 , 。

19、, 。 ,那管世人诽谤。

20、富贵不知乐业, 。 , 。

21、, 。 :莫效此儿形状!(《西江月》) 必修三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君亦无所害。

2、,不仁; ,不知; ,不武。(《烛之武退秦师》) 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

„„ ,况于将相乎! 4、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 , 。 吾所以为此者, 。

(《廉颇蔺相如列传》) 5、吾入关, ,藉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成语:秋毫无犯) 3 6、, 。

(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7、,未有封候之赏,而听细说„„(成语:劳苦功高) 8、大行不顾细谨, 。 , ,何辞为。

9、!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必修四 1、填然鼓之, , ,或百步而后止, 。 2、,谷不可胜食也; ,鱼鳖不可胜食也。

, 材木不可胜用也。 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

,无失其时, 。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

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 , 。”(《寡人之于国也》) 5、,不尽长江滚滚来。

,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6、浔阳江头夜送客, 。

主人下马客在船, 。 7、,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 。 8、,初为《霓裳》后《绿腰》。

9、大弦嘈嘈如急雨, 。 ,大珠小珠落玉盘。

10、间关鹰语花底滑, 。 11、,此时无声胜有声。

12、银瓶乍破水浆迸, 。 13、,唯见江心秋月白。

14、曲罢曾教善才服, 。 15、,秋月春风等闲度。

16、夜深忽梦少年事, 。 17、,相逢何必曾相识。

18、浔阳地僻无音乐, 。 19、,往往取酒还独倾。

20、座中泣下谁最多? 。(《琵琶行》) 21、小楼昨夜又东风, 。

22、问君能有几多愁? 。(《虞美人》) 23、明月不谙离别苦, 。

24、今宵酒醒何处? 、。(《雨霖铃》) 必修五 1、臣少多疾病, , ,至于成立。

2、 , ; ,形影相 吊。 3、 , 。

前守臣逵察臣孝廉,。

4. 高中语文古诗词朗读

清末阅读学家曾国藩在《谕纪泽》的家书中说“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朱自清亦在其《朗诵与诗》一文中指出:“语言不能离开声调,诗文是为了读而存在的”,“只有朗读才能玩索每一词、每一语、每一句的义蕴,同时吟味它们的节奏”。洪镇涛先生也说,朗读是语文的第一教学法。面对优美的韵文,教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有层次、过程合理的朗读呢?

1、“识得庐山真面目”——范读再现韵文的旋律。

无论是诗词还是抒情散文,自身都有一定的韵律,或整齐对仗,或参差错落,或一气贯通势如排山倒海,或似断还续声如山泉丁冬。诗文的旋律源自汉语的平仄、压韵、对仗及句式的变化,因此,准确的朗读是学习的第一步骤。而教师的范读或名家标准朗读录音能给学生以示范,解决识字断句的问题,尤其在古文的教学过程中,时代的隔阂、语言的变化让学生学习起来很费力,范读能有效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后,学生可以自由朗读,或齐读或单读以求知识的巩固。

2、“用我的声音触摸你的灵魂”——学生的个性化朗读

对同一首诗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感悟。因此,不同的读者在朗读过程中对同一句的语速、语气及重音的处理各有不同,如李白的《将进酒》一诗的前两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句流露出作者时光易逝的感伤、怀才不遇的悲愤,但有的学生读“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时高昂急促掷地有声,如挟天风海雨扑面而来,再现了诗人狂放的个性;有的学生读“君不见”时较从容亲切,为下文蓄势,“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气贯通,“天上来”达到语调最高处,“奔流到海”气势恢弘如排山倒海;“不复回”则如瀑布飞流直下,深惋悲叹。个性化的朗读体现了学生对诗人对作品的不同的理解和在理解基础上的个性化再创造。没有充满个性色彩的朗读,学生就不会产生和作者的共鸣,不会有自己独特的感悟,不可能养成独立的审美习惯。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配乐朗诵

诗最早是唱出来的,诗与音乐可谓情同手足。诗词歌赋以其优美的旋律陶冶着、感动着人们,以达到或兴或观或群或怨的目的。因此,在韵文的教学中,万不可忽视音乐的存在,忽视音乐之于韵文教学的功用。韵文的风格多种多样,异彩纷呈。有的豪迈奔放有的含蓄婉约;有的潇洒飘逸有的沉郁顿挫;有的轻快明丽有的慷慨悲歌。如能给这些美文配以风格相似的音乐,则如红花配之以绿叶,蓝天点缀以白云,相互彰显,互为衬托。精美的配乐朗诵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更有利于听者在音乐的渲染中更好的感知的作品意境,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接受语言美音乐美双重的熏陶。例如给《再别康桥》配以大提琴曲《天鹅》,《天鹅》舒缓优美的旋律对表现作者对康桥的无限眷恋起到强烈的烘托渲染作用,湖水之于天鹅恰如康桥之于作者,二者互为衬托,能引起听者强烈的共鸣。而古琴曲《阳关三叠》的旋律低沉忧伤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离别的伤感相辅相成,催人泪下。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组织配乐朗诵比赛,让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融入诗文的境界中,让文学音乐一起提升学生的思想审美境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