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刘秀的历史地位及评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7

刘秀,即汉光武帝,后汉(东汉)王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拨乱之主。

新莽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

公元25年,刘秀与绿林军公开决裂,于河北登基称帝,为表汉室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国号,史称“后汉”。

经过长达十数年之久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平灭了更始、赤眉和陇、蜀等诸多割据势力,使得自新莽末年以来纷争战乱长达二十余年的中国大地再次归于一统。

刘秀在位三十三年,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使后汉一朝成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司马光、梁启超语)的时代。

历史评价

《汉二祖优劣论》三国(魏)曹植   客有问余曰:“夫汉二帝高祖、光武,俱为受命拨乱之君,比时事之难易,论其人之优劣,孰者为先?”余应之曰:“昔汉之初兴,高祖因暴秦而起。

官由亭长,身自亡徒。

招集英雄,遂诛强楚。

光有天下,功齐汤武。

业流后嗣,诚帝王之元勋,人君之盛事也。

然而名不继德,行不纯道。

寡善人之美称,鲜君子之风采。

惑秦宫而不出,窘项座而不起。

计失乎郦生,忿过乎韩信。

太公是诰,于孝违矣。

败古今之大教,伤王道之实义。

身没之后,崩亡之际,果令凶妇肆鸩酷之心,嬖妾被人豕之刑。

亡赵幽囚,祸殃骨肉。

诸吕专权,社稷几移。

凡此诸事,岂非高祖寡计浅虑以致祸?然彼之雄才大略,倜傥之节,信当世至豪健壮杰士也。

又其枭将尽荩臣,皆古今之鲜有,历世之希睹。

彼能任其才而用之,听其言而察之。

故兼天下而有帝位,流巨勋而遗元功也。

不然斯不免当世之妄。

  夫世祖体乾灵之休德,禀贞和之纯精,通黄中之妙理,韬亚圣之懿才。

其为德也,聪达而多识,仁智而明恕,重慎而周密,乐施而爱人。

值阳九无妄之世,遭炎光厄会之运。

殷尔雷发,赫然神举。

用武略以攘暴,兴义兵以扫残。

神光前驱,威风先逝。

军未出于南京,莽已弊于西都。

夫当此时也,九州鼎沸,四海渊涌。

言帝者二三,称王者四五。

咸鸱视狼顾,虎超龙骧。

光武秉朱光之巨钺,震赫斯之隆怒,其荡涤凶秽,剿除丑类,若顺迅风而纵烈火,晒白日而扫朝云也。

尔乃庙胜而后动众,计定而后行师。

故攻无不陷之垒,战无奔北之卒。

是以群下欣欣,归心圣德。

…………量力则势微,论辅则力劣。

卒能握乾图之休徵,应五百之显期。

立不刊之遐迹,建不朽之元功。

金石播其休烈,诗书载其勋懿。

故曰光武其优也。

”——《太平御览》卷四百四十七/ 《艺文类聚》卷十二   《论光武》三国(蜀)诸葛亮   曹子建论光武:将则难比于韩、周,谋臣则不敌良、平。

时人谈者,亦以为然。

吾以此言诚欲美大光武之德,而有诬一代之俊异。

何哉?追观光武二十八将,下及马援之徒,忠贞智勇,无所不有,笃而论之,非减曩时。

所以张、陈特显于前者,乃自高帝动多疏阔,故良、平得广于忠信,彭、勃得横行于外。

语有“曲突徙薪为彼人,焦头烂额为上客”,此言虽小,有似二祖之时也。

光武神略计较,生于天心,故帷幄无他所思,六奇无他所出,于是以谋合议同,共成王业而已。

光武上将非减于韩、周,谋臣非劣于良、平,原其光武策虑深远,有杜渐曲突之明;高帝能疏,故陈、张、韩、周有焦烂之功耳。

——《金楼子》卷四《立言篇》(《金楼子》一书为南北朝时期的梁元帝萧绎所著。

)   王船山:光武之得天下,较高帝(指西汉高帝刘邦)而尤难矣!自三代(指夏、商、周三代)而下,唯光武允冠百王矣。

——《读通鉴论》卷六   《后汉书·张纯传》:(光武)实同创革,名为中兴。

  司马光:自三代(指夏、商、周三代)既亡,风化之美,未有若东汉之盛者也。

——《资治通鉴》卷第六十八   梁启超:东汉尚气节,崇廉耻,风俗称最美,为儒学最盛时代。

——出自梁启超《新民说》之《历代民德升降原因表》(见《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 1989年版)第6册《新民说》篇)。

  附:梁启超《新民说》之“历代民德升降表”与“历代民德升降原因表”(二图表出自《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版)第6册《新民说》部分之《论私德》篇):

班固:于时之乱,生民几亡,鬼神泯绝,壑无完柩,郛罔遗室,原野厌人之肉,川谷流人之血,秦、项之灾犹不克半,书契已来未之或纪也。

——《后汉书·班固传》   注:班固言,秦末大乱和楚汉相争的惨烈程度不及西汉末年乱世的一半,自有史籍记载以来,未尝有过如此的大乱(指西汉(新莽)末年之乱)。

  石勒: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

脱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大丈夫行事当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能如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欺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

——《晋书· 载记第五· 石勒下》   黄留珠(当代秦汉史学家):在中国的历代帝王中,汉光武帝刘秀是唯一一个同时拥有“中兴之君”与“定鼎帝王”(即开国皇帝之意)两项头衔的皇帝。

刘秀的“中兴”,是重建了一个新的王朝,只不过这个新的王朝仍然沿用了“汉”的称谓罢了。

——《刘秀传?序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