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常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2
1.请问儿童推拿的基本注意事项是什么
儿童推拿的基本注意事项是:第一,儿童 *** 要注意补指的是从 下到上,而泻则是从上到下;平缓的推 叫补,比较急促的推拿就是泻了;顺叫 做补,相应的,逆就是泻;另外关于补 与泻的对应还有的是,向里是补,向外 则是泻;轻柔的推拿叫做补,重重的推 拿则为泻;旋转的推拿是补,直行的推拿叫做泻。

第二,在推拿的时候要注意,小孩子 的皮肤比较的柔嫩,推的时候最好用一些 水或者其他的物品湿润一下,这样可以保 护小孩的肌肤,也不要太用力,这样也会 对孩子的肌肤造成伤害。第三,推拿的时候,如果推拿一个穴位没有起到较明显的作用,可以辅以推拿 其他的穴位。

最后,要注意针对小孩所说 的寸,指的是同身寸,将小孩子的中指弯曲,将中指中节侧面两头的横纹之间的距 离算作是一寸。
2.小儿推拿操作注意事项有哪些
1、传统小儿推拿主要用于6岁以下的儿童,年龄越小疗效越好。

7岁以上的儿童配合脏腑点穴位法或成人推拿手法进行治疗。 2、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光线柔和、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小儿要注意避风、忌食生冷。

3、调理师要保持双手清洁,指甲宜短,冬季推拿时双手宜暖。 4、小儿过饥过饱,均不利于小儿推拿疗效的发挥,在?小儿哭闹之时,要先安抚好小儿的情绪,再进行调理。

5、小儿皮肤娇嫩,可选用爽身粉等介质,以防推拿时皮肤破损。 6、在调理时要注意小儿的 *** 姿势,原则上以使小儿舒适为宜,并能消除其恐惧感,同时还要便于操作。

找专业小儿推拿师,上深圳傻大姐家政,培训上岗更正规。
3.生活小常识小儿推拿疗法具体怎么实施
小儿推拿的禁忌证:在小儿有骨折、脱臼、皮肤疮疡、创伤出血等情况时,不宜使用推拿。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医者应态度和蔼,细心耐心,取穴准确,手法熟练,操作认真;室内应空气流通,安静整洁,室温适宜,不可过凉过热,推拿后注意避风,以免复受外邪,加重病情;施术前洗手,修短指甲;在严寒季节,医者双手不可过凉,以免使患儿产生恐惧,造成操作时的困难;患儿的姿势,坐卧舒适自然,无论男女,首选左手各部穴位;操作手法,轻重适宜,用力均匀,对易引起患儿恐惧和哭闹的强 *** 性手法,应最后操作;为了防止擦伤皮肤和提高疗效,在推拿时必须事先在推拿部位上抹一些爽身粉或婴儿油或植物油,以起到滑润皮肤、增强手法的作用。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定位 穴位 定位 脾穴(脾经) 拇指桡侧,赤白肉际处,由指尖到指根 肝穴(肝经) 食指掌面,由指尖到指根 心穴(心经) 中指掌面,由指尖到指根 肺穴(肺经) 无名指掌面,由指尖到指根 肾穴(肾经) 小指掌面,由指尖到指根 胃穴(胃经) 自腕横纹至拇指根部,外侧缘赤白肉际处 大肠穴(大肠) 食指桡侧缘,赤白肉际处,由指尖到指根 小肠穴(小肠) 小指尺侧缘,赤白肉际处,由指尖到指根 利小便穴 自腕部沿手掌尺侧缘推向小指尖称为利小便穴 八卦穴 手掌面,掌心的周边。

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画一圆圈,八卦即在此圆圈上,分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对小天心者为坎,对中指者为离 运水入土穴 手掌面,自小指尖偏尺侧至大指根,沿手掌边呈一弧形曲线 运土入水穴 手掌面,自拇指桡侧端至小指根,沿手掌边呈一弧形曲线 板门穴 拇指下,掌面大鱼际肌之中点,以指点之有大如豆粒的筋头,重按有酸麻感,为扳门的部位 小天心 掌根,小大鱼际肌交接处凹陷中 四横纹(小横纹) 掌面,第2至5指根部横纹处 小横纹穴(掌小横纹) 掌面,小指根纹下小横纹处 阴阳穴 掌根,小天心穴两侧,靠拇指侧的为阳池,靠小指侧的为阴池 外劳宫穴 在手背、中指与无名指掌骨中间 二马穴(二人上马/上马) 手背无名指与小指掌骨小头之间的凹陷中 一窝风穴 手腕背侧,腕横纹中央之凹陷中 列缺穴(非针灸之列缺) 手腕两侧的凹陷内 阳池穴(膊阳池) 前臂一窝风穴上2寸凹陷中 天河水 前臂掌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六腑穴 前臂尺侧,自肘横纹头至腕横纹头成一直线 三关穴 前臂桡侧,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五指节穴 手背手指各关节处 威灵穴 在手背外劳宫旁,食中指掌骨之间 精宁穴 在手背外劳宫旁,无名指与小指掌骨之间 七节骨 从尾骨端到第四腰椎成一直线 涌泉穴 屈趾,足掌心前正中凹陷处 小儿推拿三字经派 小儿推拿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疗效显著,盛行于民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在明清时期,小儿推拿在理论、辩证施治、特定穴位、手法操作等方面,已形成独立体系,并成为小儿推拿专科。

齐鲁之邦,历代名医辈出。小儿推拿渐为盛行,历代推拿医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不同的学派。

青代光绪丁丑年(1877年),登洲宁海人徐谦光著《推拿三字经》,创立推拿三字经学派。 通治 *** 儿之疾,以成人为主。

李德修(1893一1972)自幼家境贫寒,17岁染疾,暴致耳聋。幸得《推拿三字经》,遂发奋苦读,精心钻研,深得其要。

1920年,在青岛设诊所,以推拿疗效,颇具声望。1955年在青岛中医院任负责人,专致小儿推拿,以推拿救治病婴无数,他为人淳朴,医德高尚,经验丰富,有求必应,勤勤恳恳,为患儿服务,誉满岛城。

李德修继承了徐谦光三字经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潜心研究小儿推拿,是小儿推拿三子经派的奠基人。德修老诊病注意望诊,患儿一进诊室,他举目一望,就能说出患儿的主要病情,每天使病家赞叹不已。

临证施术主要以左上肢以下穴位为主,取穴主张少而精,一般不超过3一5个穴,尤擅长独穴治病,医效显著。 更为可赞的是,他勇于开拓,热心传授,诲人不倦,培育新人,小儿科在60年代,出现了高徒满门、人才济济,团结奋进,医术迢迢的可喜局面。

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使小儿推拿的理论和技法不断完善,发展成为山东小儿推拿三大派之一。 1972年,李德修老师谢世后,儿科的医生继承了他的经验,代代相传,坚持开展了小儿推拿的应用和研究,扩大了治病范围,临床治疗70多种小儿病症。

不仅治疗常见病,而且对部分疑难病、急重病人,如惊风、脑炎后遗症、婴儿痉挛症、脑外伤后遗症、神经损伤性肢瘫、脑发育不全、脑梗阻、新生儿黄疸、先天性巨结肠、百日咳、多发性神经炎等,也有良好的疗效。根据临床部分资料统计:治疗发热总有效率为94%;治疗急惊风总有效率为96%;治疗外感咳嗽治愈率为81%;总有效率为99%;治疗小儿惊症的治愈率为97。

5%,总有率为100%;治疗小儿厌食的治愈率为95%,总有效率为99%,疗效优于药物。 三字经小儿推拿派的临床疗效高,手法简单易学,疗效可靠,重复性强,深受群众的欢迎,已享誉国内外。

这些年,来青岛中医院学习和进修的有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及新加坡的同行等,还举办过不同类型推拿学习班。 三字经。
4.小儿推拿有哪些特点呢
小儿推拿作为推拿疗法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推拿治疗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小儿肌体娇嫩,各个系统、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处于不浙生长发育之中,因此在生理、病理、疾病诊断及治疗方面均与成人有所不同,不能简单地把小儿视为成人的缩影,小儿推拿疗法同样如此。为适应小儿的特点,在手法操作、穴位选择等方面都有不同之处,不能完全照搬成人推拿方法,尤其是婴幼儿,这是其一。

另外小儿推拿疗效显著,应用广泛,易学易用,安全可靠,不但医生能掌握,就是小儿家长也容易学会。在操作中,只要耐心细致地按规程施术,一般不会发生不良反应和医疗事故,而且经常 *** 还可增强机体免疫能力,达到防病健身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小儿推拿也有一定的禁忌证,应严格掌握,必要时需配合中西药物治疗,这点必须注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