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三段式写作法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5-06-30
严格地说,不是三段式,是三部分。
开头和结尾,加上中间部分。
如,记叙文,一线串珠式,中间是并列式,笔者曾写过有关论文,这里引一段。
一线串珠式的运用
在某些文章中,所写的题材看起来似乎互不相干,但读起来却觉得自然连贯,浑然一体。这主要是作者在处理题材时,善于在众多题材中选取那最能体现其内在联系的事物,作为组织材料的线索的缘故,不然就会散不成篇。
巴金的散文《星》记叙了这样几个片断:在一本比利时短篇小说集里,我无意间见到这样的句子:“星星,美丽的星星,你们是滚在无边的空间中,这也一样,我了解你们……是,我了解你们……我是一个人……一个能感觉的人……一个痛苦的人……星星,美丽的星星……”我明白这个比利时某车站小雇员的哀诉的心情。好些人都这样地对蓝空的群星讲过话。他们都是人世间的不幸者。星星永远给他们以无上的安慰。在上海一个小小舞台上,我看见了屠格涅夫笔下的德国音乐家老伦蒙。他或者坐在钢琴前面,将最高贵的感情寄托在音乐中,呈献给一个人;或者立在蓝天底下,摇动他那白发飘飘的头,用赞叹的调子说着:“你这美丽的星星,你这纯洁的星星。”望着蓝空里眼瞳似地闪烁着的无数星子,他的眼睛润湿了。我了解这个老音乐家的眼泪。这应该是灌溉灵魂的春雨罢。在我的房间外面,有一段没有被屋瓦遮掩的蓝天。我抬起头可以望见嵌在天幕上的几颗明星。我常常出神地凝视着那些美丽的星星。它们像一个人的眼睛,带着深深的关心望着我,从不厌倦。这些眼睛每霎动,就像赐于我一次祝福。
在我的天空里星星是不会坠落的。想到这,我的眼睛也湿了。
这里写了三件事:比利时短篇小说中车站小雇员的哀诉,屠格涅夫笔下的德国音乐家老伦蒙的赞叹,“我”在房间里的思想活动。这三件事既无时间、地点上的联系,也无因果关系,但放在一篇文章中却丝毫不使人感到散漫、凌乱。这是因为这三件事虽然毫不相干,但它们都同“星”有关,同星星给人们的慰抚有关。“星”就像一条线把三件不相干的事联系了起来。如果没有“星”作为连接的线索,作者所要叙述的这些内容就地像断线的珍珠,散不成串。并不是随便什么事物可以作为叙述线索的,只有那些能够体现各种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文章主题思想的具体事物,才可以作为贯穿全篇的线索。比如上面这篇散文所叙述的三件事,虽然互不相关,但它们都表现了同一思想:在痛苦中企求安慰,在黑暗中看到希望。而“星”是很能体现这种内在联系和主旨的,因为在这三件事中,“星”都被赋予同一种象征意义,即都象征着痛苦中的安慰,黑暗中的希望。

议论文也可以这样。
中间或用并列式,或用递进式,或用对比式。
以近年高三作文经验,中间以对比式,正反举例,外加一个引用是最好的方式。
在网上都可以搜索到优秀作文,然后按上面的分析,就可以得出高考作文三段式写法。
下文不是高考文章,但能说明一个问题:只要看到有对比,文章中有引用,就等于是成功了一半。
《输得起的赢家》
“零和游戏”是博弈论里的一种形式,其基本规则是任意局面中只有两种情况:要么赢,要么输。这表示局中双方是始终对抗的,一方利益的增加必然意味另一方利益的削减。这是个火药味很浓的“丛林法则”。
今天这个时代里,对有限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竞争与战斗成为人们向往并习惯的生存状态。市面上充斥着的各种成功学宣示着一句响亮的誓言:我要做人生的赢家。可是,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也许不总是。“赢”的渴望固然让人充满向上的动力,但我担忧的是,激变求进的功利心态是否会让真正的理想远去,让和谐共生的环境退化,让坦然安静的生命喧闹不堪?
也许有时候,我们需要“输”的文化。
任何一个想“赢”的人都要能“输得起”。生命叫做“输得起”?不是“跌倒就再爬起来”就叫输得起,这顶多是在行为上积极反抗输的结果罢了。“输得起“是从内心里服输,有认输的勇气。坦白地承认自己不如别人,坦白承认自己的渺小与无力,是一件需要大智慧的事。俄罗斯撑杆跳项目的“女王”作为荣誉无数的“老将”,在奥运会上的失误频频,最终落败,但她面对观众与媒体的镜头,笑得那么从容,仿佛在不无遗憾的说:“好吧,也许是我老了。”文学大家巴金拿了一辈子的笔,晚年竟说自己称不上是“作家”。这不是矫情的自谦,而是在参悟文学义理之后的诚实的自评。会“输”的人明白天外有天,所以他们懂得敬畏;会“输”的人明白前进的必然,因而他们懂的欣赏。孔子是大圣人了吧,可他承认在很多方面不及弟子,并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放低了自己,才能更好地学习。美国总统卡特连选失败,够丢脸吧,可他真诚的祝贺了继任者,并在余生仍致力于社会公共事务,因为他知道竞选中不论输家赢家,都是为了国家的繁荣。可见,“输得起”的人更从容、大度、真诚、智慧,在他们看来,人生不是一个攻击的过程,而只是一个前进的过程。胜负并不是最重要的,收获、学习、自适才是重要的。
任何一个想赢的的社会,都要尊重“输”的价值。在一个社会里,价值观念应该是多元共存的,我们鼓励良性的竞争,也要宽容光荣的失败;我们崇拜强者,也要尊重弱者。只有这样的社会,才有利于创新,也才更有人情味。
输得起的,才是真赢家!
得分:23+24+10=57分
评语:该文观点辩证,有极强的说服力。文章以零和游戏理论开头,引出“输”和“赢”的话题,新颖有趣。主体段落着力论证“输”:什么是输得起,为什么要输得起,谁谁谁输得起,输得起会怎么样。论证充分,思路清晰,例证典型,逻辑严谨,故内容分为23分。
本文语言流畅,富有气势,书写也很工整,故表达24分。
本文标题即观点,作者很巧妙地将“输”和“赢”这一对反义词统一在标题之中,表明既要做赢家,做赢家是目的、是目标、是理想,输得起是态度、是精神、是胸襟。立意深刻,所以发展等级得10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