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的心理学课》:界限意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4
    当缺乏界限意识时,也许这会导致,你的内在并不愿意变卓越。如果你优秀了,你会背负着家庭使命:家庭的未来都靠你了,而你不能独自享受优秀,整个家庭会依赖你。

    刚刚说的界限意识,其实是地盘意识,你必须确立一块属于你的地盘、你的空间,才有可能走向最终的目标——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自己有界限意识,也要尊重别人的地盘,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是健康人际关系的基础。

第一招,不含敌意的坚决。

界限意识是要说“no”,如果你想影响我,我就要拒绝你。我研究生的时候,妈妈逼问我什么时候结婚。我发现,我很想躲着她,我越躲她越着急。终于我躲避不了,在一次回家,做了充分准备,跟妈妈长谈。我主动讲了我为什么不结婚,结婚就未必生孩子。

我是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的研究生,她是个老太太。到了第3、4天,她辩论不过我了。后来她就也不愿意强求了。到我今天43岁,没有结婚、生孩子,我的母亲也没有过多说什么了。

这就是不含敌意的坚决。很多人发现这招很管用,有人说这招不管用。为什么管用呢,因为我的妈妈讲道理。所以就好说话了。

如果第一招不行,那来第二招:从小事开始。

实际上,一切共生关系中,都存在着严重的剥削,就像殖民地和宗主国的关系一样。历史上,殖民地独立的话,会有流血冲突。但是,如果周围都是亲人,就不能用流血方式了。

树立界限意识要从小事开始,从吃喝拉撒睡开始,这事虽然很小,但传递了“我”很坚决的态度。

举个例子:有位母亲曾经有一次非要等孩子加班后回家吃饭,孩子告诉她不用等,结果当孩子晚上八点多回到家才发现家人都没吃饭,在等自己。这时他有一种强烈的被绑架的感觉,其实母亲潜意识是想用这种方式让孩子晚上早回家,而孩子直接和他们说:我今晚不吃晚饭了,以后再有这种情况我也不吃。以后母亲再也没有用这种行为“绑架”过孩子。

第三招,尊重事实,驳回情绪。

第一层,理清事实。第二层,表达情绪。

如果情绪是好的,可以接过来,情绪是垃圾的时候,必须驳回去。

我有一个好朋友,在企业中做老板秘书,有一天老板突然对他说:你爱谁谁呀,我一天挣的比你一年都多。我朋友愣了一下,同时,他说,老板你说的很对,我一辈子都挣不了你一年的钱,但是你很累,我不想这样。从此之后,老板对他刮目相看,他获得了特殊的位置。实际上,这个特殊位置,是这样换来的。

第四招,直击命门。

共生绞杀中,有一个根本,我把事情弄得那么复杂,其实就是,“你为什么不听我的呢,为什么不按照我的来”。

我们把事情说得很复杂,其实就是为了控制对方,让对方按照自己的来,说得再复杂,就是想让对方听你的。例如,一点小事,就上升到你爱我还是不爱我的高度。这其实是打着爱的名义要入侵对方。所以谈的不是爱,而是“你听我还是不听我的”。

爱,其实是幌子,是为了让对方无条件听你的,按照你的来。有人说:天哪,武老师,我感觉每个女孩有时都有这样的极端一面吧。其实,男朋友未必是百依百顺才是好的。

所以,当遇到界限不清、对方干涉你的时候,你可以跟对方说,你比我说得有道理,但是我的事情还是我的事情,还得我说了算。

刚才讲了四招,都行不通的话,还有第五招,让对方疼:当各种方法都不行时,就来这个。可能是心理疼,可能是身体疼。

如果对方一再地入侵你,你就让他疼。弗洛伊德说过:攻击性和恨是人类的本能,或者是真实的表达。如果你不能表达,就会生病。当别人进入你的世界,你就要告诉对方,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的。

有人觉得:我发出指令,别人就得按照我的来。如果你被这样的人侵犯了,你得告诉他,我会让你疼,我和你想象的不一样,我会让你付出代价。以此来树立自己的界限。人和人也是一样的,攻击和恨都是在树立界限。我爱你、你爱我,就是拉近链接。恨就是切断连接。这是第五招,可能比较狠,但也是一种方式。

实际上,只要你在某一点做到了,前面均可省略,这就是第六招,在地理上保持界限。

我的来访者中,很多人离婚,都是因为父母来到自己的小家庭,造成了侵犯。有个法官认为,90%的离婚都与父母有关。而设立地理界限是最简单的避免冲突的方式。

我们其实都享有自己说了算的家,自己说了算的人生。希望大家在地理上、心理上、身体上,有这样的感觉,我的人生我说了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