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星往事|一份迟到的作业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1
十几年后,和方星老师再联系的时候,他给我布置了一个作业,写一写印象中的方星老师。前几天马云去了千岛湖,朋友圈瞬间刷屏。在众多流传出来的视频里面,我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我小学六年级的语文老师——方星老师。

马云在千岛湖的第一站,去的是淳安县梓桐镇中心小学,而我的方星老师,目前正是梓桐镇中心小学的校长。

马云之所以会出现在那里,是因为梓桐镇小是“马云乡村寄宿制学校计划”全国首批五所试点学校之一。马老师关注教育这件事,可谓众所周知,前两天在国际校长联盟大会上,马老师更是为基础教育发声,表示国家要把教育资源向基础基层倾斜,要把资源放到幼儿园,放到小学和中学,不要过度放在大学。

马老师把他的优势资源带到了基层,但我的方星老师,他一直就在基层。

认识方星老师,已经是十六七年前的事了。那会我还在乡里上小学,条件非常简陋,教学资源短缺,对我们这些孩子来说,能碰到一位优秀的好老师,便是我们一生的幸事。

已经是21世纪了,我们乡却还没能通车,去城里也只能坐船。学校每年都会从城里来一批年轻的老师,那时的条件非常艰苦,相信没有几个年轻人愿意前来,但,无论是组织的安排还是别的原因,总之他们来了,方星老师也来了。

在方星老师正式成为我的语文老师之前,我们班的语文课真的是命途多舛,每次上课前,估计当时的同学都跟我一样,心里都会猜一猜,这节语文课又会是哪个老师来给我们上课,或者是不是又直接成了自习课,我们班的语文课实在杂乱至极,都要成为学校的教学事故了。

也正是在这危难之际,方星老师正式接手了我们的语文课。(如果没记错的话,方星老师刚来我们学校时担任的是三年级的班主任及语文老师。)

方星老师初次出现在我们课堂的时候,我就觉得他好帅,尤其是他那飘逸的刘海,阳光帅气,青春有活力。也确实,那会,他应该是二十五六岁吧,正年轻。

说句题外话,不知那会他从城里来到我们学校时的状态跟我前几年去到西藏支教时是不是一样一样的呢。

上了课以后,发现方星老师的字是写得真漂亮。因为自己也从小练书法,但之前多少都是自己瞎练,并没有经过系统的练习。

我们班有很多同学的字都写得非常好,大家也都崇拜方星老师,同时方星老师也像发现了宝一样,送我们钢笔和字帖,组织我们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练习书法,方星老师也因此成了我书法道路上的启蒙老师。

直到现在,方星老师送给我的那本书法字帖还放在我的书桌上,扉页上写着“方星藏书”。记得当时方星老师还特别嘱咐,千万不能弄丢了,那是他最宝贝的一本字帖,练完了要还给他。但我并没有归还,这些年一直带在身边,每每看着它,仿佛又回到那年的小教室,练着钢笔字,身边是最喜欢的方星老师。

后来一直到高中,有条件去参加各种书法比赛,也得过一些大奖,在获奖作品边上总会标注一行信息,指导老师是某某某,我就觉得很好笑。那会不知道啥原因,没让我进书法社团,却每次拿我的作品去县里或是市里得个奖,指导老师却写着他们的名字,真是奇了怪了,也没见你们指导我哪怕一次。

在这里我想告诉你们一声,我的书法指导老师:方星。

现在抖音上面有很多秀书法的,各式各样的都有,其中也有秀写空心字的,尤其是一笔就能写成四字成语的那种,简直厉害得不行。

小学那会,方星老师也是让我大开眼界。那次是我们班要举行古诗竞赛,方星老师直接在黑板上写了“古诗竞赛”四个空心字,因为我是全程看着他写的,当时简直佩服极了。就是到现在我也没练成这个绝招,还是得先用抹布蘸水先写,然后用粉笔描边,跟方星老师一比,就跟小孩子过家家一样。

既然提到古诗竞赛,就不得不讲一讲我们班的古诗学习风潮。这股风潮,当然也是方星老师带起来的。

我们小时候的语文课本上都会附带学习几首古诗,数量有限,起不到很好的学习积累效果。作为老祖宗传承下来的古典文学的精华,从小去背诵学习古诗,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也有利于去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

嗯,吹得有点过了,但事实也确实如此。如今流传下来的诗篇,历经了时代的沧桑巨变,每一篇诗文都有其独特的情怀,或爱国,或励志,或是人生哲理,都是是我们宝贵的精神食粮。

就是现实点说,多背诵点古诗,对于学习文言文也有很大的帮助,更别提将来的中高考了,就是在以后,你若是能出口成诗,那一定会让人刮目相看,若是积累够多,你也可以去中国诗词大会走一遭。

忘了是从哪个时间开始,方星老师要求我们开始背诵古诗文,并在最后会组织一次古诗竞赛,不仅考察背诵记忆,还需要有一定的理解。从此我们班人手一本唐诗三百首,除了上课睡觉之外,几乎任何时间都在拿着书背诵。

那会我们见面互相打招呼不再是:你吃了吗?而是:你背了吗?你背了多少首了?小孩子的胜负欲很强,尤其还是同班同学,总要争个高下。在学习上,有这股不服输的劲当然是好事。就这样,我们班的这股风潮越来越强盛。

数月后,我们的古诗竞赛如期举行,现场很激烈,尤其是抢答环节,那举手的速度,那拍桌子的力度,那一张张洋溢着青春活力的笑脸,我想,那会方星老师应该对我们班还是挺满意的吧。

很多事情,隔了十六年之久,能记住的不是太多。但对于那时的艰苦环境还是历历在目。不比现在,那会我们可谓是什么都没有,学校的基础设施也不全,小操场就连个篮球架都没有,只有两张乒乓球桌,也是我们为数不多的娱乐项目了。

方星老师的球技很高,尤其是那一手削球,神乎其技。在课外活动的时候,我们总是会拉上方星老师一起打乒乓球,想的就是能跟高手过过招,多学习一些技术。方星老师也乐意跟我们这一群小孩子玩,毕竟,虐我们也很有成就感啊,哈哈哈——

前段时间,看了刘同的《我在未来等你》,剧中的主角刘大志非常喜欢听音乐,但还用着老式的磁带,好朋友陈桐从香港带了当时最先进的CD机送给大志,这也成了大志最宝贝的礼物。

小学时候我连城里都没去过几次,更别提那些新鲜玩意。方星老师对我来说就是最潮最酷的了,感觉他就是什么都会什么都有。我第一次见到CD机也就是在方星老师那。

我们学校每年都有一周的勤工俭学时间,这一周时间,我们会全校出动去茶园采摘茶叶。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虽然会有点累,但也是快乐的一周,不用坐在教室里上课,可以在茶园里放飞自我,还能赚点零花钱,别提有多快乐。

方星老师每天也会和我们一起去茶园,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带着他的CD机,还带一个外接小音箱,在茶园山坡上放着周杰伦、阿杜的歌,我们大家也跟着一起唱起来,那场面不要太嗨。

方星老师还喜欢摄影,这时候肯定也会带着他那个大单反,镜头对着我们就是一阵猛拍。哦错了,那会方星老师可能还不能做到一阵猛拍,因为那会的单反还不是数码的,需要用胶卷,猛拍的代价还是太高了。

方星老师的摄影水平还是挺高的,毕竟经历过胶卷时代,每一张照片都要经过完美的构图,光影对焦后才能按下快门。据说当时给我和另外两个同学拍的一组照片,照相馆的老板都恳求挂在墙上用来宣传,不过被方星老师拒绝了。

在茶园里面,我们采着茶叶的同时,也喜欢嬉笑打闹,毕竟都是小孩子,玩还是我们的天性。方星老师也喜欢往我们人堆里凑,时而听听歌,时而拍拍照,然后露出他那二十多岁的慈祥的微笑。

那天方星老师突然问我们说有没有坚持每天去做一件事情,我们还开玩笑说,有啊,吃饭睡觉,哈哈。方星老师希望我们班的学生能每天去坚持做一件事情:写一句话日记。

这不像课后作业是强制性的,这件事全在于我们的自觉性。方星老师说他不会每天来监督我们,也不会来看我们每天写了什么,可以是任何你自己想要记录的东西。

看似每天坚持只写一句话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但对于还很贪玩的我们来说,并不容易做到。

方星老师也如他一开始所说的,真的没有来检查过,就连问都没有问起过。但在数月后的一次晚课上,已经忘记是什么原因惹火了方星老师,把我们骂了一顿后,突然就提到了每天一句话的事情上,问我们都有谁是每天还在坚持着,举个手给他看看。

我记得很清楚,当时全班只有我和另外一个同学举起了手,场面很尴尬,方星老师或许早就猜到了这个结果,只是让其他所有同学全部站起来,站着好好反思反思,他自己扭头出了教室,不再管我们,不知道是不是对当时的我们很失望。

多么简单的每天一句话,答应了老师会每天坚持,但真的在完全没有老师督促的情况下,我们是否是自律的,是否能坚持去做到。每天虽然只写一句话,但真要写的时候,我们还是会去思考要写什么,这就会引发对这一天的思考,锻炼的却是我们的思考总结能力,相信最后也能为我们的写作打下基础,真可谓一举多得。

现在想来,那会的我们真的辜负了方星老师的良苦用心。真的觉得方星老师做了他作为老师所能做的所有。但师傅领进门,修行真的就在于个人。方星老师也深知他不可能一辈子在后面督促我们,通过这件事情,也给我们上了一堂最深刻的课。

说句题外话,不知道现在每天都想发一段状态的毛病是不是就从那会养成的,哈哈哈。

方星老师的课从来都不只局限在小小的教室里面,课堂无处不在。记得有一次我帮常识老师收一笔费用,把钱都装在一个塑料杯子里,拿着杯子就去找常识老师,当时方星老师和常识老师一起正在操场上,看到我拿着的杯子,突然对着我就问道:这个杯子是用什么做的?我诧异地说塑料啊。他又问道:是利用了塑料的什么性质?我说可塑性和延展性啊。然后他就笑了,顺便还说了句不错。

好家伙,当时真的吓了我一跳,亏了常识课刚学完塑料的性质,还好没忘记,还好我反应快,还好没被方星老师震住,我滴个乖乖,当方星老师的学生,内心还得足够强大,不然早晚被吓死,哈哈哈。

很多朋友都知道我从小就有一个当老师的梦想,方星老师也是给了我足够的机会,当时语文课本上有很多非重点课文,方星老师总会直接把教科书往我这一扔,说声,这篇课文你去给大家上吧,然后小胡老师就诞生了。

十几年后,我真的就成了胡老师,虽然课堂在遥远的西藏日喀则。不知道我的学生对我的第一印象是怎么样的,有没有觉得我也很帅气,还是觉得我特别啰嗦,第一堂课就啰嗦了三节晚自习。

我不敢说我从方星老师那里有学到什么经验,但我也在努力地去做一个好老师。我也喜欢给学生们拍照,留住他们美好的瞬间。我也喜欢跟孩子们谈心,打开他们的心扉,关注他们的身心发展。我也喜欢组织学生们去阅读,去写作,去演讲,去往更全面的方向发展。

作为一名老师,可能上课本身没有问题,但是作为一名老师,尤其还是和孩子们结下深刻友情的老师朋友,我是失败的。因为我失约了,违背了自己亲口许下的多待一年的承诺,做了一名逃兵,没能陪着孩子们到初中毕业,也提前结束了自己的教师生涯。(只在西藏支教一年,没有再续约)

和方星老师一比,我差远了。这十几年里,我和方星老师的联系并不多,据说他后来又调回了城里,可是没几年后,又回到了最基层,后来再联系的时候,方星老师已经是宋村乡中心小学的校长,看到了小长平与病痛抗争,热爱写作的励志故事,也看到了方星老师如何一步步鼓励他帮助他成长的故事,我相信方星老师一定是小长平这一生中最喜爱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具体故事就不展开了)

再后来,直到现在,方星老师任职于梓桐镇中心小学校长。就如开篇所讲的,梓桐镇小如今已是“马云乡村寄宿制学校计划”全国首批五所试点学校之一。我相信能被马云公益基金会所选中,方星老师功不可没。

如今梓桐镇小的住校师生们都已经住上了新寝室,开始了新生活,家长们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孩子住得差,盖不暖了。

曾经有个学生说我是发光体,和方星老师比起来,我太过微弱。方星老师才是那个真正的发光体,无论身在哪里,哪个学校,总能为那里的孩子,那里的教育带去光明,带去希望。

很多时候,我都不敢说我是方星老师的学生,我怕给他丢脸。

但我一直为自己有幸成为方星老师的学生而感到骄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