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在路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6
8月4日,背起我的背包,拉着我的行囊,开始走在求知的路上……

16天,转三个场,这是我外出最长的一趟。在路上,眼睛看,耳朵听,大脑想,不同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强烈的思维碰撞,适合的拿来,可以借鉴的装起,不合适的就放一放。

在这归途的火车上,是要好好地梳理一下,我为什么而来,我要走向何方……

一、我是谁?我为谁而来?我为何而来?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还要先从认识自己做起。我不是教育家,我不是名师,我不是特别优秀的老师,我可能是一个好老师,我可以是一个爱学习的老师。

认识了自己,知道了自身的不足,我为谁而来,为何而来也就日渐清晰。我知道,远方的那一群人,用心在做一件善事。他们“选择善良,保持好奇,开放思维,勇于探索” ,他们相信“善良的老师改变世界”,善良是所有美好的底层建筑,善良的老师培养出善良的孩子,善良的孩子构成美好的未来。他说"爱满天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我是一名小学老师,我为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而来;我是一名父亲,也是一个丈夫,更是一个儿子,我为让自己的家庭更和谐、幸福而来;我还是我自己,我也为成为更好的自己而来!

二、道与术,我作何选择?

老子说,“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

庄子说,“以道驭术,术必成。离道之术,术必衰。”

《孙子兵法》说,“道为术之灵,术为道之体;以道统术,以术得道。”

古人说,“上人用道,中人用术,下人用力。”

韩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做人最高境界是知行合一、道术兼修、内圣外王。

做人的境界是道,做人的技巧是术;道是讲人为什么而活着,术是人为了活着而采取的办法。以道为原则,以术为方法,内外兼修、内明与外功并举。

以前求学,更多为求术而来,常常想取一真经而用之。但事与愿违,拿来主义往往四处碰壁!这次上海之行,金陵历练,听到最多的是传道、悟道!胡总说,我的术有千万条,但你拿回去不见得能用,只有你通过一两个事例,悟出了其中的道理,那才真正是你自己的。在南京行知基地,杨校长也反复强调:我不会告诉你行知教育怎样做,但我会告诉你哪些不能做。做教育,做行知教育,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可以从自我做起,从家庭做起,从班级做起,最后才是一个学校,一个地区。

明了这些,虽然道还悟得不深,但大道至简的理念却已深入吾心!“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这次学习中多位导师的课程,其实也给了我可以借鉴的术,但这些术还得要与实际相结合,加以改进和修正,才能为我所用。

这些,应是这半个月来取回的真经!

三、在路上

在归途的车上,下起了小雨,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昨晚几位伙伴秉烛夜谈的场景历历在目,每一位在路上的行者,都有很多感人的故事。优秀的瑞兰老师,先后荣获马云乡村教师奖和南怀瑾乡村教师奖,听她讲述自己成长的经历,才知道信念力量的强大。她原是一名普通的农村代课老师,但她奋发图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只要在路上,付出百倍的努力,一切皆有可能!她举了一个追星的例子:进修本科期间,某天有位明星在学校附近开演唱会,全校的同学都去看了,只有她一个还在教室学习,恰好被老师看到了,这件事激励了很多人!蒲佩老师,一个爱说爱笑的女孩,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义务给全乡老师整理备课资料、教学资料,一干就是好几年,虽然经常加班到深夜,很累,但干自己喜欢的事,她痛并快乐着!老乡艳艳,坐在高铁上,还在认真地品味着《第56号教室的奇迹》,旅途远,心亦安!还有几个科学课老师,跟着全国顶尖的科学课专家老师,快速成长,参加志愿者活动,奉献爱心,收获希望。身边的这些普通的乡村老师,给人以更多的温暖,相聚在一起,抱团成长。

走在路上,身边的这些温暖,给我前行的力量。但重担还要自己挑,路还要自己走,困难还要一个个去克服。要发挥自己这一根小火柴的作用,点燃一团火,温暖一个家庭、一个班级、一所学校……时时刻刻为师生着想,给师生创造最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静下心来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阅读、科学以及其他的社会实践活动,融入陶行知的理念,实实在在做一点实事。还要少说,多做,每天进步一点点。

唯有如此,才能更精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