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神鹰为标志的萨满教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2
以神鹰为标志的萨满教

中国史籍中有关萨满教的明确记载,是从金代女真人开始的。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记载道:“珊蛮(即萨满)者,女真语巫妪也,以其变通如神。”相信灵魂不灭,相信人世之外还有神灵世界的存在,是萨满教最基本的思想。既然如此,人与神这两个世界之间就要设法沟通,设法交流,而能承担这一使命的人,就是萨满。

《多桑蒙古史》说:“萨满者,其幼稚宗教之教师也。兼幻人、解梦人、卜人、星者、医师于一身。击鼓诵咒,逐渐激昂以至迷惘,以为神灵之附身也。继之舞跃暝眩,妄言吉凶。”萨满没有组织形式,没有庙宇建筑,没有神佛塑像,没有统一的经卷,没有繁文复杂的仪礼。经文咒语祝辞赞语也是口传心授,灵活多变。萨满活动时,只有翁衮所依托的灵堂,这灵堂就是石头堆砌而成的“敖包”。

最初,这种原始的崇拜由简单而纯朴的个人行为,慢慢变为具有丰富供品和复杂仪式的群体祭祀活动,而且后来逐步发展为由专职人员来主持这项活动,这些活动被称之为原始宗教信仰。

传说

天地刚开的时候,人间没有病和死的灾难,人们生活得幸福快乐。这一景象遭到了在地狱受罪的恶鬼的妒嫉,恶鬼偷偷地向人间洒下病和死,于是,病和死的灾难降临到人间,人间便有了痛苦。这一情况反映到天上的众神,众神就从天上派鹰到人间帮助解决苦难。但是,地上的人们既听不懂从天而降的鹰的话,也无法弄清它来到人间到底要干什么?不得已,鹰便只好返回天上。众神问明情况后,便对鹰说:到人间后向最先遇到的人传授萨满的本领就行了。这样,鹰再次来到人间,一眼就看到一棵树下睡着一个女人,鹰便和这个女人相交,使她怀孕。此时,这女人正处在暂时和丈夫分别的时期,待她重新回到丈夫那里,到足月时生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就是人间最早的萨满。后来,既有男萨满,也有女萨满。

萨满教是蒙古草原的原始宗教。在蒙古人的心目中存在着偶像崇拜,蒙古人认为太阳、月亮、火、水、土、山川、河流等都有神灵。神灵的偶像称之为“翁衮”,用毡制成,予以供奉。蒙古人认为四方都有神灵,神无处不在。最高神灵称之为“蒙哥腾格里”(长生天),蒙古人尊它为额赤格·腾格里(天父),“无一事不归之于天,自鞑主至其民无不然”。它是一切可见和不可见事物的创造者,能够赐予人真善美和假恶丑之说。腾格里和人之间的通话者为巫,男巫称“孛额”,女巫称“依都干”。这就为草原上英雄人物出现找到了根据,比如,成吉思汗成功的根源是受命于天而降生的孛儿帖赤那,其始祖孛端察儿是感光而生的“天子”。其逻辑是成吉思汗的一言一行都是代天发令,代天行使职责。那蒙古百姓对蒙哥腾格里的崇拜,就具体表现为对成吉思汗的无限忠诚上。由此,在蒙古社会中,思想和行动忠实于成吉思汗就成为人们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因为这是天的旨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宗教信仰,从他一出生就带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这是他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要理由。

由于早期人类的认识局限,就把不能认识的事物和现象神秘化,巫就是神秘化思维的产物。萨满就是带着与自然挑战的勇武姿态出现的。祭祀、占卦、驱鬼、治病是各族萨满教神职人员所从事的基本活动,均以崇敬和安慰灵魂为最终目的。

既然能够通天,从衣着上就要表现出萨满的不同寻常。作为神之化身、神之使者的萨满在被神灵附体之后,凶猛异常,能飞檐走壁,几个膀大腰圆的小伙子都抓不住他。所以,神衣必须是紧身的。神衣的袖子细窄,只能伸进胳膊。内衣单褂等上身衣服紧贴身体,两条腿也绑得紧紧的。

神镜和神衣帽上的一切发光体、闪烁物象征着日月星辰的神光,代表着光明。神镜明亮发光,能照映万物,极有神力和威严。人们还认为神镜本身就是神灵,可自行其事,通达四面八方。因此,萨满要与天神沟通,就必须依赖神镜的力量。装饰在萨满神帽、神衣上的这些神镜不仅可以照亮萨满上天入地的征途,而且还是驱邪的武器,安全的卫士,它们可以帮助萨满打败恶魔,使萨满能够顺利地到达光明的神界。

身穿“额日恩”,也叫铃铛服,是萨满作法时穿的一种袍服。它是用从多家讨来的碎布,经拼接拴挂而制成。科尔沁部萨满穿一种上面缀有3寸宽、过膝长的穗子的铃铛服。喀尔喀部萨满则穿一种在其服装的后面系着与西天、东天及冥王相关的彩穗的铃铛服。还要在其服装上顺着腰带用皮条固定9个青铜镜子,中间的一个镜子稍大一些,镜子上还有十二生肖及狮、虎等图像。这种挂有很多不同来源地、不同颜色布条的后开襟式长袍,预示着集四面八方之神的法力;后背和胸前钉制的铜镜,代表着日月星光,上面刻划的四大猛禽等图案,象征能在宇宙间自由飞翔,承担着沟通上天与人类信使的重责,更显示了萨满刀枪不入、威猛无比的神性;长袍上不同部位佩挂的铜铃,则是智慧的化身,它将给凡俗之人以提示和警醒。

为了表明诚信和做法能够除病驱邪保平安,有些信徒有时候也穿“老虎衬衫”的长袍,参加萨满祈祷跳神活动。脚蹬制作工艺精美,靴筒上缝制各种盘纹图案,用厚皮或耐磨粗布制作的萨满靴子,一方面保证了萨满们在剧烈的跳神时不开线,另一方面使其在上通天堂,下入地狱时灵魂穿着“走路”时轻便舒适。

萨满神衣披肩的双肩上各有一只鸟形的装饰物,据说这是布谷鸟。披肩的前胸两侧还装饰着360个闪亮的贝壳,后背部分则绣有各类灵兽灵禽的彩色图案。古代的萨满有把各类灵兽灵禽的骨头钻孔串成骨袍的做法,披肩上的装饰物和图案可以说就是这种骨袍的象征物。萨满通过这样的披肩从而获得灵兽灵禽上天入地、爬山涉水的神异能力,战胜各种恶魔。因此,可以说这些灵兽灵禽是萨满的辅助神。披肩上的灵兽灵禽越多,萨满就越有神力。在此还必须指出一点,即披肩上的布谷鸟还起着一种经常向萨满通报旅途和目的地各种情报的重要作用。萨满通过布谷鸟获得各种信息,使自己处于百战百胜的境地。

萨满神衣两侧的铜环上吊着齐脚长的细皮条,两侧各九条,这就是护身带。右侧的铜环上还挂有野猪獠牙和三件铜哨,左侧的铜环上则挂有野猪獠牙和海螺号角。野猪獠牙象征勇猛,铜哨和海螺号角是萨满请神驱魔的法器。

萨满跳神时头戴标有猛禽图腾符号的神帽。 神帽在东、西和漠北又有不同的形制。东部区的神帽以科尔沁为代表。即在圆形瓜皮帽的外部用一指宽的薄铜条编织而成,神帽的前面镶有崇拜物的偶像,下面缀着青色丝穗子。帽上竖着约有拇指粗、一拃长的3股青铜钗子,在其顶上配置青铜鹰,鹰腿上系几个小铃铛,后垂丈余长的五色绸布条。西部的神帽简便小巧,顶部是松软的。漠北的神帽以喀尔喀为代表,其特点是顶饰较高,在冠顶上面束着一簇鹰翎,所以显得高大华丽。有些地方也有皮质垂铁片叶子的神帽。

 萨满除了特殊的衣着,还得有自己的法器,这就是神鼓。神鼓为圆形单面鼓,用山羊皮或狍子皮蒙面,并缀有铜钱。鼓把设在鼓背的中间。鼓槌称之为“Gisong”(吉送)。“Gisong”一词有:舌头、语言、鼓槌等含义。鼓槌形如舌头因而得名。鼓槌用狍蹄的皮制成。用这样的鼓槌击鼓,声音洪亮,似雷声激荡。神鼓的鼓缘一般用榆树制成。如果能使用被闪电劈过的树木则更好,因为古代萨满的鼓缘都是这样的。鼓缘和鼓把的铜圈用四根皮条连接,形成十字梁。萨满把这十字梁称之为“道路”,把十字梁中央的孔称之为“宇宙的中心”。萨满认为神鼓本身象征着宇宙,神鼓边缘的九个结表示萨满旅行时所要停留的九个世界。

神鼓在萨满的做法中起着助威、号令、催促的重要作用。只要神鼓一响,鼓声不仅能惊动神灵精怪,驱除妖魔鬼怪,而且还能敲开阴曹地府的大门,召回魂魄使人起死回生。与此同时,天地之间的正气就会凝聚到萨满身上,萨满就会神灵附身,不但变得威力无穷,而且神鼓本身会根据萨满的需要随意变化。萨满要上天,神鼓就能变成飞翔的大鸟;萨满要在陆地上行走,神鼓就能变成奔驰的骏马;萨满要渡江,神鼓就能变成浮荡的轻舟。所以,萨满敲击神鼓的神态宛如在天空翱翔飞舞。

 作为一种古老的宗教信仰,由于其没有佛教那样严格的规制,加上其主要依靠神灵附体作法,和其相伴的杀生祭祀及活人陪葬等,在背离人性的同时,离进步的现实社会越来越远,而佛教虽讲神灵,但更注重个人修为的本体性,以及所倡导的善念等宗教观,更符合人性,所以,当藏传佛教进入蒙古地区时,萨满教的寿终正寝就成为历史的必然。(裴聚斌)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