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如道场,我们每个人都是修行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0
文/董志广

关于修行,有一首宋词写的很好,与君共赏。

《永遇乐·个个修行》

个个修行,人人咽纳,谁悟真道。

曲径多岐,旁门小法,误了人多少。

容成岂是,神仙究竟,采药谩多炉灶。

忽一朝,脱却桶底,性根坏倒。

争如内观,无为清净,学取本来庄老。

匹配阴阳,抽添铅汞,八卦为端表。

人生如梦,流年似箭,回首也须闻早。

贪迷恋,春花秋月,何时是了。

生活如道场,我们每个人都是修行者。

在沈丘教学的日子里,我遇见的每一个孩子,遇到的每一位家长,经历的每一件事,度过的每一天,都是生活对我的考验。

我教过很多聪明的孩子,也听过很多厉害的老师的课。我发现那些聪明的孩子和厉害的老师,都会合理安排时间,懂得步步耕耘,时时回望,慢慢修行。

生活就是一场修行,给你苦难,让你变得坚强。你的修行,其实,就藏在你的言行举止里。

修行是完善自己,宽容别人。对任何事不斤斤计较,有些时候,生活还真要得过且过。对于孩子犯错,发火也要注意方式。

人生在世,谁还不犯个错误?有时候选择包容,比仇恨更让人快乐!

人生,因为有残缺,所以修行。你看天上的云,也是一块儿一块儿的,互相牵着手,才会在天空跳舞。你看晚上的月亮,有时候也不一定都是圆月。

正视自己的优缺点,取长补短,自信微笑。我看余秀华的书,脑子里的那根弦,猛地一紧,原来世间,还有如此苍白无力的文字。

任何人爱任何人,都不会像我爱你这般沉默。

爱情是一场修行。在这一场修行中,究竟是谁会修成正果呢?我不知道,我也不想去追问。我相信,到最后,无论是谁,我们都会成长,变成一个饱经沧桑的大人。

我想,这世间,不管是谁遇到了情,谁都会难过。

自古情关难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我很庆幸,我可以放下一切,从情关中躲过一劫,或许上辈子,我欠了你,而你欠了他,为了回报,我爱上了你,而你却爱上了他。

我只能把对于你的爱,深深地埋藏在心里。

我觉得无论我写多少文字,都写不出我对你的情感。不知道你是否和我一样,对于情,困惑而又茫然。最后,期盼谁的修行深,谁就能修成正果。

活着,也是一场修行。当我懂得了爱,懂得了慈悲,我就可以食人间烟火,赏世间百态,享岁月静好。

看一本书的时候,原来自己也可以躲进书里的文字里,想象成主人公,在文字里来去自如。坚持了那么久,才发现自己活着有多美好。

没人理解的时候,想想活着的意义。

人生如棋,落子无悔。如果人生真的是一盘棋的话,我愿做一枚卒子。

平时按兵不动,一旦出动,我就可以行使横冲直撞的手腕,令敌人胆寒。棋盘上,局势错综复杂,稍不留意就会消失。

人生,当如小卒子,一门心思往前冲就是。不出兵,就修行。暗暗等待时机,以求改变战局。低调行事,高调出手。

生活中,往往最简单的,才算是返璞归真的。

做饭是修行,把各式各样的食物做成美味的饭菜。敬畏每一顿饭,要对生命尊敬,所以要用心去做饭。不会做饭的人,不算是一个好的修行者。

吃饭也是一种修行 !把做好的饭菜,嚼在嘴里,觉享心里! 品味米香、感味舌尖,才是美食。若食不知味,相信夜也难寐,凝神静气专注于饭菜,是种修行更是养生!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扫地也是修行,把家里收拾的一尘不染,自己心里舒服,客人来家也会欣喜。

心,也要坚持打扫,善良的心,能给自己带来福报。每天晚上睡觉前,想想一天内,有没有出错的时候,时间久了,内心就比较干净。

唯有此心清,此身才可轻。

世事无常,生命往复轮回,修心,修性,修思想,大智慧也。

大多文化古老且晦涩难懂,年轻人易止步于浩瀚文学之海前,不得轻易悟之,但还是当努力修行,正因为年轻,才更有拼搏之力。

每每给学生讲语文课,遇到难题,学生懒得动脑。我就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让学生仔细去“悟”语文,只有他们自己悟出来的东西,才会比我啰哩啰嗦实用的多。

此生说长也短,修行不可断。路还很长,慢慢来,切勿急躁。

破碎的人选择独处修行,强大的人选择群居修行。

身居闹市,久居繁华,坚守一颗本心,独自修行。有时候,我们想脱离红尘,愿意出世,云游四海,做个和尚去。但面对芸芸众生,又不得不入世。

我们每个人都在出世和入世之间,难以抉择。越长大就越沉默。因为我们那颗破碎的心,已经碎成了渣。再也提不起兴趣,去过问红尘俗世。

人生无常,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所有人与人,人与物之间都应该积极的彼此珍惜相识的时间。

闲暇时,喂喂狗,喂喂猫,养养花……我们一定要在繁忙的工作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修行方式。

我们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我们人生当中,最年轻的一天。时间有限,大多数不足百年,所有的阴暗,消极,只不过是为了更加阳光,积极而设置的考验。

在人生的这一场修行中,我多希望有人带带我,而不是我一个人彷徨摸索。有时候真的想绝离尘世,安安心心修行,了悟成佛。却总是被心魔打败,修行路上,总是充满着各种诱惑,一旦分心,修行全无。

修行就是为了让自己能转念,不至于整天累的要死要活,并且胡思乱想。修行,修的是素养,是文化。

把不好的念想转换成好的念想,就不会因为跌落谷底而长时间的堕落。我觉得花一些时间,多吸收学习的知识,反而赚取了更多的精彩人生。

关于修行,我听过最美好的一句话就是:别人待我如何,是我的因果。我待别人几许,是我的修行。

修行,我觉得修的还是心。一个人的内心安静了,他就可以看淡世间繁华,看透人生哲理,内心也不会孤独,更不会纠结于当下的日子。

修行方式很多种,写字认真点儿,我觉得也是修行。当然,你能够把文字组合到一起,堆砌成一篇好文章,这也是令人佩服和尊敬的。好文章可以滋润一个人的灵魂。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认识自己的缺点,正视自己的烦恼。

河边有一块菜地,我叫不出名字,种植的很有顺序。一垄一垄,很是好看。也就只有农村,才能见到这么好的一片菜地。

生活中,修行方式有很多。比如做饭,刷锅,喂狗,种菜……当你把各项工作都做到极致,说明你是一个修行之人。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下午我去大堤上走走,看见河边垂钓的人,悠闲自得,无人打扰。远远望去,好像一幅画,只不过是,眼前画的意境,稍有欠缺,大量的留白,给人的感觉就是缺乏美感。

修行的人,虽不是苦行僧,但要有苦行僧的心志。你若留心, 你每天都可能遇到魔鬼或天使,然而,他们都是你的老师,是上天为了你修行而安排给你的。

书上说,人生境界,修人乃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修生乃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生死。

我突然想到,之前看过的一首唐诗《嗅梅》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这是一首用寻春咏梅来比喻悟到本来面目的绝佳禅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前两句描绘诗人尽日寻春,踏破芒鞋,入岭穿云,但却一直找不到春天的踪迹。

多少禅修之人为了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不辞辛苦,苦苦寻觅而不可得,春天到底在哪里?诗人寻春不得,兴尽而归,哪知道笑拈梅花而嗅,才发现春在枝头,已经昂然十分了,春天竟在自家的门庭内!

诸佛所证悟的真如法身,原来人人都有,不假外求,本自无缺,可是,又有多少人领会得呢?

生活里,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每个人又都是这本书的作者和读者。我们只写了开头,中间部分,还不知道怎么下笔。你内心的世界,便是你眼中所看到的世界,也是这本书里的世界。慢慢来,好好写。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金刚经的最后一句,世尊讲的太了不起了,彻底的看破身心不实在,彻底放下。一切真的是如梦幻泡影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