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3)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7
李尔王剧情 年事已高的李尔王打算退位,将自己的国度交由三位女儿来统治,并称自己将会把最大部分领地赏赐给最爱他的人。高纳里尔、里根纷纷献媚,称自己爱他胜于世上的一切。寇蒂莉亚不愿阿谀奉承,认为她的爱不可以用言辞表达,结果激怒了国王。李尔王在盛怒中取消了寇蒂莉亚的继承权,将国度分割给了高纳里尔和里根。肯特认为此举不公,表示反对。李尔大怒,将其流放。李尔召见了勃艮第公爵和法兰西国王,两人都向寇蒂莉亚求婚。当得知寇蒂莉亚被剥夺了继承权,勃艮第公爵撤销了婚约,法兰西国王则因对她真心的爱将其迎娶。李尔宣布自己将会在高纳里尔、里根两家轮流居住,并为自己预留了一百名骑士作为随从。高纳里尔、里根私下对话,揭示了她俩的虚伪,称李尔不过是个老朽而已。爱德蒙痛恨自己的私生子名分,设计陷害长兄爱德伽。他向父亲葛罗斯特伯爵寄去假信,称爱德伽想私吞财产。肯特乔装打扮成凯厄斯,李尔重新将其雇佣为仆。李尔发现高纳里尔掌了权,对自己十分轻蔑。她命令父王端正行为,并削减了他的随从人数。李尔一气之下离开,去找里根。弄人嘲讽李尔的不幸。爱德蒙假装被爱德伽攻击,葛罗斯特被骗,驱逐了爱德伽。肯特奉命前往里根家,在葛罗斯特伯爵见到了奥斯华德,与他争执,被里根和丈夫康华尔公爵上了木狗。当李尔到来时,他为自己的仆人而鸣不平,但里根充耳不闻。李尔十分愤怒,但无能为力。高纳里尔出现,和里根联手对付父王。李尔爆发,大声地用独白斥责不孝之女,弄人在一旁也言辞讥讽。肯特出现,试图保护他。葛罗斯特对李尔的遭遇表示抗议。在暴风雨后,李尔在石南林中徘徊,碰上了乔装为疯子汤姆·白德兰的爱德伽。爱德伽喋喋不休,李尔诅咒女儿,肯特带着他俩到了安息之处。 爱德蒙将葛罗斯特出卖给了康华尔、高纳里尔和里根。他递交了一份父亲写给法兰西国王的求助信;此时,法军正好登陆。当爱德蒙和高纳里尔离开、前去警告奥本尼公爵有关入侵的事情,康华尔公爵将葛罗斯特双眼挖了出来。此时,一位仆人见状忍无可忍、下手击杀了康华尔。里根杀死了仆人,告诉葛罗斯特是爱德蒙背叛了他;随后,她也将他放逐石楠林。乔装打扮的爱德伽遇到了失去双眼的父亲。葛罗斯特没有认出他来,祈求“汤姆”带他到多佛尔,以便跳崖自尽。高纳里尔发现爱德蒙十分诱人,认为自己诚实的丈夫奥本尼是个懦夫。奥本尼因目睹女儿们的不孝与残忍而觉悟,斥责高纳里尔。高纳里尔把爱德蒙送到里根那里,得知康华尔已死,就害怕里根夺走爱德蒙,便让奥斯华德送信给他。肯特将李尔带到了寇蒂莉亚指挥的法军部队那里。但李尔已经疯癫,因自己先前的愚蠢而十分羞愧。在里根的怂恿下,奥本尼与她联手对抗法军。高纳里尔对里根的怀疑得到了确认,里根告诉奥斯华德自己才是配得上爱德蒙的人。爱德伽假装把父亲领到悬崖,突然改变声调告诉他自杀未遂。李尔出现,已经完全疯癫,斥责世界败坏后离开。 奥斯华德出现,搜寻爱德蒙。在里根的命令下,他试图刺杀葛罗斯特,但被爱德伽反击成功。在奥斯华德的口袋里,爱德伽发现高纳里尔的信件,揭露了她怂恿爱德蒙杀死自己的丈夫,以方便二人的图谋。肯特和寇蒂莉亚照顾李尔,李尔逐渐恢复正常。里根、高纳里尔、奥本尼和爱德蒙对抗法军。奥本尼坚持击退入侵者,但保护李尔和寇蒂莉亚。高纳里尔和里根两人为了争爱德蒙互相吃醋。爱德蒙脚踩两只船,思索后设计谋害奥本尼、李尔和寇蒂莉亚。爱德伽将高纳里尔的信交给了奥本尼。英法两军相遇,英军获胜,李尔和寇蒂莉亚被俘。爱德蒙下密令处决二人。英军统帅开会,里根宣称爱德蒙属于自己。但奥本尼揭批爱德蒙和高纳里尔,宣布爱德蒙叛国。里根病倒,被抬到幕后,随即倒毙。原来高纳里尔在其食物中投毒。爱德蒙抗命,爱德伽出现,与爱德蒙决斗获胜。奥本尼拿出信件,指证高纳里尔,后者羞愧逃走。爱德伽展露自己的真实身份,报道则称葛罗斯特得知此事后喜出望外而去。 高纳里尔罪大恶极,在幕后畏罪自杀。濒死的爱德蒙试图追回密令,但是李尔随后抱着寇蒂莉亚的遗体登场。李尔终于认出了肯特,却无法分辨他和凯厄斯之间的关系。奥本尼劝说李尔重回王位,但心力憔悴的李尔终于倒下。奥本尼劝说肯特和爱德伽登基。肯特谢绝,称主人叫他上路。剧中没有透露肯特的后事。最终,奥本尼(四开本)或爱德伽(对开本)给出了最后的陈述,暗示着新任国王的到来。在18世纪和19世纪许多人批评这个悲剧性的结尾,一些改写的剧作中,使重要人物在最后都幸存下来,取消法兰西国王的角色和寇蒂莉亚去法国的情节,寇蒂莉亚与爱德迦结婚。剧中最重要的名言是"Cry it! Cry it! These heart of steel for you! Cry for me!!!"出现在剧末(中译:哭吧!哭吧!你们这些铁石心肠的人们,为我而哭吧!!!) 李尔王改编作品 李尔王有许多加工,比如作为小说、话剧、电视剧、电影等。最早的李尔王的电影是1915年拍的。 黑泽明《乱》是本作著名的改编版本,故事背景改为日本战国时代。尤声普以本作改编的粤剧《李广王》则把背景改为中国战国时代的赵国。 麦克白 《麦克白》(Macbeth)是莎士比亚最短的悲剧,也是他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常被认为是他悲剧中最为阴暗、最富震撼力的作品。故事的地点设在苏格兰,并以戏剧的方式、通过心理作用、政治争斗的方式观察了追逐权势而背信弃义的邪恶。它大致根据苏格兰哲学家赫克托·波伊斯的《苏格兰国王麦克白》而写成。 戏剧讲述了勇敢的苏格兰将军麦克白从三女巫得到预言,称他某日会成为苏格兰国王。出于野心和妻子的怂恿,麦克白暗杀了国王邓肯,自立为王。在自责与幻想的折磨下,他很快堕落成为一名暴君,不得不通过持续的狠手来保护自己,打压敌意与猜忌。大屠杀与内战使得马克白与他的夫人变得自大、疯狂,直至二人最后的灭亡。舞台上,因麦克白夫人的情绪起伏多变,很多人都认为那是最难演的女性角色之一。《麦克白》拥有不少“道德剧”的特征。学者因其中支持詹姆士一世掌权,普遍认为它是一出典型地写于詹姆斯一世时代的戏剧,大概写成于1606年。西蒙·弗曼在环球剧场看戏的笔记大概是本剧演出的最早记录,时间为1611年4月。剧本则在1623年的《对开本》中第一次出现,大概是戏台的台词本。不少证据显示现有的文字曾被托马斯·米德尔顿修改。米德尔顿从他自己的剧作The Witch(1615年)加入了不少在原作颇受欢迎的段落,如女巫和赫卡忒的那一场。这些修改(整个第三幕第五场,及部分第四幕第一场)一般而言也被收录。莎士比亚剧作的资料来源于《霍林希德编年史》[4]中苏格兰王麦克白、麦克德夫、邓肯一世的相关记录。史书记录了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的相关事件,与莎士比亚和他同年代的类似。戏剧将史实改编,与真实事件有不少出入。 麦克白角色表 邓肯(Duncan)– 苏格兰国王马尔康(Malcolm)– 邓肯的长子道纳本(Donalbain)- 邓肯的幼子麦克白(Macbeth)- 邓肯王麾下的一名将军;葛莱密斯勋爵,之后成为考特勋爵,苏格兰国王。麦克白夫人(Lady Macbeth)– 麦克白的妻子,之后成为苏格兰王后班柯(Banquo)– 麦克白的朋友,邓肯王麾下的将军弗里恩斯(Fleance)– 班柯的儿子麦克德夫(Macduff)– 法夫勋爵麦克德夫夫人(Lady Macduff??)– 麦克德夫的妻子麦克德夫的儿子洛斯(Ross)、列诺克斯(Lennox)、安格斯、孟提斯、凯士纳斯 – 苏格兰贵族西华德 – 英格兰将军小西华德 – 西华德的儿子西登 – 麦克白的仆人赫卡忒 – 巫后三位女巫 – 预言麦克白将成为国王,班柯的后裔也将成为国王三个凶手门房 – 麦克白家的看门人医生 – 麦克白夫人的医生贵夫人 – 麦克白夫人的仆人 上一页 2 /5 下一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