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辉东《论语史鉴》5.15姓孔的不一定就是孔子后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2
第15章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贡:姓端木,名赐。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孔门十哲”之一,“孔门四科”中,子贡以“言语”科见长。子贡从事“国际”贸易生意,非常富有,曾资助孔子周游列国以及孔子晚年生活开支。子贡曾任鲁国和卫国国相,他颇具外交才能,被尊为“纵横家”鼻祖。

孔文子:即卫国大夫孔圉(yu第三声),“文”是谥号,“子”是尊称。孔圉又称仲叔圉,卫灵公时名臣、卫灵公女婿、卫庄公蒯(kuai第四声)聩(kui第四声)的姐夫。其子孔悝(kui第一声)继位时,子路曾任其家宰,并在内乱中战死。

卫灵公的弟弟太叔疾曾娶宋国公子子朝(卫灵公男宠,又和妹妹、卫灵公夫人南子以及卫灵公非亲生母亲宣姜偷情)的女儿,后来宣姜联合子朝叛乱,失败后,宣姜被处死,子朝出逃,于是孔圉就怂恿太叔疾休了子朝的女儿,把自己的女儿孔姞(ji第二声)嫁给了太叔疾。但是太叔疾并不安分,又勾搭上了前妻的妹妹,并把她安置在“犁”这个地方,还为她修了宫殿。孔圉为此事大为恼火,准备派兵攻打太叔疾,孔子当时正居住在卫国,在他的劝说下,孔圉才打消了念头,但强行把女儿接了回来。

文:错画也(交错刻画,以成花纹),象形字,甲骨文像一个站立的人,胸前刻有美观的花纹。后来逐渐把花纹省略了,写成“文(像一个站立的人)”。“文”的原意就是文身,如《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由于最早的文字就是把事物的形象画出来,就像线条交错组合成的图画,所以“文”也引申为文字。如《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也引申为文章,文献,文化。如《论语》:“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文”也引申表示柔和,不猛烈,如“文雅”,“文静”。先民文身是为了保护自己以避野兽伤害,所以“文”也有掩饰的意思,如“文过饰非”。“文”还可以作为钱的单位,如“不名一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叫“文言”,用礼乐教化来治理国家叫“文治”。如杜牧《感怀诗一首》:“圣云继之神,神乃用文治”。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也叫“文”,如“天文”,“地文”,“水文”。《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经纬天地曰文”。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其所立的称号叫谥号,勤学好问者,可以以“文”为谥号。

通过文的动作,出现的图案叫做“纹”,如“花纹”,这时的“纹”是名词,很多人会错把“纹”当成动词,如:“纹身”,“纹眉”等,由别的原因而出现的类似于文身的图案也可以称为“纹”,如“裂纹”。

  敏:勤敏之意,即勤劳而机敏。如《北齐书-颜之推传》:“处事勤敏,号为称职”。又如《明史-冯琦传》:“莅政勤敏,力抑营竟,尚书李戴倚重之”。

下:底也,指事字。甲骨文中,上面的长弧线表示地面,下面的短线表示地下。“下”的原意是指示方向,表示底部,低处,因此延伸指去处(从高处到低处),如:“南下”。地有高低,人也有地位尊卑,所以“下”也指地位低下。如:“下人”。人们又把在高位的人屈就地位较低的人也叫“下”,如“礼贤下士”。也延伸指离开,除下。如:“下去吧”,“下了妆”等。用作量词时,表示次数,如:“打三下”。“下”也有“少于”的意思,如:“不下五百人”等。

全文理解为:子贡问:“为什么孔圉把女儿嫁来嫁去还给‘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勤敏好学,而且还不耻于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所以给他谥号为‘文’”。

  孔子周游列国时,第一站就是卫国,而且在卫国生活的时间也是最长的(十年),他在卫国国君和卿大夫之间声望非常高,孔圉去世后,定谥号时,有可能孔子有参与,孔子认为,虽然孔圉做了一些不合礼仪的事情,但是他“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在那个等级森严的时代,能做到这点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孔子赞成给他“文”的谥号,这里也表明了孔子提倡学习不该有等级观念,每个人都可以是学习的对象。

                    孔姓起源

  由于孔子的原因,孔子家族兴旺了两千多年,被称为“中华第一家族”,孔姓被称为“天下第一姓。”很多人一看到孔姓就会不自觉的联想到孔子,以为都是孔子的后代,其实,孔姓来源有好几个,有些姓孔的人会攀附孔子之名,说是孔子后人,其实未必。

1, 源于子姓,出自商朝国君成汤的后裔,其子孙中有一支以商族的姓(子姓),加上成汤名字(天乙)中的“乙”字结合起来,成为子姓“孔”氏。

2, 源于子姓,出自宋国司马孔父嘉之后,西周初期,周公敬仰前朝圣王,封成汤的后裔微子启于宋国,微子启去世后,其弟微仲继位,微仲九世孙孔父嘉为宋国大司马,遭迫害,他的后代逃到鲁国,并以其名字中的“孔”为氏,孔子即孔氏这一支的始祖。

3, 源于姞(ji第二声)姓,黄帝之子得姓者14人,其中有一姓为姞,姞姓后裔在西周初期被封于南燕(于郑晋之间,后被郑国所灭),南燕被灭后,其族奔卫,世为卫卿。卫成公时,有大夫孔达,孔圉即为孔达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姓,孔圉之子孔悝帮助舅舅蒯聩回国继位,并为此事牺牲了孔子一位得意门生——子路(当时孔子已经结束了流亡生活,回到了鲁国,子路留在卫国做官),卫庄公蒯聩为了感谢孔悝的帮助,铭鼎以志。

4, 源于妫(gui第一声)姓,春秋时期陈国有一大夫叫妫孔宁,其后人以孔为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5, 源于姬姓,春秋时期郑穆公有后人叫姬孔张,其后代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氏的,史称郑国孔氏。

6, 少数民族改姓的:辛亥革命后,满族人害怕遭迫害,纷纷改姓,其中有改为孔姓的。

如今孔姓已成为大姓,全国总人口大约有270万人,全国排名第83位,主要分布在山东等地。姓孔的名人中有孔融(建安七子之首,孔子20世孙),孔安国(西汉大儒,孔子10世孙),孔子玉(孔子的第72代孙,建国后山东曲阜首任县长2019年去世,享年101岁),孔末(原为孔家仆人,改姓孔,后杀死主人,史称“孔末乱孔”),孔仁玉(孔家中兴之祖,孔子43代孙),孔颖达(唐初十八学士之一,唐朝经学家,孔子的第31世孙,今河北衡水市人),孔尚任(孔子64代孙,清初诗人、戏曲作家,《桃花扇》作者),孔祥熙(民国财政部长,四大家族之一,孔子第75代孙),孔繁森(优秀共产党员,孔子第74代孙)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