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小时候有多聪明,恩师回忆一件事说明: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2

1951年,新中国成立两周年之际,李讷拿着一份满意的考试卷子给父亲看,正在批阅文件的毛泽东拿着女儿的卷子开心地点着头。

“我的大娃娃可真聪明。”毛泽东把李讷抱在怀里,一个劲地点着头。李讷说:“爸爸,那你小时候有没有我聪明?”毛泽东一听哈哈大笑:“爸爸小时候可不敢和你比啊,你可以迎接新中国,我小时候都不知道国家是什么,就知道玩,淘气的不成样子。”

恰巧恩师毛宇居来到北京,作为毛泽东童年时期的老师,他对毛泽东的印象可谓记忆犹新。毛宇居逗李讷说: “你爸爸小时候,可聪明了。” 正所谓,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尽管毛泽东是谦虚至极,但他小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天赋却是实实在在的。

和韶山冲有一山之隔的唐家坨,是毛泽东外祖母家居住的地方,毛泽东的幼年时光主要就是在这里度过。从2岁到8岁,毛泽东多数时间都住在外婆家里。

但外婆家务繁忙,就让他的表哥文运昌和文南松带他去周边的私塾玩耍,虽然此时的毛泽东年纪尚小,但在文运昌的记忆中,毛泽东可以坐下来有模有样地学着听课和读书,这在同龄孩子眼中,是极其了不起的。

在没有进入私塾读书前,毛泽东就这样非正式地接受了“学前教育”,他所旁听的东西和日后在私塾里学到的是一致的,因此,毛泽东幼年便表现出了惊人的记忆力,当父亲毛顺生把他从外婆家里接回来的时候,着实吃了一惊。

1902年,毛顺生把8周岁的毛泽东从外婆家里接回来,送到了那离家不远的南岸私塾读书,这是一栋祠堂的古建筑,本来是韶山的“邹氏祠堂”,后来兴办学校的时候,便建成了学校,算是韶山最气派的学堂了。

入学前一天,毛顺生把家里的钱都拿出来,让毛泽东打算盘,毛泽东说:“一共是两千八百九十七文钱。”毛顺生笑着说: “三伢子,这钱可以合一两银子了,整个韶山可以拿出一两银子送孩子去读书的人家不多,你清楚了吗?”

之所以叫毛泽东三伢子,是因为在毛泽东前面,还有两个哥哥,但是没有长大就夭折了,毛泽东排行老三,所以叫三伢子。那为什么要加个“石”字呢,据毛泽东自己说,因为外婆看到当地有个石观音,希望自己很坚强,所以就加了个“石”字。

南岸私塾里,他的启蒙老师叫邹春培,上学第一天,老师带着毛泽东举行“蒙童开笔”仪式,神龛上写着“天地人君师”,毛泽东不理解便问:“拜天拜地拜父母我都知道,可是这个‘君’是什么东西。”

邹春培一听,吓得一哆嗦,赶紧嘘嘘地说: “伢子,这可不是东西,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就是皇上,我大中华皇上最大,四海内外,都要跪拜皇上的,你懂了吗?”

“不懂”毛泽东摇摇头说,不懂就是不懂。邹春培一看,心想这孩子估计废了,啥也不懂。但事实上,和毛泽东同班的孩子全都不懂,只是没有一个人敢大胆地提出来。

毛泽东对神龛并不陌生,八舅父开设的私塾里就有这样的神龛,文运昌带他去玩的时候还对神龛行礼,当时毛泽东就不太懂。但是接下来发生的时候,真是让老师邹春培哭笑不得。

在南岸私塾,毛泽东首先要学的就是《三字经》《百家姓》,然后学《论语》等经典,但毛泽东此前早就读过了这些书,在毛泽东眼里,这些都再简单不过了。有一次邹春培外出回来,发现班里一半的学生都不见了,一时间慌了神。

原来,毛泽东带着同学们去池塘游泳去了,邹春培十分生气,等毛泽东回来,便质问他:“谁干的!”毛泽东说:“带头让同学们去游泳的不是我,而是孔子。”邹春培一听严肃地说:“孔子是一代文圣,怎么会让你去游泳呢。”

随后,毛泽东打开《论语》翻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递到邹春培面前说:“先生你看,孔夫子是不是说可以游泳?”

邹春培一看,气得说不出话来,但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样合理又充满趣味的解释居然出自一个孩子之口,即便是大人也不可能做出这样的解释。这充分显示了毛泽东的读书能力。

邹春培管不住毛泽东也不服输,便给毛泽东出难题说:“三伢子,我听说你很聪明,那老师就出个对子,你要是对上来,我就当你没淘气,敢不敢?”毛泽东欣然接受。

老师说:“世上万般皆下品。”毛泽东回答:“思量唯有读书高。”邹春培再说:“濯足。”毛泽东快速说道:“修身。”几个回合下来,毛泽东丝毫不输,一连几次,邹春培都没有办法,便找到毛顺生无奈地说:“你家孩子我管不住,学问比我高,另请高明吧。”

毛顺生这才得知,原来同学们还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省先生”。意思就是毛泽东在班里学习太省事,因为他天资聪慧,不仅学习好,老师都管不住。无奈之下,毛顺生带着毛泽东一连去了好几个私塾,都把老师气个半死。

实际上,这时候自隋唐以来习惯接受的“学而优则仕”的科举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了,毛泽东的这个绰号 “省先生 ”就足以说明,毛泽东已经在新式教育环境中崭露头角。

父亲毛顺生对毛泽东寄予厚望,在毛顺生眼里,毛泽东虽然调皮捣蛋,但好好管教还是可以的,所以打算让毛泽东学几年书,回来继承家里的家产。

1906年秋,毛泽东转学到离家不远的井湾里私塾读书,他在这里的老师叫毛宇居,算起来还是毛泽东的亲戚,正巧有一日,毛宇居也出门办事,临走的时候嘱咐大家规规矩矩地背书,不准乱跑。

殊不知,等到毛宇居回来,发现毛泽东“不见了”。原来,天性好动的毛泽东实在坐不住,便带着几个同学到小山上玩了,一边摘果子一边背书,其乐融融。当毛宇居发现这件事后,大发雷霆,甚至扬言说: 毛泽东大逆不道!

要知道,此时大清王朝还存在,清朝光绪皇帝还在执政,几千年的封建礼教制度和传统的“尊师重道”的思想根深蒂固,10岁出头的毛泽东可以做出这样的事情,在众多长辈的眼中,最起码是“大不敬”了。

但毛泽东回来说:“我在山上可以背书背得更快。”毛泽东还带回来了很多果子,让毛宇居吃。毛宇居是韶山赫赫有名的老师,怎么会忍得了这样的学生,便故意刁难毛泽东说:“都说你很聪明,那老师今天就给你出个题,如果你可以答上来,我就既往不咎,如果答不上来,你就要挨板子了。”

毛泽东欣然答应了。随后,毛宇居把毛泽东和同学们都带到了院子里,然后四下看了看说:“我要你赞井。”毛宇居威胁地说:“你要是答得不好,就等着挨板子吧。”

毛泽东在院子里转了转,看着这一口井,想了一会儿说道:

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

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

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

尽管这首诗读起来显得稚嫩一些,但是却表现了毛泽东小时候超高的文学才气,他说的“小鱼”不正是学生吗,被困在“教室”里,永远也不会长大,心灵也不会真正成熟。

当毛宇居听完这首诗歌,大吃一惊。虽然嘴上表示不服气,但是心里还是暗暗地佩服毛泽东的才思敏捷和处变不惊,不要说在同龄孩子中,很少有人可以做出这样的诗,就算是大人,也不一定可以做出如此漂亮的诗。

1951年9月,毛宇居被毛泽东邀请到北京做客,时隔多年,毛泽东再次见到恩师,热泪盈眶,当年的一幕幕仍在脑海停留。毛宇居说:“润之小时候就聪明无比啊,我感受极深。”毛泽东则笑着感谢:“多亏当时您没让我挨板子呀。”

毛宇居回忆,毛泽东当时虽然只有十几岁,但是已经擅长写诗和练习书法,在他教学期间,毛泽东早就熟读了古典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在同龄人孩子中,很少有人可以读懂这些书。

在恩师毛宇居心里,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毛主席可以成为一国领袖,也是情理之中。尽管这有点拍马屁,但毛泽东小时候做表现出来的睿智和才华,以及处变不惊,才思敏捷的天赋是实实在在的,直到日后他的思想彻底被打开。

毛泽东从私塾毕业后,按照父亲毛顺生的安排,他将会帮助父亲管理这个家,然后学着做生意,以后当一个和毛顺生一样贩米的生意人,毛泽东按照父亲的嘱咐,在米店当起了学徒。

那些时日,毛泽东的母亲生了一场大病,高烧不退,卧床不起。按照父亲的嘱咐,毛泽东到衡山寺庙给母亲求香灰治病。回到家的时候,正好看到文运昌来看望母亲。

毛顺生说,你表哥带回来的药丸子很管用,你娘吃了没几个,就快好了。毛泽东从来没有见过西药,便问表哥。文运昌告诉毛泽东,你从寺庙求来的香灰是封建迷信,这都什么年代了,还信这个。然后当着毛泽东的面,把香灰全部散了。

文运昌早年毕业于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和湘乡县立师范学校,是毛泽东当时湘乡亲戚中文化程度最高的人,毛泽东小时候一直在外婆家里居住,文运昌知道毛泽东天资聪慧,如果做一辈子小贩,算是埋没了。

所以文运昌告诉毛泽东,你现在之所以不懂这些,是因为没有走出去,不要说省城,就算是县城也没有去过,然后给了毛泽东一本《盛世危言》,毛泽东天生好学,看到表哥所讲述的新式学堂,十分心动,便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

眼看着辛辛苦苦计划好的家产没有了继承人,毛顺生说什么都不愿意,最后文运昌向姑父毛顺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润之是个聪明爱学的人,难道您不想让他出人头地吗?”他表示,愿意资助毛泽东上学。

毛泽东知道父亲的如意算盘,便在深夜不辞而别,告别了父亲,前往东山学堂读书,临走的时候写了一首诗表达了自己的意志,他把这首诗夹在了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

实际上,宋代诗人陆游在《醉中出西门偶书》中就有这样两句:“青山是处可埋骨,白发向人羞折腰。”还有汉代曾辅佐刘秀打天下的重臣马援也曾说过类似的话。

公元44年秋,马援率领军队凯旋而归,好友孟冀向他祝贺,劝他征战归来一路辛苦,在家好好休养。马援说:“男人应当死于边野,让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于儿女手中耶?”意思就是,现在匈奴还在骚扰边疆,男子汉大丈夫,要死也应该死在沙场上,用马革裹着尸体埋在沙场上才像个样,怎么能待着家里和妻儿过安生日子。

毛泽东自小就博览群书,已经成年的毛泽东也一定知道陆游的名句和马援的故事,所以这首诗正是毛泽东以诗明志的代表作之一。

1910年前后,毛泽东正式在东山学堂读书,他在这里学习到了他从来没有了解过的东西,他在这里第一次接触到了英语,还认识了萧子升等人,在东山学堂学习几年后,毛泽东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湖南省第一中学。

从此,毛泽东一路高歌,从中学又考到了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也就是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的贵人,也就是发现他才华的导师杨昌济。杨昌济早年曾留学海外,和李大钊陈独秀等人颇为熟悉,思想也非常开明。

正在他无力改变中国的时候,他遇到了毛泽东。此时的国家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纵然手中拿着一支铿锵有力的笔,但面对自己国家的问题,仍然没有方向,毛泽东上杨昌济第一堂课的时候,杨昌济就惊讶地发现,毛泽东的思想和其他同学完全不同。

杨昌济问:“同学们为什么要来这里读师范?”他得到的回答无非就是:“想当个老师,想多挣点钱。”现实又实际,没有什么对与错,但毛泽东却说: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想试试。”

这句看似有点可笑的话却让杨昌济眼前一亮,杨昌济问:“润之,你为什么这么说。”毛泽东说:“我也不知道我做什么会改变这个国家,以前我当了半年兵,觉得还应该学习,所以就报考了很多学校,我考过律师,考过医生,还考过一个肥皂师。”

杨昌济问:“什么是肥皂师?”毛泽东说:“我从招生广告上看到,说外国人认为中国人不讲卫生,学习制造肥皂是一件好事,我觉得很有道理,便去考了。”

毛泽东说完,同学们哄堂大笑,但杨昌济的心中却看到了一丝光亮,他认为眼前这个年轻人日后绝对不简单。当然,杨昌济想要以一己之力改变国家现状自然是不可能,但可以培养毛泽东。

此后,杨昌济对毛泽东刮目相看,并多次邀请毛泽东到自己家中交谈,在毛泽东求学期间,杨昌济曾对毛泽东说了这样一番话:润之,你应该知道了,现在国家缺的不是一个律师,不是一个医生,更不是一个老师,那么,到底缺什么呢?

这个触及灵魂的问题让毛泽东记忆深刻,在毕业之际,同学们都蜂拥地想要去国外留学,毛泽东自然也想出国留学,但他综合考虑了杨昌济的意见,杨昌济说,外国的知识无非就那么些,在国内仍然可以 探索 。

最后毛泽东做了决定,一部分同学出国留学,一部分留下来 探索 自己国家的问题,而他选择留下来。在杨昌济的推荐下,毛泽东来到北京大学图书馆打工,也就是在这里,他遇到了对他人生有重大帮助的老师, 李大钊,陈独秀。

在李大钊和陈独秀的帮助和辅导下,毛泽东从一个大学生真正地走向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最后义无反顾地走向了轰轰烈烈的革命道路,最后他改变了中国,带领千军万马披荆斩棘,走向了胜利。

1920年杨昌济病逝,在他生前给好友章士钊的信里说: “吾郑重语君,海内奇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言外之意就是,想要救国,请重视并保护好这二人。 “二子”其一便是毛泽东。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