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一大于二」的综效 ! LEWIS 原则的Synergy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5

人生很多事情,都是徒劳无功的。

Synergy 这个英文字,中文翻成「综效」,我用一句话解释它的道理:「一加一大于二」。

「综」就是「一加一」,当然也可以解释成「一加一加一加一⋯⋯」,也可以解释成「为某种目的而合作的一群人,或组织、机构、公司」。

关键重点是:「为某种目的」以及「合作」,所产生合作分工的行为。

「效」就是「大于二」,效果、效率、效能,或者更白话一点来说,就是「有利可图」,也可以是达成你所预估的某种效果,例如扩展人脉或增加商业机会,不过若无法用数字衡量,就很难让综效持续。没有目的的「一加一」只能等于二,甚至还更少。在能够提升的效果有限的情况下,一也未必要跟另外一个一相加,没有目的的相加,只会增加管理成本,徒增烦恼;如果还是做低水平的重复,效益不大,久而久之,效果没有出现,综效就自动归零。

这就是我常说:「人生很多事情,都是徒劳无功的。」我举几个综效实际发生的例子,比较容易理解:

1. 一位优异的学员,可以引荐他出书、出版影音作品,也可以邀请他来上我的广播节目,对他有利,对周边合作伙伴有利,对我的节目也有利。
2. 我读完一本书,录成影音说书节目,或上广播现场接受专访,并与主持人对谈讨论书籍内容,还可以与出版社一起直播,一鱼三吃,让许多人都有利。
3. 我开发一场新演讲主题,代言场合可以用,商业演讲可以用,慈善募款可以用,不用担心辛苦准备一场演讲,只能用一次的机会成本太高,然而降低机
会成本,才能发挥最大综效。
4. 辛苦棚拍一些照片,代言露出可以用,脸书发文可以用,杂志刊登也可以用,这是再简单不过的综效了。
5. 曾文诚是资深棒球球评,刘柏君是台湾首位女性棒球主审,我们是好朋友,再联合其他几位好朋友,成立台湾运动好事协会,一起做好事,也是一种综
效的例子。

总之,综效看似很难懂,其实只有三个重点:

1. 不要单打独斗。
2. 资源有效运用。
3. 有合并效用,才值得尝试(也是双赢或三赢的重要思维)。

接下来,将透过更多案例来说明综效的评估指标。

吸引更多人写出影响力

用你的优势去补足对方的痛点,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好处。

时间:二○一六年一月
地点:梦想三十八号餐厅
三方:城邦出版集团、想出书的学员、宪福育创
关卡:何飞鹏首席执行长宪福育创成立满半年,刚刚稳住阵脚,二○一六年初的农历过年前,我与合伙人福哥决定举办尾牙,邀请老师们一起同欢。

当天何执行长也受邀,席间大家玩得好开心,殊不知,我们才在一周前,在同一个场地(梦想三十八餐厅),谈完一件合作案,而且是无心插柳的合作案。

何执行长那时问我:「文宪,我还没去你的餐厅坐坐,约个时间大家一起去吃吧!」

我听到这话,当然事不宜迟,立刻邀了一场饭局,能有大神降临餐厅,是我们的荣幸。福哥也从台中赶来,城邦集团第一事业群总经理黄淑贞当然要一起来,我们四人的饭局就成行了。

在聊天中找到契机

何执行长当天点的是牛肉面,事隔四年,我到今天都还记得。

我们当天乱聊,他完全没有架子。我很喜欢跟有亲和力的前辈一起相处,没有压力,言谈中,我们也都能有收获。

何执行长:「你们宪福育创经营得如何啊?」

终于聊到关键字了。那时我跟福哥非常想邀众多大神在我们这里开课,一听到关键字,我心想机不可失,于是回答:「报告何执行长,经营得还可以,马马虎虎,就等执行长来我们这里开课,给我们加持了。」

「我?要开什么课?」

我跟福哥异口同声地说:「写作课啊。」

第一颗合作的种子,好像就这样埋下了。问题是何执行长不会这么容易答应上课与演讲的。他的工作不是上课,更不是演讲,而是经营企业,他为什么要答应我们的邀约?只是因为一碗牛肉面,绝对不可能吧?

何执行长:「演讲收入都要捐出来,给需要帮助的人或是单位。」

我回:「没问题,你捐多少,宪福就捐多少,你捐五万,我们就再捐五万。」

他眼睛亮了。

何执行长:「我周六、周日都在休息。」
我:「那我们平日白天上课。」

听我这么说,他好像把拒绝的话吞了回去,并且问道:「学员有可能平日出来上课吗?」
我:「没问题啦!」
何执行长:「你们在哪里上课?」
我:「你在哪里上班,我们就在那附近上课,走路就能到的教室。」

他好像越陷越深。

何执行长:「学员有多少?」

我:「光宪福两人上课,学员不会太多,您愿意来,学员就会很多,而且会吸引很多愿意出书的学员。」

这时候他的眼睛就真的亮了起来。关键句:会吸引很多想出书的学员。

我看隔壁的黄总经理也笑了。我这才察觉,「开发国内作者」是出版社的要务,因此,在还没开始上课,也还没跟福哥细谈之前,我心里面就已经有课程雏型了。这个案子正是对出版社有利、对学员有利,最后对宪福也有利的合作案。

理解痛点:「如何才能够被看见?」

如果你问我:「哪里对学员有利?来上课就有利?未免太往宪福脸上贴金了?」

没错,你所顾虑的都对,我现在才要跟你讲,别急。

我开始回想,当时二○一六年,我已经出版五本书,我到底是从哪里开始的?是二○一○年六月二日,我在痞客邦上课认识何执行长开始的。如果没有那一堂课,或者是我的课上得很烂,或者是何执行长那天没到,我都不会有这个机会。说到这里,真的很感谢黄总经理,以及时任痞客邦营运长周守珍的牵线。

在此之前,我已经谈过两家出版社,他们都没有理我。福哥呢?因为他写了一篇关于博士的文章,何执行长在脸书上转发分享时看见,主动与福哥联系,开始了这一段出书的因缘。

你会说:「你们都很幸运,都被何执行长看见,才能有出书的机会。」换言之,一想出书者的问题就是:他们没机会被看见。有出书梦的潜在专业者的痛点是,他们没机会被看见。

我思考着,如何为潜在作者创造一个平台,让他们被看见,于是供给与需求双方的痛点就浮现了。宪福育创虽然很小,但我们的潜在资源就是拥有很多金字塔顶端的学员族群。于是,课程就安排出来了。

报名学员的课前作业是:必须在两个月期间内写出十一篇文章来,内容包含:宪哥专栏解析专文与心得一篇、专业部落格文章十篇。我们这十一篇作业完成,当天才能来上课,若未完成,就依照规定退费,不能上课。我们要营造一种能来上课就是荣耀的光彩,像是海军陆战队天堂路的概念。

彩蛋一:何执行长会从学员写的十篇部落格文章中,挑一篇单独回馈意见,何等的荣幸!

课程当天:
上午:
何执行长演讲两小时宪福两位创办人,各自演讲半小时
下午:
宪哥解析专栏一点五小时(如何写好给人看的文章)
福哥解析谷歌一点五小时(如何写好给电脑〔google〕看的文章)

彩蛋二:神秘嘉宾演讲四十分钟(我们安排过李柏锋先生、于为畅先生、许皓宜老师、吴家德先生、郑伊廷小姐、邓政雄医师、詹乃凡老师等人专题演讲)

彩蛋三:城邦出版集团旗下出动三至四位总编辑,以世界咖啡馆的方式跟大家聊聊,其实时间很短,也没办法聊太多,但「重点不是聊天,而是交换名片」。你知道的,有关系就没关系,若真的想出书,只要拿出关键字:「宪福育创写出影响力」九个字,总编辑就直接跟你对谈了。

我们帮忙学员完成出版书籍的最后一哩路,截稿为止,透过这个课程出版书籍的学员朋友们已经高达二十位,出版比例占全体学员的十九%。

你会问:「另外的八十一%呢?」

1. 手持合约,继续努力中。
2. 发现自己不是出书的料。(知道自己哪里不行,更专注于其他领域也不错)
3. 只是想见见大神,没想要出书。
4. 促成我们其他形式的合作中。

最后,宪福得到什么好处?一百多位有意愿从事写作的高端学员,以及我们该获得的报酬。
这是一个经典的三赢案例,希望你能有所学习。

LEWIS 原则的运用分析

何执行长是我的贵人,让我有机会踏入出版这个领域,到今天我也写了十本书了。之前,我一直觉得他高高在上,那天,他跟我说要到餐厅吃饭,老实说,我真的喜出望外。

「见大人则藐之」,这里的藐,不是藐视,而是渺小,能够平起平坐,一起讨论对双方都有益的事,当然前提是要知道彼此的痛点、需求与优势。

运用自己的优点去补足对方的痛点,产生综效,这是最理想的。因此自认为小的公司,应该思考让自己的强项,有机会被大公司看见。

何执行长不需要讲师费,因此我们提出将他的讲师费加码捐助第三方,这点应该是促成合作的关键。当彼此理念接近,谈合作自然容易,而很多事情,如果没有第三方得利,其实就不值得做了。

看到二十几位学员立刻得到出版社的青睐,不久之后作品问世,不仅完成人生梦想,也将自己的专业知识、独特的人生经验传达给广大读者,让更多人获益,这是我觉得非常快乐的一件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