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幼儿园宝宝的启蒙古诗集锦【十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09
古诗学习不仅对孩子的记忆力,而且对口才有特别好的锻炼效果,只是很多家长和老师没有掌握传授的方法而已。那么,适合幼儿的故事有哪些呢?

篇一:画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篇二: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篇三:悯农

  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篇四:画鸡

  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

  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

  一叫千门万户开。

  篇五: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篇六: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篇七:一去二三里

  邵雍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十枝花。

  篇八: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篇九: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篇十:草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相关阅读

  【儿童阅读诗歌的注意事项】

  1、学诗是好事。

  我以后一定会教孩子读诗。不仅仅是古诗,好的西诗、新诗我也会给孩子读。这其中的原因在于,我自信我能选出适合孩子读的,我也能引导孩子读懂。读诗的好处很多,功用不凡,所憾这样的功用仅仅用背,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我没有像现在这样学诗也写诗了,根本看不到这一步。

  2、学诗是好事,但学诗不等于背诗。

  背,在这里只是机械的记忆。譬如不懂得某一句的意思,家长本身也不具备理解的能力,而逼迫孩子背会,只是心心想着,以后长大了会懂。

  很多人长大后,确实是反应过来了这诗美在何处,所以就出现了本楼的许多答案,觉得这样的方式是有用的。

  但是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效率极其低下的学习法。相当于给了一个复杂的迷宫,让一万个人去走,有二十个人走出来了。这二十个人说这个迷宫太简单,有代表性么?剩下的人还在里面兜兜转呢。

  在我看来,中家户户父母都让背诗,广泛的样本中,有极其极其小的概率出现顺利走出迷宫,这部分人对诗有了很好的理解,学会读学会写。剩下的一小部分人,跌跌撞撞算是走对了路,这部分人其实对诗是迷迷糊糊的,云里雾里,看到了一鳞半爪,以为自己懂了可以走出来了,但是其实是不够的。

  绝大多数人,死在这个迷宫里而不自知。@贺金缕同学的答案,主要是针对后两种人,尤其针对最后一种人。

  我觉得,如果教孩子诗,得自己有走迷宫差不多走通的功夫,或者可行。科学的体系的学习法,要胜过跌跌撞撞把孩子扔在迷宫里。

  3、学诗是好事,但*学诗不是好事。

  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要将家长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譬如以前在知乎看到的一个问题,说我孩子以后不喜欢动漫那该怎么办。这样的心态,是万万要不得的。发展到极端,很多家长让孩子背诗的原因,甚至来自于所谓的乖儿子给叔叔阿姨背个诗。

  诗教,最可贵的点,不在于文字,在于性情,在于原生的感动。这种体验的获得,一定是自然的,而不是强加的。如若用强,几乎必然会抹杀孩子对诗的兴趣。我见过亲戚家的孩子背不会陆游的示儿,被罚不能吃饭眼泪汪汪的事迹,大家自己想想看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