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亚农的追随国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31

民国元年(1912年)2月,袁世凯篡国,余亚农亦随第1军被解除职务,调入刚成立的保定军校学习。民国2年7月,孙中山组织武装讨袁,发动“二次革命”,安徽宣布独立。柏文蔚组建安徽讨袁军,自任总司令。余亚农闻讯后离校南下,投入讨袁淮上军张孟介(汇滔)部任营长。9月,“二次革命”失败,袁军接连发出通缉令,严密搜捕孙中山、黄兴、李烈钧等人,张汇滔、郑赞丞护送孙中山避居上海,余亚农亦追随张汇滔逃亡去沪。当时,合肥王亚樵正因组织社会党反对军阀而被迫出走上海,余亚农与王亚樵在庐州军政分府曾经相识,乃随王亚樵参加讨袁护法运动,自此成为王亚樵秘密组织的主要成员。民国3年7月8日,余亚农响应孙中山号召,赴日本东京参加中华革命党成立大会。返沪后,联络同志,图谋起事。王亚樵建议爆炸北京政府,迫袁退位,孙中山未予同意。王亚樵乃命余亚农在上海吕斑路文德里秘密制造炸弹,拟去爆炸上海警察厅,然后举事。不料火药爆炸,余亚农面、腿均受伤,因而被法租界巡捕房拘留3个月。被释后,仍在沪、粤过流亡生活。
1917年,孙中山领导护法运动期间,余亚农曾投滇军方声涛部,任夏述唐旅参谋。1922年陈炯明叛变,孙中山蒙难永丰舰,下令讨贼,余亚农参加东路讨贼军许崇智部,任第8旅16团第3营营长,不久败于广州石碑,乃离职返沪。
国共两党合作后,余亚农返回安徽,与孙品骖等人发动“讨曹(锟)驱马(联甲)”运动,后因奉军进攻而失败,孙品骖下野,余亚农只身走保定,去天津。不久即自天津投奔国民军第5军方振武部,初任参议。1926年3月,国民军第5军参与国民军与直、奉军的南口之役,转战晋北。余亚农任第2(混成)旅第6团团长。8月,国民军兵败,5军退至五原。9月,国民联军成立,5军余部被整编为国民联军第2军,余亚农任第2军第8旅旅长。
民国15年9月,冯玉祥于五原誓师,参加北伐。国民联军出兵援陕,解西安之围。余亚农率全师官兵经察、绥、宁而援陕,解救了被围困8个月的杨虎城部。民国16年春,余亚农率部经三原,出潼关,进驻襄樊。此时,冯玉祥部国民军改隶蒋介石指挥,国民联军加入国民革命军,改编为第2集团军,宣布全军集体加入国民党,参加北伐。方振武所部第2军扩编为第3方面军,隶属第2集团军,余亚农升任第1军第3师师长。不久进入豫西,以期与北伐大军会师中原。10月,因与冯玉祥矛盾频起,方振武率所部脱离第2集团军建制,投入蒋介石的第1集团军,所部改称中央直属第9方面军,参与讨伐唐生智。1928年3月,南京政府二次北伐,方振武所部此时已改编为第1集团军第4军团,余亚农改任第34军89师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