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春宏的论文与著作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5

独立发表相关论文60余篇,合作发表论文数篇。出版专著《语言在交际中规范》(2005)、《汉语动结式的句法语义研究》(2008)、教材《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概说》(2009),合著有《应用语言学理论纲要》(1999)、《语言哲学对话》(1999)等,并参与编撰《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时代新汉语词典(修订版)》《学生多功能词典》《小学生实用规范字典》《当代汉语小学生字典》等5部工具书。
[1]语法方面:《歧义现象的演绎分析》(2000)、《名词的描述性语义特征与副名组合的可能性》(2001)、《试析名词的语义结构》(2002)、《汉语句式的标记度及基本语序问题》(2004)、《动结式论元结构的整合过程及其相关问题》(2005)、《把字句的派生过程及其相关问题》(2006)、《动结式的配价层级及其歧价现象》(2006)、《动结式致事的类型、语义性质及其句法表现》(2007)、《句式研究中的派生分析及相关理论问题》(2008)、《动结式“V累”的句法语义分析及其理论蕴涵》(2008)、《动词拷贝句句式构造和句式意义的互动关系》(2010)、《从句式群看“把”字句及相关句式的语法意义》(2010)、《我教中学语法的几点感受》(2011)、《结构主义语法分析的典范——朱德熙遗著<语法分析讲稿>整理出版》(2011)、《交际空间与称谓系统的共变关系》(2011)、《从构式压制看语法和修辞的互动关系》(2012)、《新“被”字式的生成机制、语义理解及语用效应》(2013)、《句式分析中的构式观及相关理论问题》(2013);
[2]词汇语义方面:《语义叠架原因论析》(1998)、《试论语义关系对异体词显隐和使用的制约》(2001)、《说界和坛》(2002)、《词义的认知模式与词义的性质及构成》(2002)、《比喻义的生成基础及理解策略》(2003)、《词语调节过程中的语义关系分析》(2007)、《现代汉语虚词研究的虚与实——马真<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读后》(2010)、《词义结构的认知基础及释义原则》(2012)、《说“件套”的用法和意义》(2012)、《“原驰蜡象”和“原驱腊象”》(2012);
[3]语言应用方面:《现代汉语规范评议失误研究》(1998)、《语言评议中的现实同一性问题》(1998)、《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规则本位和语用本位》(1999)、《关于辞书规范的理解及其相关问题》(1999)、《语言调节和语言变异》(1999)、《关于语言规范化原则的确立》(2000)、《语言批评的嬗变及存在的问题》(2001)、《略谈谐义》(2002)、《逆谐--一种时尚表达》(2003)、《关于成语用变和演变的思考—从几则成语的现实使用谈起》(2006)、《论感和论感培养——兼论语感和论感的关系》(2009)、《语言规范化的基本原则及策略》(2009)、《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语言学教材编写中的若干问题》(2010)、《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2010)、《语言学规则和例外、反例与特例》(2010)、《语言事实和语言学事实》(2010)、《面向第二语言教学汉语构式研究的基本状况和研究取向》(2011)、《政治语言学:一个值得考察的话题》(2012)、《对外汉语教学本位观的理论蕴涵及其现实问题》(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