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帮我制作一份八年级上册期中复习资料(1—11课),要快,拜托了!!!!

是历史复习资料(1—11课)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一定要快!!!

第1个回答  2010-11-07
第一课
林则徐虎门销烟——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原因:①英国为了 、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 。②清朝的 政策和中国 的经济形态,顽固抵制了英国工业产品的倾销。③英国商人发现,从鸦片走私可以牟取暴利。
危害 1:政治 清朝政府日夜腐败。
2:经济 白银外流,清延财政危机。
3:军事 军队战斗力削落,军备落后。
4:百姓 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措施:缉拿烟贩;整顿海防;派人翻译外国书报,收集资料,了解外国情况;对英国政府代表、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破坏活动,下令停止中英贸易,派兵封锁商馆;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过程——6月3日,林则徐开始在 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全部鸦片
影响: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中英《南京条约》——
时间:1842.8月
原因:鸦片战争
主要内容:开放 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 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旋涡。
清政府在战争中为什么会失败?
答:1 清政府腐败无能。
2 经济落后。
3 军队落后。
4 道光帝战和不定,措施不利。
魏源发奋编著《海国图志》——
当时为什么会出现像魏源这样的人?
答:新思潮萌发的背景。
魏源:①地主阶级。 ②爱国知识分子。
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意义及影响:1 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国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状况。
2 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3 魏源的思想是对闭关自守的传统观念的挑战。
4 对当时和后来的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中国早期的近代化,做好了思想准备。
第二课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时间:1856.10月—1860.10月
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英国并不满足已经攫取的权利,要求修改条
约。
性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列强,扩大在中国的侵略权益,进一步开辟中国市场,
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战争经过:① 1856.10月,英国挑起战争。
② 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7年)
③ 1860。10月,英法联军攻陷北京。
为什么说圆明园的被毁是人类文明的一次浩劫?
答:圆明园,见证了一个帝国的辉煌与衰败。《圆明园》,记录着一个民族的荣耀与屈辱。假借文明的名义,两个强盗点燃的野蛮大火烧尽了一座举世无双的世界建筑瑰宝。然而,野蛮的大火烧不尽她的华贵,在大英博物馆和法国丹枫白露城里,我们依然可以体味到她散发的艺术气质。野蛮的大火同样烧不尽一个民族对她的追思,因为她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荣辱历史与文化血脉。
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俄国趁火打劫——
手段:采取先武力强占中国领土,然后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
结果:俄国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背景:俄国利用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机会。
侵略特点:① 趁火打劫,武力相逼。
② 调停为诱,签订条约。
③ 强行占领,割让,步步吞食。
太平军痛打洋枪队——
太平天国政权的兴起: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1853年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建立政权。
性质:农民阶级反侵略,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失败时间:1864.7月
失败原因:①1864.7月,清军攻陷天京,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下,最终失败。
②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左宗棠收复新疆——
背景: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将侵略魔爪伸向中国 西北、西南和东南地区。
②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俄国于1871年出兵侵占 。
③面对边疆的严重危机,清政府决定收复新疆。
经过:1876年,左宗棠率军进入新疆。清军采取“缓进急慢”的战术,不久,打败阿古柏,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广大地区。

第三课
黄海海战——
— 战争背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日本政府制定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并将此定为国策,积极对外扩张,侵略中国。
二 甲午中日战争
1 导火线:日本在丰岛海面,牙山口外袭击,清政府运兵船,发生冲突。
2 经过:①平壤战争
②黄海海战(邓世昌)
③辽东半岛战役(旅顺大屠杀)
失败的原因:①清政府腐败无能。
②统治者避战求和,妥协退让。
③清军军队废弛,部分官兵临阵脱逃。
《马关条约》——
时间:1895年
人物:伊藤博文,李鸿章
内容:割地
赔款
开埠通商
允许外国在中国开矿设厂(外国资本最早对中国输入)
影响:1.《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2.《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3.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瓜分中国的狂潮——
见书本P18

第四课
一. 战争背景: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西方国家进入资本主义发展黄金时期,在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加紧对外扩张,瓜分世界,中国首当其中。
二.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 义和团运动性质:农民阶级反帝爱国运动。
2. 口号:“扶清灭洋”
3. 八国联军:俄、英、美、日、德、法、意、奥
4. 八国联军镇压人民反抗
5. 大枯—天津—北京
《辛丑条约》——
1. 时间1901.9月
2. 人物 八国、李鸿章
3. 内容 1 清政府向各国共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损失:沉重负担,巨额赔款,海关等税作保。
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损失:外国的势力渗透中国首府,便利侵略者控制清政府。
3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损失:清政府成为洋人镇压人民的工具。
4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损失:丧失国防主权。
4. 影响:列强加给中国的空前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列强勒索了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衰败;外国军队长期驻扎在中国的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国防安全;设置特殊性质的使馆区,以武力为后盾的公使团,开始凌驾于清政府之上;改变清政府外交机构的地位,更加强了列强向中国勒索、发号施令的权利;严厉“惩凶”以及为德公使建立牌坊等,极大地损害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企图永远奴役中国人民。这个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第六课
一 洋务运动的背影
1. 时间:19世纪60-90年代(30年)
2. 背景:西方的先进,西方国家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
3. 洋务运动性质:地方阶级的自救运动。
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护清王朝统治
4. 兴办军事工业
A 1865年上海设江南制造局(李鸿章)
B 1866年(福州]设福州般政局 )(左宗棠)
C 安庆内军械所(曾国潘)(1861年)
5. 创办新式陆军,海军(北洋、南洋、福建)
6 .前期口号:自强
后期口号:求富
二 民用工业
李鸿章:开平矿务局
上海机器织布局
张之洞:湖北织布局
汉阳铁厂
三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答:1.中国统治者一直自视为世界的中心,对外部世界缺乏了解,采取了“闭关锁国”的错误政策,导致中国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世界。
2.中国与西方各国的军事力量差距很大,军事装备落后,仍在使用着弓箭、刀矛
3.由于思想的封建性,接受外来先进的技术很慢,甚至还盲目排斥,没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4.只有部分知识分子开始关注世界,了解西方各国情况
5.看问题的本质不够透彻,以为只要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就能使中国强大起来,但没根本的改变某些政策和做法,仍在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四 洋务运动的影响:引进了一些近代的科学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一部分官僚、地主、商人受到这些企业的影响,开始投资于近代工业。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的经济实力的扩张也起了一些抵制作用
轮船、铁路与电报业的出现

轮船的出现: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成立轮船招商局,经营沿海和内河的新式航运业,这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之一。

火车的出现:1881年唐山至胥各庄铁路竣工,中国开始拥有自己的铁路,后来向西延长至大沽口、天津,向东延长至山海关、绥中,1893年通车,这是当时中国最长的一条铁路。

电报的出现: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1881年,天津至上海之间的电线架设完工。电报沟通了中国各重要城市间的联系。

3、状元实业家

张謇是1894年科举考试的状元,他抱着实业救国的志向,回家创办大生纱厂,该厂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一家较大规模的棉纺织企业。20世纪20年代,该厂处境艰难,濒临破产。他兴办实业的历程,成为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

4、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铁路工程师。1904年,他主持修筑京张铁路,1909年,建成通车,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第七课
1、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原因: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

过程: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揭开了维新变法运的动的序幕,史称“公车上书”。(其导火线是《马关条约》的签订)
标致:维新变法拉开了序幕。
目的:救亡图亡,发展资本主义。
2 警世洪钟《天演论》
严复,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详述了《天演论》,用进化论学说解释变法,他主张不但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更要学习。
影响:严复以西学理论鼓吹变法,震动了当时中国的思想界,推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他是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
内容:他在许多文章中都反复宣传“物竞天择”的观点。物竞天择就是生存竞争,天泽就是自然淘汰。严复用西方思想来解释维新变法,令人耳目一新。

3短暂的 “百日维新”(1898年):

①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②主要内容:经济上:发展农工商业;军事上:训练新式陆海军;

政治上: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文化教育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

③结果:1898年9月,由于变法触动了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顽固派地主阶级的代表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

④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变法脱离广大群众,资产阶级本身力量软弱。

⑤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事,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近代化的进程。

第八课
孙中山创立同盟会

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①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
②中国同盟会的成立:1905年由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
中国同盟会
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主义:推翻满洲贵族统治,反对民族压迫。)
创立民国(民权主义: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主) 平均地权(民生主义)
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武昌起义(辛亥革命)
1 意义:①推翻封建帝制;
②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2.影响:①振奋了全国人心,推动了革命高潮得到来;
②是清政府统治开始瓦解,为中华名国成立创造了条件;

中华民国的成立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意义: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共和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第九课

主要人物: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主张“文学革命”)、

李大钊(宣传马列主义)、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鲁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他在《新青年》上发表短篇小说《狂人日记》,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他将反封建的革命内容与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显示了文学革命的成果,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2、旗帜: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 口号:“打倒孔家店”

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3、意义: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4 对鲁迅的评价与成就:鲁迅将反封建的革命内容与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显示了文学革命的成果,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第十课

1、1898年,光绪帝颁布诏书设立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惟一成果。

2、1904年,清王朝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形式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1905年,在中国延续了上千年的科举制废除。

3、《申报》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是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商务印书馆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

4、1897年,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办。
特点:以编印新式教科书、工具书和翻译介绍西方的学术著作为主。
性质:是中国近代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
第十一课

1、照相术于19世纪30年代末在西方国家诞生,40年代后传入中国。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放映电影,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了第一部影片《定军山》,它揭开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

2、剪发辫:1912年,孙中山颁布剪辫令,要求留有发辫者,限期剪去辫子,去除旧俗,做新国民,它成为革命的标志。
3、改称呼:革除“大人”“老爷”等前清官场的称呼,规定民国政府的职员一律改称职务;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
4、改服饰:①男士:西服、中山装;②女士:女式高领服装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