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菊的诗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3

1.有关他人描写陶渊明爱菊的诗句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明·沈周《菊》

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

[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 (刘克庄《菊》)

说到菊花就有陶渊明,不就说明陶渊明爱菊吗

2.关于陶渊明爱菊的诗句

你好,以下诗词参考一下:

饮酒诗二十首其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问来使

尔从山中来。早晚发天目。

我屋南窗下。今生几丛菊。

蔷薇叶已抽。秋兰气当馥。

归去来山中。山中酒应熟。

和郭主簿诗二首其二

和泽同三春。清凉华秋节。

露凝无游氛。天高风景澈。

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真秀姿。卓为霜下杰。

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

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九日闲居

余闲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

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

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

往燕无遗影,来雁有馀声。

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

尘爵耻虚垒,寒华徒自荣;

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

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

饮酒二十首并序 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谢谢~

3.关于陶渊明喜爱菊花的古诗句子

饮酒其二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 饮酒其四 秋菊有佳色,浥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九日闲居 余闲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

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 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

往燕无遗影,来雁有馀声。 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 尘爵耻虚垒,寒华徒自荣; 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 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

《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 宋·周敦颐。

4.描写菊花的诗句

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赏析】:东晋大诗人陶潜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不晓,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难怪宋人周敦颐因陶渊明后真隐士不多,要大发“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的感慨了。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其中咏菊者也时有佳作。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

诗人对菊花由衷喜爱:开得正旺的菊花一簇簇、一丛丛,遍布屋舍四周,他沿着竹篱,忘情地欣赏这些亲手栽种的秋菊,不觉日已西斜。第一句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第二句的“绕”字则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图

第三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独立支持,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这四季中最后开放的菊花使他忘情,爱不能舍了。我国古典诗词常借物咏怀喻志,如屈原的《桔颂》,陈子昂的《感遇》,都是范例。元稹《菊花》一诗赞菊花高洁的操守、坚强的品格,也寓有深意。

这首诗取陶诗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朴素的语言吟咏,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蕴藉之至;而是在描绘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爱菊之由而又不一语说尽,留下了想象空间让人们去回味咀嚼,这就增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因而历来被人们所喜爱。

请采纳。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