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冬天的儿童创作诗

描写冬天的儿童创作诗

第1个回答  2016-12-20
大多儿童诗有韵可压,节奏感强,旋律优美,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很容易记诵。在跟他们年龄相当的时刻,抓住时机让学生多读儿童诗有很多好处。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追求对艺术的鉴赏能力,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是很有好处,能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小学阶段,在语文教材中穿插了很儿歌儿童诗,这些有的是用优美简洁的文字描绘自然景物的,用声情并茂的声音演绎,配合挂图插图,结合画面想象诱发联想,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感受大自然的优美。
一 儿童诗欣赏内容
(一) 语言美
儿童诗采用的语言浅显易懂,凝练简洁。有的诗让我们感受到无限的童真童趣,有些诗让我们感到儿童眼中世界的独特,有些诗让我们充满深刻的记忆和感动。这些生动优美的句子,同样然我们能感受语言强大的魅力。如高洪波的《我想》: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带着一串花苞,/牵着万缕阳光,/悠啊,悠――/悠出声声春的歌唱。简单几个字就把一个阳光灿烂温暖的春天展现在读者面前,而且用牵字极其巧妙,阳光居然是可以牵的,就像一个听话的宠物,写出了儿童与春天的熟悉、和谐、亲密无间。再比如《春分》:凹面镜般的天宇/紧扣着大地/ 这块不透明的玻璃/太阳用光焰的扫帚/扫除着冰雪那冬天的足迹 蓝天在孩子眼中是一块纯净的玻璃,太阳扫射出的光芒就像是扫帚,比喻恰当且又很独特。
(二) 韵律美
儿童诗歌在形式上,很重视韵律美,主要表现在押韵、节奏。整齐的韵脚就像是缝制精美的衣裳,这些诗琅琅成诵,记忆深刻,深受小读者的喜欢和好评。轻快的节奏,错落有致的句式,使诗歌具有较强的音乐感和节奏感。例如:高洪波的《我想》, 林焕彰的《影子》等诗歌中那鲜明的节奏感,都给人以读诗如唱的明快感觉,使儿童在读诗之时就摇头摆尾,翩翩起舞。
(三) 建筑美
建筑美的要求虽然不是那么严格,在字的数量与排列上整齐、渐变首先给人视觉上就形成一种雷电般袭击般深刻的印象。在字的数量与排列上整齐、渐变会容易琅琅成诵,这实际上要求作者也是有一定的功底的。如:俄罗斯诗人马依科夫的《摇篮歌》。
(四 )想象美
儿童天真烂漫,好奇聪敏。春天能唤醒枝头的花苞;太阳会开出灿烂的花;夜晚能在睡梦中长翅膀;能坐上月亮船看星星。想象是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能很好的感受作品所表达的事物,场景,情感。能很轻而易举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所描写的情景中,甚至意境中。这也是为什么想象越奇妙的儿童诗,儿童越感兴趣,越喜欢的原因。 如诗歌舒兰《 虫和鸟》:我把妈妈洗好的袜子,/一只一只夹在绳子上,/绳子就变成了一只多足虫,/在阳光中爬来爬去。//我把姐姐洗好的小手帕,/一条一条夹在绳子上,/绳子就变成一群白鹭鸶,/在微风中飞舞,飞舞。诗人紧紧抓住本与喻巧妙构思,大胆想象,极力夸张,一句句生动有趣的诗句奇特,想象丰富,充满童趣。
(五)人情美
儿童诗歌不仅仅只是靠形式或者描绘美丽的风景叙述美好的生活来吸引读者。很多儿童诗在塑造儿童身心,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品德教育爱国教育上也是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我变成风》如果我变成风就到妈妈工作的地方/替妈妈把脸上的汗珠一颗颗吹干。再比如《心灵上的一颗美人痣》:妈妈贴一颗美人痣在女儿五岁的额头 /同时也贴进了自己的心灵/小女孩突然让老太弯下腰/她取下额上的美人痣贴在老太的额头 /并说了声奶奶‘六一节快乐’ 。
二 儿童诗欣赏方法
儿童还处在学习语言的重要阶段,学习理解感悟上都不及成人。在学习一般性的文章时有时都不能准确恰当。是不是在小学阶段儿童就不能够和不适合去欣赏儿童诗呢?当然不是。儿童诗歌教育是通过优秀的儿童诗歌促进儿童智力发展,陶冶儿童高尚情操,培养儿童良好个性特长的一种教育活动,是一个儿童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美育过程,也是一个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训练儿童诗歌语言表现力的重要学习过程。怎样才能较好的让学生能够准确把握诗儿童诗的内容,喜欢甚至深深爱上儿童诗呢?(一)多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小学语文老师在指导欣赏时在读字上也要费点心思。通过自读、合作读、教师泛读,提高小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如组诗中一首《句号》清晨的风吹过这片草地/草叶儿摇过来摇过去/ 摇落趴在上面睡觉的 /一只瓢虫 /这只瓢虫太困了/ 趴在草根旁/还在呼呼大睡着/ 动也不动 用优美简洁的文字描绘了一幅自由自在安逸舒适的自然之境。教学时,教师利用轻淡淡的语气,缓慢轻松的节奏,声情并茂的演绎,用声音再现自然之境,诱发他们去想象,感受自然之美。能逐渐培养出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二)多观察,调动多种感官
大多数诗通过朗读吟诵就能较好的理解,明白作者所表达的意思。但小学生由于年龄小,阅历有限,很多自然之物都没有见过,更别提有些思想性的抽象性的概念性的东西。在儿童诗歌中有些时候也会采用象征这样的写作方式,要想让小读者较好的理解哪又该怎么办呢?这就要多观察,观察是对客观事物所进行的一种查看体验活动。观察是一种非常直接的获取对外界事物认识的一种途径。它简单,直接,深刻。在观察中较好的指导,把握事物的属性,就能对一些有深度意义的诗有一个准确的理解。如观察蜜蜂是勤劳的,蝴蝶是优美的,苍蝇是丑恶肮脏的,菟丝子是贪婪的。拓展到其他的感官,认识下水沟的水是臭的,梨子李子橘子是甜的,草地是软软的,风是柔柔的。如欣赏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呀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邮票是传递的感情媒体,船票是离开一地到异地的凭证,坟墓是亡的代表。一步一步学生已经能理解整首诗的意思了,虽然还不是那么深刻。
(三)创设感兴趣的活动和激发想象
尝试着用画、想象、交流、游戏的方法,来加深对儿童诗的理解,这要比光读光听的效果更好些。在欣赏散文诗的探索过程中,注意教材的设计,设计出让学生主动参与和感兴趣的活动。在充分了解每个儿童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把小学生放在主体位置精心设计活动,孩子们才能主动参与活动。例如:我在设计欣赏学生自创诗《清晨》活动时,活动的每个环节我都注意从怎样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这一点考虑。一开始,我就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来讲述清晨的一些景。紧接着,我就在不出现图片,不作任何暗示的情况下,让他们完整欣赏诗歌两遍,让幼儿充分地整体地感受诗歌中的语言美,激发他们的欣赏兴趣。然后,借助自己的认识和想象,让他们自己根据自己的理解认识欣赏所得把诗歌中描画的景说出来,画出来。甚至有些诗歌还可以配乐编成舞蹈,让学生来跳一跳。等等这样的活动,达到了不给学生们任何负担,让学生在玩中学,实现了玩与学的统一。让孩子对欣赏儿童诗活动越来越感兴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三、儿童诗歌的创作
儿童诗是指结合儿童成长发育特点和心理特点,为适合儿童的阅读欣赏学习,专门为少年儿童创作的诗歌。儿童的心理和年龄决定了儿童诗有着自己的个性特点。儿童诗,措词简洁明白,语句精炼易懂,内容丰富多彩,写作方式灵活自由。因此,可以引导儿童仿编创作儿童诗 。(一)摘抄
摘抄可以积累语言,帮助打开诗的大门。我曾设计过这样的课外教学活动。活动课上,孩子们都带来了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小诗。在摘抄诗句中,学生能够对儿童诗的段式,句式,写作方式让有更多的认识。我们要引导孩子们多欣赏童诗,熟读童诗,在日积月累中为写诗打好基础。
(二)儿童诗常用修辞方法练习
儿童诗常用修辞: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诗歌又不比一般性的作文那么通俗详细。要想儿童写出较好的充满童真童乐活泼有趣的作品,应该让他们学会使用前面提到的修辞方法。
例如写拟人句:下雨可以说哭泣;向日葵绕着太阳转可以说是追逐。写排比句:我想――我想一年四季是春天,我想成为天上的一片洁白的云,我想带着爸爸妈妈去游玩,我想为困难孩子伸出一双手等等。
(三)走近诗模仿、改编、写作
模仿的敏感程度和相应的吸收能力构成可塑性,儿童在这方面是远远超出我们成人的。儿童模仿和吸收能力的惊人。《假如我有马良的一支神笔》孩子们最在理解原作品的基础上,要想提笔创作,可以尝试在句型上改词,还有用诗歌的原有结构继续发挥,或者向孩子提供一个想象线索,引导儿童自己完成诗歌的创编。儿童远远要比我们想到的要活跃,在诗歌的创作的原野上他们更能够自由驰骋自在飞翔。一旦打开孩子想象的闸门,孩子们天真的想象如浪涌动如云翻滚。
要想让孩子真正学会写诗,仅仅靠模仿还是远远不够的,儿童是阅读大自然的忠实读者,是能够与事物对话沟通的使者。生活的色彩斑斓多姿多彩是孩子们良好的创作园地。他们在接触周围世界时,头脑中会产生许多新鲜、奇特的想法,会创造出许多生动、鲜活的形象。教师如果及时引导发展儿童创作诗的才华,很有可能他们就是未来伟大的诗人。例如,观察秋天,带孩子们在校园里散步去田野看看。让孩子们发现秋景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你第一次新鲜的发现。当时可以把自己观察到的一景一物用优美字句组织成一首诗;也可以回到课堂或家里把自己的亲身体验跟想象的意象或创造的意象结合,描绘出比自己观察到的更美的意境。生活中处处是诗,一草一木一事一感,都可以表达。
孩子们的潜力是无限的,教师要善于挖掘和激发。诗也是生活中的日记,成长的脚步,让我给孩子们一片广阔的天空,让孩子们乘着想象的翅膀遨游。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儿童诗是这个国度里萌发的一株崭新的绿植。在诗歌的欣赏和创作中国我们看到了他们的理想,他们的道德要求,他们对未来的展望。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