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腔爱国热血像谁发诗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1-04-24

满江红·写怀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提到爱国诗词,岳飞的《满江红》当属第一。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很有争议,大部分人认同的是岳飞第二次北伐期间。绍兴六年,岳飞第二次北伐,但是岳飞很快发现自己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但是岳飞壮志未酬,写下这首词。岳飞的诗词流传极少,但是这首《满江红》却是人尽皆知,深为人们喜爱。在这首词中,岳飞的精忠报国,岳飞的一腔热血,都体现了出来。这样的英雄人物,令人敬仰!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的诗词,一向是豪迈洒脱的。这首词很能代表苏轼的风格。这首词虽描写的是一次出猎的场面,但是苏轼借助这次出猎和历史典故,抒发的是自己想要报效祖国的决心。也是苏轼想要能够得到朝廷重用的信号,但是无奈苏轼的一生都是没能实现。虽经历坎坷,但依旧乐观洒脱,这才是我们敬佩的地方。天地间,谁能比得上苏东坡?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是杜甫非常经典的代表作,杜甫的忧国忧民之心,世人皆晓。这首诗是杜甫投奔唐肃宗的路上被叛军抓获,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而作。想到昔日的景象,再看看如今的破败,实在令人感叹。这首诗情景交融、含蓄凝练,写得极美,也极为感伤。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的这首诗,表明了自己的坚定的爱国心。这首诗饱含沉痛悲凉,既是对国家的感叹,也是对自身的感叹。将内心的恨意写到极致,但在最后一句却由悲而壮。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慷慨激昂、振奋人心。诗人最后用高亢的语句,写出了自己的生死观和高尚的品格!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是陆游的绝笔诗,彼时的陆游已是85岁,缠绵病榻。但是依旧想要发出这样的号召,希望收复失地。爱国情感中,也有着一丝无奈。这是陆游爱国诗词中的经典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收复失地。即使遇到了很多阻碍,都不曾改变,直到生命的最后。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的爱国之情是何等的真挚,即使自己的快要离去,还希望儿子能将收复中原的消息告诉自己,这是他一生的奋斗目标。

第2个回答  2021-04-24
1、荆轲歌 / 渡易水歌
先秦:佚名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还 一作:复反)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此句疑为后人补作)
译文
风声萧萧地吹呵,易水寒气袭人,壮士在此远去呵,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
刺杀秦王就像是到虎穴到龙宫一样危险啊,但是我们的英雄英勇的气概,连仰天吐气都能形成白虹。
2、从军行七首·其四
唐代: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3、出塞二首·其一
唐代: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4、少年行
唐代: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译文
才从军便作汉朝的羽林郎,一开始就随将军鏖战渔阳。
谁知道不能去边关的痛苦,纵然战死还留下侠骨芬芳。
永王东巡歌
5、唐代:李白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
译文
北方的胡虏在三川一带纷乱如麻,中原地区的人民争相南奔避难,似晋朝的永嘉之难。如果起用东山谢安石来辅佐平叛,一定能为君在谈笑中扫靖胡沙。
6、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唐代: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