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365]2.16假皇帝变真天子 王莽女儿守气节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6
2月16日

假皇帝变真天子

王莽女儿守气节

王莽的长子王宇,不满父亲的行为,想给他降点温,利用父亲敬神怕鬼的心理,耍了个小把戏。他趁更深夜静,叫人在府宅大门外洒狗血,不料被门卫抓住,关进监狱,逼着自杀了。大媳妇怀了孕,也送入狱中,生下孙子之后,一起被杀,可谓残忍之极!【3.1宇即使宽夜持血洒莽第,门吏发觉之;莽执宇送狱,饮药死。宇妻焉怀子,系狱,须产子已,杀之。】

甄邯把这事报告太后,传诏嘉奖:“安汉公身负周公一样的责任,能够大义灭亲,不让亲生儿子危害国家,真是臣民的楷模。”【3.1甄邯等白太后,下诏曰:“公居周公之位,辅成王之主,而行管、蔡之诛,不以亲亲害尊尊,朕甚嘉之!”】

王莽不久当上了“宰衡”。这个官名是新创立的,将伊尹的“阿衡”和周公的“冢宰”称号,各取一半,专门赠给王莽,位置在“三公”之上,除了皇帝和太后,都得向他敬礼。【〔4.2〕群臣奏言:“昔周公摄政七年,制度乃定。今安汉公辅政四年,营作二旬,大功毕成,宜升宰衡位在诸侯王上。”诏曰:“可。”】

王莽极力讨好太后,四时八节,请她到各地赚济施恩,连侍卫和奴仆也有厚赏。太后的“弄儿”,就是跟在身边当作小猫小狗玩的孩子,若是生了病,王莽也亲侍汤药,十分殷勤。

形势不断发展,大臣们又上书要赠给宰衡“九锡”的礼遇,位置在一切王公之前,只比天子低一级。几天之内,为这事上书的达到四十八万人。【〔5.4〕仍令议九锡之法。吏民以莽不受新野田而上书者前后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及诸侯王公、列侯、宗室见者皆叩头言:“宜亟加赏于安汉公。”】

王莽对太后说:“凡是替我说好话的书信,一律不许讨论。我把礼乐两大制度建立起来了,就辞职回家,为贤者让路。”【〔5.4〕于是莽上书言:“诸臣民所上章下议者,愿皆寝勿上,使臣莽得尽力毕制礼作乐;事成,愿赐骸骨归家,避贤者路。”】

可是上书的人如醉如狂,在举国上下的敦促声中,安汉公没法躲避,只得接受“九锡”大礼。【5.5五月,策命安汉公莽以九锡】

其实,这股热浪是由王莽幕后导演、同伙王舜等人一手操纵的。

王莽为了提高舆论的等级,派专使下乡观察民风,请下层文人编写歌谣,歌颂太平岁月和安汉公的功勋,共有三万多字。【〔5.5〕王恽等八人使行风俗还,言天下风俗齐同,诈为郡国造歌谣颂功德,凡三万言。】

广平郡丞相班穉,拒绝编造歌谣;【5.5时广平相班穉独不上嘉瑞及歌谣】

琅邪太守公孙闳反而上报灾情。【5.5琅邪太守公孙闳言灾害于公府。】

惹恼了王莽的同伙,要求太后惩处。【5.5甄丰遣属驰至两郡,讽吏民,而劾“闳空造不祥,穉绝嘉应,嫉害圣政,皆不道。”穉,班婕妤弟也。】

太后说:“班释是班使仔的兄弟,就不追究责任了。公孙闳故意捣乱,败坏大好形势的声誉,罪该万死。”【5.5太后曰:“不宣德美,宜与言灾者异罚。且班穉后宫贤家,我所哀也。”闳独下狱,诛。穉惧,上书陈恩谢罪,愿归相印,入补延陵园郎;太后许焉。】

说真话的太守被处以极刑,天下的吏民百姓心惊胆战,从此,一片阿谀之声,到处胡说八道,人人学会说假话了。

王莽及时向王太后上书说:“如今,市面上没有两种价钱,真正童叟无欺;地方官没有案子审判,整天袖手闲玩;城乡没见盗贼,狱里没关犯人;普天下不见乞食讨米的,路上丢的财宝没人捡。这是从古以来最美好的岁月呢。”【5.5莽又奏为市无二贾,官无狱讼,邑无盗贼,野无饥民,道不拾遗,男女异路之制;犯者象刑。】

王太后乐得头也昏了,该怎样感谢和赏赐安汉公呢?想去想来,无官可赏,已经到顶了。

时机又一次成熟了。王莽的同伙刘庆向朝廷上书说:“当年成王年幼,周公摄行天子的职务,现在皇帝年轻,也该让安汉公代行天子的权力,像周公一样。”文武大臣都表示拥护。【〔5.8〕泉陵侯刘庆上书言:“周成王幼少,称孺子,周公居摄。今帝富于春秋,宜令安汉公行天子事,如周公。”群臣皆曰:“宜如庆言。”】

可是,汉平帝已经十四岁了,渐明事理,只因生母卫后受王莽阻挠,不得进京,心里恨透了。大臣的意见转到手中,他一概搁置不理。【〔5.8〕时帝春秋益壮,以卫后故,怨不悦。】

王莽急了,怎么办?腊月初八,照例向天子敬“椒酒”,就在酒里放进毒药。少年皇帝哪里知道其中的奸谋,见到岳父大人的节日酒,举杯便饮,中了毒,不过是慢性的。【〔5.12〕莽因腊日上椒酒,置毒酒中。】

王莽立刻假造一篇策文,表明自己的忠心:“如果皇帝有病,我愿上天把病转移给我,保佑皇帝清吉。”写好了,装在金匣子里,用漆封牢,放在皇殿的正梁上,不许知情人多话。这也是仿照周公当年的做法,只不过周公是真心,王莽是假意而已。【〔5.12〕帝有疾,莽作策,请命于泰畤,愿以身代,藏策金滕,置于前殿,敕诸公勿敢言。】

第二天,中了毒的少年皇帝、安汉公的亲女婿,死了。【〔5.12〕帝崩于未央宫。】

接着,王莽通过一些地方上的符瑞和谣言,逼王太后承认他为“假皇帝”,也就是代理皇帝。官吏百姓称他为“摄皇帝”,改年号为居摄元年,刘汉江山实际上改朝换代了。【〔5.12〕于是群臣奏言:“..臣请安汉公践祚,...赞曰‘假皇帝’,民臣谓之‘摄皇帝’”太后诏曰:“可。”】

王莽最注重名义。自己当假皇帝,掌握真实的权力;还得找个名义上的真皇帝,才能掩盖假相。最后找到刘显的孩儿刘婴,是汉宣帝的玄孙,带入宫里,封为皇太子,取名“孺子”。【〔6.3〕三月,己丑,立宣帝玄孙婴为皇太子,号曰孺子。婴,广戚侯显之子也。年二岁;托以卜相最吉,立之。】

这也是仿效周公时代的语言。当周公辅佐成王时,老弟管叔和蔡叔大造舆论:“周公将要伤害儒子了!”孺子就是小孩。王莽的意思是,自己要像周公一样,把小孩培养成真正的皇帝。

他同时尊称自己十四岁的女儿为皇太后。【〔6.3〕尊皇后〔14岁的女儿〕曰皇太后。】

王莽一手制造的局面,惹恼了刘氏宗族和某些忠臣遗老,不少人要造反。南阳人刘崇首先起事,结果失败。【〔6.4〕四月,安众侯刘崇与相张绍谋曰:“安汉公莽必危刘氏,天下非之,莫敢先举,此乃宗室之耻也。吾帅宗族为先,海内必和。”绍等从者百馀人遂进攻宛;不得入而败。】

大臣们又纷纷上书:“刘崇之流敢于谋反,没有别的原因,是摄皇帝的权威太轻,我们应当更加尊重他,让他镇服天下。”这样一来,连自己的女儿王太后也称父亲为“假皇帝”,自然还是代理,不过声望也更高了。【〔6.5〕群臣复白刘崇等谋逆者,以莽权轻也;宜尊重以填海内。五月,甲辰,太后诏莽朝见太后称“假皇帝”。】

梓潼人哀章,在长安混饭吃,品性不端,好吹牛皮,看穿了王莽的心思,便制成一个铜匣,封盖上刻着两行题字:“天帝行玺金柜图”、“赤帝玺刘邦传予皇帝金策书”。里面藏着书册,说王莽该做真天子。又假造一些大臣的名字,把自己也混在中间。傍晚,他穿上黄衣,跑到刘邦的神庙前,将盒子交给守庙的。【〔8.11〕梓潼人哀章学问长安,素无行,好为大言,见莽居摄,即作铜匮,为两检,署其一曰“天帝行玺金匮图”,其一署曰“赤帝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某者,高皇帝名也。书言王莽为真天子,皇太后如天命。图书皆书莽大臣八人,又取令名王兴、王盛,章因自窜姓名,凡十一人,皆署官爵,为辅佐。章闻齐井、石牛事下,即日昏时,衣黄衣,持匮至高庙,以付仆射。仆射以闻。】

王莽得到报告,立刻在未央宫升座,发布诏书:“老天多次要命我做真天子,违背天命是不吉利的。为了普天下的百姓,我只有应天顺人。从现在起,我是真天子,改国号为‘新’朝。”接着派王舜找太皇王太后要传国玉玺。【〔8.11〕莽至高庙拜受金匮神禅,御王冠,谒太后,还坐未央宫前殿,下书曰:“...皇天上帝隆显大佑,成命统序...予甚祗畏,敢不钦受!以戊辰直定,御王冠,即真天子位,定有天下之号曰新。”】

太皇王太后怒气冲冲地大骂:“你们兄弟受汉天子的托付,竟然乘机盗取国柄,不顾恩义,猪狗也不如的!既然改国号,变服色,另立朝廷,就该自己铸造大印,要抢这个亡国不祥的印干嘛?我是汉家的老寡妇,迟早要死,死后还得用它殉葬呀。要吗?没得!”【〔8.11〕莽将即真,先奉诸符瑞以白太后,太后大惊。是时以孺子〔刘婴〕未立,玺臧长乐宫。及莽即位,请玺,太后不肯授莽。莽使安阳侯舜谕指,舜素谨敕,太后雅爱信之。舜既见太后,太后知其为莽求玺,怒骂之曰:“而属父子宗族,蒙汉家力,富贵累世,既无以报,受人孤寄,乘便利时夺取其国,不复顾恩义。人如此者,狗猪不食其馀,天下岂有而兄弟邪!且若自以金匮符命为新皇帝,变更正朔、服制,亦当自更作玺,传之万世,何用此亡国不祥玺为,而欲求之:我汉家老寡妇,旦暮且死,欲与此玺俱葬,终不可得!”】

她怕王舜动武,一把摔在地下:“我倒要看你们兄弟的下场!”王舜像没听见,捡起玉玺,急匆匆地跑了。【〔8.11〕太后因涕泣而言,旁侧长御以下皆垂涕。舜亦悲不能自止,良久,乃仰谓太后:“臣等已无可言者。莽必欲得传国玺,太后宁能终不与邪?”太后闻舜语切,恐莽欲胁之,乃出汉传国玺投之地,〔撞坏一个角,这年王政君已80岁〕以授舜曰:“我老已死,如而兄弟今族灭也!”】

王莽完成了取代汉王朝的全部过程,历史上将“新莽”以前的汉朝称为西汉,因为首都建在关西长安的缘故。【〔8.11〕舜既得传国玺,奏之;莽大说,乃为太后置酒未央宫渐台,大纵众乐。】

太皇王太后不和王莽合作,任凭新皇帝献媚讨好,绝不理睬,叫身边的人都穿着汉朝的服色,遵守汉朝的节日。她在八十四岁上过世,王莽还为她穿了三年孝服。【〔13.2〕春,二月,文母皇太后崩,〔王政君〕年八十四;葬渭陵,与元帝合,而沟绝之。新室世世献祭其庙;元帝配食,坐于床下。莽为太后服丧三年。】

新皇帝王莽把孺子皇帝封为安定公,关在公馆里,门卫森严,不许别人接近。保姆也只可端茶送饭沐浴打扫,不得跟这两岁的孩子说话。儒子长期关在这样的牢笼里,居然也长大成人,只是连鸡犬的名字也叫不出。王莽还把孙女儿给他做了公爵夫人。

当时,对王莽最为愤慨的还是王莽的女儿安定太后。她十四岁守寡,心情郁闷,从不上朝。快二十岁了,总是不苟言笑。王莽又怕又爱,又怜又敬,想把她重新嫁出去。要她改称“黄皇室主”,和汉朝的什么皇后、太后分清界限。不久,父亲物色到一位贵族青年,打扮得整齐漂亮,带着医生去探望女儿。【〔10.11〕定安公太后〔王莽女儿〕自刘氏之废,常称疾不朝会。时年未二十,莽敬惮伤哀,欲嫁之,乃更号曰黄皇室主,欲绝之于汉;令孙建世子盛饰,将医往问疾。】

不料女儿大怒,把身边的卫士一个个鞭得血流满面,自己则气得卧床不起。王莽也就不敢再勉强了。【〔10.11〕后〔王莽女儿〕大怒,笞鞭其傍侍御,因发病,不肯起。莽遂不复强也。】

多年以后,汉兵攻入京城,放起大火,延烧到黄皇室主的住地,她非常痛苦,叹息不已:“我有什么脸面去见汉家的天子!”随即纵身跳入火海。王莽为实现自己的野心,就这样牺牲了女儿的幸福。【〔23.9〕火及掖庭、承明,黄皇室主〔王莽女儿〕所居。黄皇室主曰:“何面目以见汉家!”自投火中而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