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广西人有很多需要过的节?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5
因为过节好啊!我小时候最喜欢过节了,因为过节家里会做大餐吃,以及一些糕点,小时候每年都在期盼着各种大大小小的节,而且过节一家人每个人都开心,当然要把这些节日传承下去。

在我们那,除了像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这些大节,中间还有很多小节,例如二月初二、六月初二、七月初七、七月十四等等,都是我们会过的节日,可能是因为我们在农村,平时都忙着务农,所以过节就会特别重视,过节意味着可以放松、团聚,也意味着可以犒劳一下平日辛苦的自己,所以大家都很重视。

另外我们那过节,基本都会做好吃的,例如清明节会做艾糍。

端午节和冬至都会做粽子。

即便是七月十四,我们那也会做芋头糕以及千层糕这些糕点来吃。

总之就是节日多、吃的多,我们广西三月三还有三天假期呢,三月三是广西壮族的传统节日,每年三月三,广西全省都有三天假期,这是只有我们广西才有的法定假日,可见我们有多么重视节日!

有节不过,等死了过吗?你们这些外省人真的的,我们广西过节关你什么事啊!你们不过就不过吧!老拿我大广西来说个什么事啊,要不问你们要钱,要吃的,都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广西大团结一致过节也有错吗?

广西每个月都有节过,初了新历节日,还有农历,一月就不说了,全国都一样。农历二月二龙抬头,部分地区有“社”节,村里杀猪并做成熟食,按照每户会交钱的多与少分份数分给大家;农历三月三广西的山歌节大多是少数民族人民过,会唱山歌、斗牛、做五色饭等;农历四月初八牛神节,一些人做五色饭,除了我们自己吃,当然象征性的给牛吃一些,慰劳辛苦的耕牛;五月初五端午节包粽子、舞狮、赛龙舟;六月初六、十九“笨卵节”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叫,但是还挺隆重的,但是就很少一部分人过,他们会买菜请亲朋好友来家里吃饭喝酒;七月初七七夕节,十三“新节”这个是给刚去逝的家人祭奠,十四中元节(鬼节),除了祭拜逝去的先人,走亲访友;八月初二跟二月二一样过“社”节,十五中秋节,到后面几个月份基本就没什么区别了。确实有很多节日过,但也不是全都过,分地域。

在现代一个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更冷了,更多的是利益,广西过的这些节不仅是庆祝收获更多的是拉近亲友之间的关系,大家在劳作之余放松欢乐。(也许还会有差异,这仅一家之言)

我就是广西人!广西自古就是多种少数民族聚集的省份,大杂居,小聚居的,主要是农耕为主。农忙前,农忙后都是各村落都有节日,各村安排适当的日子聚朋请客,表示对别人平时的帮助的感谢,也是展现农家人居的凝聚力!

春节是要过的。开年——各村以正月里某一天来请客宴朋。二月土地诞,各村选的日子也不尽相同,亲朋好友相约而来,过完节就开始农忙春种了(主要是指稻种)。接下来就是壮家三月三,这个大家都懂,哪怕是刻板印象也是差不多就是那样了!清明是国家节日,不用介绍。五月五端午。六月七月“新米节”各村落也是轮番轰炸。七月十四至十六,这鬼节也是隆重的,毕竟自己过得好了也不能怠慢祖先们啊!中秋节。重阳节,两广人比较重老敬老也是真真的。接下来就是“丰收节”,主指晚稻秋收结束后也要庆祝一下的,这必会请亲宴友的!冬至,这是两广人的小年“冬大过年”也是十分隆重!

节日多,是因为各村春种秋收的时间不尽相同,选日子来庆祝也不尽相同。人们喜欢走亲,加上广西人好客好酒,就使得每个节日更加隆重!总结,广西人好客,广西人好酒,广西人喜欢凝聚,广西人团结!

这个过节多的事情嘛!应是这样解释:这都是由于广西人性格习惯有关系。我们广西人性比较好客热情,且民风彪悍好斗!所以每每过节都会有各种竞技比赛如抢花炮、狮上架等等节目,热闹异常。甚至有时互怼得头破血流也属常态!所以节多不足为奇

过节多,祭祀多,证明我们传承多,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只有岭南人民保留得更好,真正的汉文明传承大多数集于闽粤桂港澳台,中原以上特别是东、西北方,很大程度上带有异族(或游牧民族)的特性,对中华 历史 真正领悟的人肯定会认同我的看法,要知道,庙宇,祠堂,节日等活动,不是我们近代捏造出来的,至于是迷信还是文明,那是另一角度看法!

我就是广西的,广西的节日可多了,几乎每个月都有,当然有大节有小节:正月春节和年子,二月二和二月十八观音旦,三月三和清明,四月初八,五月五端午节,六月十八观音旦,七月十四鬼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九重阳节,九月十八观音旦,十月十双十节,十一月冬季节,十二月除夕。再加上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福社,多不多?

我广东和广西交界的云浮市,也有许多节要过,正月初一,初七,十六,二月二,三月清明,四月八,五月节,六月十九观音诞,七月十四,八月十五,九月九重阳,十一月冬,十二月小年,大年!这是我们村里一年要过的节,除了十月,真的月月有节过

确实很多节要过,春节,元宵,二月二,三月一、三月三,(还有清明)四月四,四月八,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七月十、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八月十五、十六,九月九,冬至,元旦。还有贺社公、庙社的……地方不同,过的节也不同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境内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等12个世居民族。一方面各民族在各自漫长 历史 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本民族传统文化。壮族“三月三”,龙胜苗族“油茶节”、瑶族“晒衣节”,三江侗族“河歌节”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展现了浓厚的民俗风情和独特的魅力,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另一方面各民族长期杂居,相互交往交流,相互认同、影响和吸收,因而在文化上又具有某些相似性和共同性。这一特点突出表现在,作为民族传统文化重要内容之一的民族节庆上,即居住在同一地域的不同民族过同样的节日。在广西的诸多少数民族节日中,无论是从参与的民族还是参与的人口来看,“三月三”都毫无疑问地堪当“广西第一节”。

广西节日风俗习惯集中地体现在各种节日活动上。他们几乎每一个月都有自己的节日,加上各聚居点自己的特定节日,广西人民的节日,可谓接二连三,不停不断。这些节日活动,从内容看,有预祝新年大吉大利的,有喜庆耕种开始、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的,有慰劳牲畜或农田劳作某个阶段胜利完成任务的,有欢庆好收成的,有纪念祖先和其他 历史 、传统人物的,也有其他特定好日子的。

广西人的某一个节日一到,家家户户杀鸡宰鸭,或者烹猪煮羊。用糯米做成五色饭、米花、糍粑、汤圆或粽粑,一家团圆,同餐共饮,而且还要请客走亲。充分体现了广西人民热爰生活,创造生活的良好愿望和感情。体现了广西人民团结互助相爱如宾的高尚品德,也反映了壮族人民把希望寄托在多神 (金、木、水、火、土等等方面)保佑的美好愿望上。

与此相关联,壮族的节日活动形式就更十分多彩。供祭祖先,给先人坟幕、寺庙或“泰山”神烧香扫祭,舞狮、舞龙、舞狗、舞猫、舞公鸡、舞春牛,拜年祝寿,给房屋、社庙、大树、大石、大山贴红纸,或者集会坐龙灯会、装古事、坐歌堂、对歌等等都是从当地实际习惯出发,表示自己的信仰、愿望、情绪和追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