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铸的人物事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8

2010年10月25日,天涯社区的“传媒江湖”版出现一篇名为《无良烟草局长任人唯亲 强行解聘贫病职工》的帖子,爆出广东烟草汕尾市有限公司负责人为安插自己的亲信,与七名业务骨干终止劳动合同,于是该七名被炒员工愤而曝光这名烟草局长近年来违规调入和提拔重用30多名亲友进入汕尾市烟草系统。帖子郑重声明:“以上情况完全属实,请有关领导给予调查处理。”
在该网帖随后爆出的“关系图”里,脉络清晰地列举了35个与陈文铸有关的亲信名单,且绝大部分都是汕尾烟草系统的在职人员,职务也从副总经理到办公室资料员不等。其中有陈文铸的“胞弟”、“弟妹”、“妻弟”、“堂弟”、“表弟”等亲戚,还有其司机、生意伙伴、结拜兄弟,甚至连女儿的家教也被提拔为“汕尾烟草物流中心主任”。本月15日,汕尾市烟草专卖局人事劳资科的罗科长向记者证实:关系网中的一应人等的确均为该烟草系统的员工。
2010年12月初,网上又冒出一新帖《晒晒汕尾市烟草公司局长的吃喝,一看吓一跳》,称该公司“一个月仅吃喝就花了约206万元,以此类推一年光吃喝就要花掉2500万元”。
首任局长是亲人
陈文铸是汕尾市烟草专卖局成立以来的第三任局长,而首任局长蔡秀任是他亲舅舅。
据调查,与陈文铸有亲戚关系的至少有22名职工,集中分布在汕尾市陆丰市烟草局和汕尾市烟草局。这些亲戚中,有胞弟、堂弟、表弟、妻弟,有堂妹、表妹、妻妹,有表兄,有连襟(妻子的姐夫),还有弟媳的亲叔叔,当地群众将汕尾烟草系统称作陈文铸“亲友就业基地”。
陈文铸曾对媒体说,“他们任职、提拔时间,全部是在我调任汕尾工作之前,跟我无关”。但资料显示,10年多时间里,陈文铸只有2006年初调往惠州工作一年,其余都在汕尾烟草系统工作,这些亲戚或入职或提拔或调动,基本上发生在他担任汕尾市烟草局和陆丰市烟草局的主要领导期间。
例如,2010年被招入汕尾烟草系统的包括陈文铸表弟蔡国标、表妹蔡美兰、外甥周士勇等人,其中蔡国标和蔡美兰是亲姐弟,系陈文铸姑父蔡义示儿女;此外,陈文铸表弟陈建雄,原是汕尾市烟草局稽查大队普通稽查员,2010年被提拔为汕尾市烟草局办公室车队大队长。在这些人中,“少年职工”陈展宏和“火箭队员”陈岸涛比较引人注目,他们都是陈文铸妻弟。
当地社保局提供的养老保险缴费对账单显示,陈展宏1985年11月21日出生,2001年3月进入陆丰烟草分公司缴纳养老保险,年仅15周岁。为何出现这种怪事?知情人透露,陈展宏参加工作时间大约在2003年底,当时陈文铸已是汕尾市陆丰市烟草局长,为了掩人耳目,人事部门将其参加工作时间改在陈文铸担任陆丰市烟草局长之前的2001年3月份,由于疏忽,没考虑到这样一来陈展宏的就业年龄就露了马脚。
陈展宏哥哥陈岸涛由于职位升迁和工资增长太快,被人称为“火箭队员”。当地社保局提供的养老保险缴费对账单显示,他2009年10月进入汕尾市烟草局工作,每月缴费工资仅为1200元,半年后暴涨了3倍多,每月达4473元。而在本系统工作10年的老职工每月缴费工资仅1800元,“陈岸涛参加工作仅半年,就被定为正股级,工资翻番,没有姐夫陈文铸,哪能这么快?”
重要岗位皆亲人
汕尾烟草机构财务、营销、仓库、监察审计等核心部门,无一例外是陈文铸的亲友“分兵”把
守。
在财务方面,陈文铸2010年将堂妹陈碧娟从陆丰县烟草局调到汕尾市烟草局财务科担任出纳,当地烟草系统规模最大的陆丰烟草分公司,2006年初由陈文铸亲弟弟陈文盛担任分管财务的副总经理,2009年初陈文盛妻子李惠敏担任出纳。
在营销岗位上,汕尾市烟草局营销中心主任由陈文铸司机郑锦锡担任。据调查,此人2007年开始给陈文铸当司机,2009年由副股级待遇人员提拔为汕尾市烟草局营销中心副主任,2010年提拔为主任。汕尾市下辖的陆丰市烟草局营销部主任,则由陈文铸表弟蔡小杰(首任局长蔡秀任之子)担任。
在仓库管理上,陈文铸妻子的姐夫陈吉2010年被提拔为汕尾市烟草局仓库中心主任,而在2006年10月,他还只是陆丰市烟草局营销部综合管理员。
内部监督机构--汕尾市烟草局监察科,由陈文铸表兄胡镇华坐镇。记者了解到,胡镇华是陈文铸远房表兄弟,以前是汕尾市烟草局工会副主席,陈文铸从惠州市烟草局调回汕尾市烟草局后,他被任命为该局办公室副主任,2010年担任该局监察科主持工作的副科长。
知情者反映,这种以亲友安插形成的家族式人脉网络,并不是简单地为了解决就业,而是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链。比如说一个月高达200多万元的招待费、回购及倒卖名烟等,迄今为止,未见其内部监督机制发挥过作用。
解聘贫病职工
2010年下半年汕尾市烟草局卷入一场“解聘风波”。
该局数名职工向记者反映说,去年8月23日,该局书面通知他们7名职工终止劳动合同,理由是“结合综合能力测试和部门考核结果”。这些职工不服,纷纷向上级部门反映情况。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被解聘职工反映,烟草局的解聘理由根本站不住脚,“其实我们这7个人都是业务骨干,成绩突出”,如唐碧容接手档案管理工作前,烟草局档案一直没达标,经过她的努力,综合考评达到优秀等级,为烟草局挣回“省一级水平”的奖牌;《汕尾烟草报》曾报道过朱彩媚的先进事迹,其他几个人也受到表扬。
记者了解到,7名职工中有4名是2001年由烟草局面向社会公开招录的,其余3名也是烟草局根据业务需要择优录取的。
据反映,被解聘职工有人已是结肠癌三期,有人尚处哺乳期,绝大多数人家里只有一个人就业,且上有老下有小,家庭非常困难,“更令我们想不通的是,烟草局一边裁掉我们这些职工,一边招录局长陈文铸的亲戚朋友。”他的这些亲戚中,蔡国标在烟草局直属分局当办证员,蔡美兰在烟草局办公室当收发员,周士勇在烟草局直属分局专卖稽查大队当稽查员。“
一篇“汕尾烟草局长任人唯亲、安插30多名亲信进烟草系统”的相关帖子在各网络论坛疯传。另一则关于该局长豪花招待费的网帖更引来无数眼球。陈文铸对网帖所曝的问题一一作了回应,并表示已向公安部门报案。
与我无关
“这一切与我无关!”陈文铸一脸无奈。他承认网帖中所列举的“亲友”当中,有五人确实与自己有亲属关系,包括他的胞弟陈×盛、弟媳李×敏、妻弟陈×宏等,“但是他们的任职、提拔时间,全部是在我调任汕尾工作之前,跟我无关。”其弟媳李×敏与胞弟陈×盛原本就是单位同事,后来才结婚成家的。除了那五个人以外,其余所谓的“亲戚”、“亲信”均是无稽之谈,“那些人不少是下属陆丰烟草公司的一线职工,名字我都不认识,怎么都算到我‘亲戚’的头上来呢?”
汕尾烟草公司人事劳资科出示的一份入职时间表显示,陈文铸之弟陈×盛入职时间为1989年7月,其妻李×敏入职时间是2001年2月,另外的三个亲戚入职时间都是在2001年以前。罗科长称,陈文铸是2007年年初才从惠州烟草公司副总经理平调到汕尾公司,2009年5月份才升任公司总经理,兼汕尾市烟草专卖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文铸说,今年8月份,公司有七名职工劳动合同到期,按照公司的考核制度,经部门综合考核不合格而被末位淘汰,而非网帖所说的无故辞退,被终止合同的几个员工不愿意走法律途径寻求解决,部分人开口就向公司索要30至50万元的补偿金额,这么高的补偿金额公司根本无法接受,之后不久网上就出现了相关的帖子。陈文铸表示,针对那些网帖对自己的诬告诽谤,他曾报了案,公安部门已介入调查。
断章取义
“2010年3月业务与财务公开”表,显示该月份的“经营费用”和“管理费用”中果然有两笔“业务招待费”,分别为43.28万元和162.82万元,总额为206.1万元。
陈文铸对此作出了解释:网帖的内容纯属断章取义。他表示该表确实是该公司今年3月份的业务与财务公开报表,但这笔总额206万元的业务招待费事出有因:当月正值春节前后,往年每逢这一段时期,因业务拓展需要招待各个烟草生产厂家、前来考察的系统兄弟单位,以及汕尾烟草系统年终总结会议费用等,加起来招待费用必然要比平常月份多。“平时的招待费一般是每月三四十万元,全年平均下来就没那么高了。公司董事会对此有严格规定,整个公司全年接待费用实施总量控制,不能超标,并不存在网上臆想的那样,一个月多少就类推一年多少的情况。”陈文铸称,何况这笔费用是整个汕尾烟草系统的总费用,并非单独一个市烟草公司的开销,更非他一个人的“吃喝开销”。
初步证实
广东省烟草专卖局人事劳资处调查组不久前将调查情况发文至汕尾市委宣传部,该份文件中提到:据初步调查,反映的情况基本失实。 一个地方烟草系统如果真的存在严重的“裙带之风”,那么性质无疑是相当恶劣的。相对于近来频频曝光的“萝卜招聘”(为权贵子女定向招聘)事件,这可以说是“萝卜”成堆了。汕尾烟草系统被指责的这些问题,年前就已被广泛报道,可惜至今,广东省烟草专卖局的内部调查仍然没有结果。
当一个“家族网络”控制了一个公共组织机构,那么势必将影响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汕尾烟草系统到底有没有这样一个“家族网络”?这个“家族网络”的形成过程中,到底有没有违法、违规的行为?官方当有正式的说法,回应公众的质疑。 “最牛”烟草局长事件仍在持续发酵,尽管其中有些“剧情”仍需要进一步澄清,但是这一事件之所以如此能够激发舆论的热情,并非没有真实的社会基础。这个真实的社会基础就是,现行的烟草体制为“最牛”烟草局长的产生,提供了相当大的制度便利。
现在,烟草系统仍然是政企一体,烟草专卖局和烟草公司是“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经过多年的改革,这样的公权力机构已非常少见。同时地方烟草系统实行的又是“统一领导,垂直管理”,地方烟草系统接受国家烟草专卖局和地方政府双重管理。
这样的制度设计,让烟草系统的财务与人事制度,有别于其他行政部门。
政企不分必然是监管合一,自己监管自己,怎能不滋生种种腐败。这种腐败不只是利用权力在市场寻租,或者获得额外的垄断红利,而且,也利用权力和制度漏洞,令自己的亲友利益均沾。
烟草系统政企不分,因此其人事制度也有别于其他行政部门。到目前,很多地方烟草系统招聘,走的不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程序,而是采取社会招聘的形式。这样的招聘不透明,便于暗箱操作、近亲繁殖。
而这种状况越是到了基层,越是监管乏力。如汕尾这样的地市级烟草机构,同级政府机构根本无权审查其账目。汕尾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景茂曾向记者表示,烟草局属垂直管理,我们地方管不到,没办法查。 政企不分和垂直管理共同造成了对基层烟草机构的监管脱节。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个历经多年,由多任局长编织而成的“家族网络”如果隐藏在汕尾烟草系统,并不令人意外。
多年来,深化机构改革一直在推动政企分开。自1998年以来,国务院己撤销了十多个政企合一的部、委、局。尽管近年来,烟草系统也试图在推进政企分开,但是,从目前来看,政企分开仍未深入到烟草系统的基层,也未触及这一制度的核心。
对于发生在汕尾烟草系统的事情,不能继续停留在“上级查下级”阶段,现在既需要国家烟草专卖局和广东省介入调查,也需要从制度上进行反思,以解决当前监管乏力的现状。从根本上,应该反思目前的体制,因为“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