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为何选择古风,而不是格律诗来写作《梦游天姥吟留别》?

如题所述

这一首融赠别与游览为一体的抒情诗。诗人以情为经,以梦为纬,用清新朴实的语言给他的友人、也给我们编织了一幅绚丽而奇幻的图画。李白究竟做了这个梦没有这倒无关紧要。诗的结构依梦而立却是非常明显的。全篇可分为梦前(起句至“对此欲倒东南倾”)、梦中(“我欲因之梦吴越”至“仙之来兮列如麻”)和梦觉(“忽魂悸以魄动”)三个部分,现依次试析之。先说梦前。诗的起句较为平淡,似乎与李白这类诗的风格不一样。《蜀道难》、《梁父吟》的起句惊世骇俗、振聋发聩。所以缓起,恐怕是李白刚从梦中醒来,正收视反听、捕捉梦中情景吧!开头两句是说海外归客说的仙境实在难以寻觅,而越人告之的天姥山却是真实的。接下去,诗人把笔触移向天姥山。他先用天衬托天姥山,以“连天”和“横天”状写天姥山的雄奇巍峨。再把五岳、赤城和天姥山相比,突出天姥山的险峻和壮美。

李白

最后,又调转角度用天台山拜倒在天姥山的脚下来暗写天姥山的气势。显然,这种对比描写带有主观随意性和夸张成份。“四万八千丈”和李白其他诗中的“四万八千岁”、“三千六百钓”一样,纯属虚指,不必求其实数。诗人通过这三个层次,把天姥山的雄姿活灵活视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用神奇的笔触把我们一步一步地引向梦境。再说梦中,这是诗歌的主要部份。天姥山旖旎的风光和雄峻的气势引起了诗人的游兴,他竟披星戴月,连夜飞临当年谢灵运在天姥山的游宿之地。套上谢公的“登山鞋”后,他攀上连接青云的石阶,遥望着海上冉冉升起的红日,聆听着空中天鸡的啼叫,一片纯净幽美的世界出现在诗人的眼前。正当李白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陶醉于青山绿水、奇花异石之间时,一阵猛兽的咆哮撕破了山林的静寂。阵阵狂风卷走了朝霞和红日,滚滚巨雷吞没了鸡鸣和猿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1
《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写梦游奇境,不同于一般游仙诗,它感慨深沉,抗议激烈,并非真正依托于虚幻之中,而是在神仙世界虚无飘渺的描述中,依然着眼于现实。神游天上仙境,而心觉“世间行乐亦如此”。

仙境倏忽消失,梦境旋亦破灭,诗人终于在惊悸中返回现实。梦境破灭后,人,不是随心所欲地轻飘飘地在梦幻中翱翔了,而是沉甸甸地躺在枕席之上。“古来万事东流水”,其中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此时此刻诗人感到最能抚慰心灵的是“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徜徉山水的乐趣,才是最快意的,也就是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所说:“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本来诗意到此似乎已尽,可是最后却愤愤然加添了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天外飞来之笔,点亮了全诗的主题:对于名山仙境的向往,是出之于对权贵的抗争,它唱出封建社会中多少怀才不遇的人的心声。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多少人屈身权贵,多少人埋没无闻!唐朝比之其他朝代是比较开明的,较为重视人才,但也只是比较而言。人才在当时仍然摆脱不了“臣妾气态间”的屈辱地位。“折腰”一词出之于东晋的陶渊明,他由于不愿忍辱而赋“归去来”。李白虽然受帝王优宠,也不过是个词臣,在宫廷中所受到的屈辱,大约可以从这两句诗中得到一些消息。封建君主把自己称“天子”,君临天下,把自己升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却抹煞了一切人的尊严。李白在这里所表示的决绝态度,是向封建统治者所投过去的一瞥蔑视。在封建社会,敢于这样想、敢于这样说的人并不多。李白说了,也做了,这是他异乎常人的伟大之处。

这首诗的内容丰富、曲折、奇谲、多变,它的形象辉煌流丽,缤纷多彩,构成了全诗的浪漫主义华赡情调。它的主观意图本来在于宣扬“古来万事东流水”这样颇有消极意味的思想,可是它的格调却是昂扬振奋的,潇洒出尘的,有一种不卑不屈的气概流贯其间,并无消沉之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