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统计师《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第五章时间数列(2)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2

  二、多项选择题

  1.构成时间数列的统计指标数值可以是()。

  A.总体范围不一致的数字资料

  B.全面调查所搜集到的数字资料

  C.抽样调查所得到的数字资料

  D.计算单位不一致的数字资料

  E.通过连续登记加总而得的数字资料

  【答案】BCE

  【解析】A项,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要求总体范围要可比、一致;D项,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要求计算单位要可比、一致。

  2.下列选项中属于时期数列的有()。

  A.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

  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

  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

  D.我国历年黄金储备量

  E.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

  【答案】BC

  【解析】B、C项是总量指标时间数列,其数值反映的是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绝对数之和,故属于时期数列;A、D项是总量指标时间数列,其数值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时间上所达到的绝对水平,故属于时点数列;E项是把同一相对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顷序排列而形成的数列,故属于相对指标时间数列。

  3.下列数列属于由两个时期数列对比构成的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数列的是()。

  A.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数列

  B.百元产值利润率时间数列

  C.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时间数列

  D.某单位月末职工数时间数列

  E.各种商品销售额所占比重时间数列

  【答案】BCE

  【解析】A项,属于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对比构成的相对数时间数列;D项,属于总量指标时间数列中的时点数列。

  4.下列时间数列中指标数值直接相加无意义的是()。

  A.年末职工人数数列

  B.年出生的婴儿数数列

  C.年国家黄金储备额数列

  D.年平均工资数列

  E.月流动资金周转次数数列

  【答案】ACDE

  【解析】A、C项属于时点数列,D项属于平均指标时间数列;E项属于相对指标时间数列,故数列中指标数值相加无意义;B项属于时期数列,数列中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

  5.编制时间序列的主要作用有()。

  A.反映现象在不同时间发展的水平,描述现象发展的过程和规律

  B.为计算一系列动态分析指标提供依据

  C.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D.反应现象的普遍程度、内部结构和比例关系

  E.为统计预测提供资料

  【答案】ABE

  6.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有()。

  A.时间长短要可比

  B.总体范围要可比

  C.经济内容要可比

  D.计算方法要可比

  E.计量单位、计算价格要统一

  【答案】ABCDE

  7.下列属于序时平均数的是()。

  A.一季度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

  B.某产品产量某年各月的平均增长量

  C.某企业职工第四季度人均产值

  D.某商场职工某年月平均人均销售额

  E.某地区近几年出口商品贸易额平均增长速度

  【答案】ABDE

  【解析】序时平均数是指把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数量差异平均了,从动态上说明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展变化达到的一般水平;静态平均数是指将总体单位在同一时间内某个标志值的数量差异平均化了,反映的是总体在某个具体时间条件下达到的一般水平。题中,A、B、D、E项属于序时平均数;C项属于静态平均数。

  8.定基增长速度可以通过以下哪几种途径求得?()

  A.由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积求得

  B.由定基发展速度减1求得

  C.由平均发展水平除以最初水平再减1求得

  D.由定基增长量除以最初水平求得

  E.由平均增长量除以最初水平再乘以逐期增长量项数求得

  【答案】BDE

  【解析】定基增长速度的基本计算公式为:①定基增长速度=累计增长量/最初水平;②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因此B、D项正确;E项,平均增长量=逐期增长量之和/逐期增长量个数,则由平均增长量除以最初水平再乘以逐期增长量项数的结果为:逐期增长量之和/最初水平=累计增长量/最初水平,即基本公式①,因此E项也可以用来计算定基增长速度。

  9.累积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

  A.前者基期水平不变,后者基期水平总在变动

  B.二者存在关系式:逐期增长量之和二累积增长量

  C.相邻的两个逐期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的累积增长量

  D.根据这两个增长量都可以计算较长时期内的平均每期增长量

  E.这两个增长量都属于速度分析指标

  【答案】ABDE

  【解析】C项,相邻的两个累积增长量之差等于对应期的逐期增长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