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年纪轻轻的影帝影后们,后来都怎么样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8
  张爱玲曾经说过:出名要趁早。

  对于吃青春饭的演员来说,这句话似乎更有意义。许多年轻演员在年轻时就获得了重要的表演奖,他们的声誉也随之提升。

  然而,生活是一场马拉松。高起点并不意味着持续的努力。借此机会,Light Monster也来看年轻和着名的电影制作人。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李新桥获奖年龄:10岁

  来自马来西亚的李新桥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童星。她在五岁时首次亮相。当她8岁时,她来到中国参加林朝贤的《逆战》。与此同时,他还演出了多部电视剧,其中《足印》获得了马来西亚金视奖。在2013年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马来西亚演员李新桥在获得林朝贤《激战》金禧奖后仅10岁。她在影片中扮演张家辉的女儿。 “她用生命般的表演征服了所有的评委。她的活力和她的孩子的明星身份已经成为电影的 情感 核心。尤其是张家辉的对手..”

  获得金禧奖后,李新桥刚刚在学校考试中名列第一。 “因为母亲说,如果学业成绩下降,就必须停止除研究以外的所有工作。”李新桥聪明多才,多才多艺,学习成绩优秀。她会玩和唱歌。 2013年,她参加了湖南卫视《中国新声秀》,这是陈明导师的爱。 2014年,她出演了以郑渊洁的《皮皮鲁和鲁西西》为主角的同名电视剧,扮演露西丝。现在她已经签约香港演艺公司,同时学习发展到 娱乐 圈,未来是光明的。

  张伟获奖年龄:10岁

  获奖后,张伟的电影继续发展, 娱乐 业的发展相对平稳,但主要作品主要是电视剧,如《金婚》的年轻闫妮,《房战》的刘晓磊,以及《甄嬛传》中的绿樱桃。她年轻的名气主要基于形象和真实表现。虽然她还没有成为一名大女演员,但她已经以脚踏实地的方式积累了她的表演,并且可以控制不同类型的角色。

  李小玉获奖年龄:17岁

  李小玉五岁时进入 娱乐 业。他是一位着名的童星,但真正记得的是,当他17岁时,他出演了1998年第35届台湾金马奖,由陈冲的《天浴》主演。 2001年,她主演了电视连续剧《都是天使惹的祸》可爱的护士,无数粉末,正式成名。李晓宇也主要是在电视剧中发展起来的,《奋斗》,《当婆婆遇上妈》等评测都不错,但电影中没有昙花一现。虽然近年来热门话题一直保持着,但他们还没有看到改头换面,婚姻和女儿取得更好的突破。

  林碧琪获奖年龄:17岁

  在香港学院奖的 历史 上,林碧琪是一个短暂的传奇。她出生在九龙寨城。她因家庭不满而叛逆。 16岁时,导演李大钊发现了她,并出演了青年期刊电影《靓妹仔》。这是一种轰动,票房售罄。她还凭借真实和自然的表演,在1983年的第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中获得最佳女演员奖。 17岁后,她成为最年轻的。

  在香港电影黄金时代,屡获殊荣的林碧琪是一个辉煌的未来,但她并不关心。她仍然做我自己的事情,充满个性。她经常在活动中途走路。这时,她坠入爱河,爱上了一个来自音乐世家的男孩,并决定退出电影,踏入婚姻殿堂。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回来。因此,她成为唯一一件关于金奖的作品的影子。

  董子健获奖年龄:19岁

  90年代以后,偶像董子健的实力并非偶然。他出生在北京,母亲是内地第一个代理人王景华,父亲是演员董志华。 2012年,18岁时,他主演了刘杰的《青春派》,并在次年的上海电影节上获得了电影频道媒体奖。此外,他还获得了北京大学电影节最佳新人奖,并入选台湾金马奖。

  从那以后,电影一直在,电影的质量相当不错,如《少年班》《六弄咖啡馆》《少年巴比伦》等,还与导演贾樟柯合作,主演《山河古人》,并参加了汉族韩的《乘风破浪》。他自己的表演技巧很好,也有很强的联系。表演艺术之路是无法估量的。

  夏雨获奖年龄:20岁

  夏雨和 娱乐 界的命运就像《反转人生》的命运。 1993年,当他的父亲在报纸上看到《阳光灿烂的日子》广告时,他发了一张照片,因为外表就像江文而被选中。他在电影中的流畅和自然的表现创造了一个经典,同时他实现了自己。 20岁时,他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和台湾金马奖。

  后来,夏雨被录取到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他的作品很好《西洋镜》,《独自等待》,《警察有约》等。他适合扮演一个小人物,《鬼吹灯》中的大金色牙齿也闪闪发光。

春夏是我国90后的第一位“三金级”影后。

她拿金像奖的时候,比周冬雨和马思纯的“金马双黄蛋”还要早大概半年。

在金像奖的 历史 上,春夏可以与斯琴高娃、章子怡、周迅、巩俐和赵薇比肩。

但在光环之下,春夏的实际知名度却与她的前辈们差之天壤。

因为春夏当年获奖的影片《踏血寻梅》,根本无法通过主流渠道找到片源。

这位影后的优秀,大家看不到。

春夏参演的电视剧,最新一部还停留在2015年。

春夏参演的电影,过去两年里只上映了两部,总票房没到一个亿,而且女主角都不是春夏。

其实春夏最近两年没少拍戏,但她拍的几部影片都处于库存状态。

春夏很无奈,“我没有什么途径去证明我自己”。

经纪人也意识到了春夏的困境。她们想到的解决方案是:多上几档综艺,多拍一些封面,增加曝光。

春夏并不认同这样的方案。

上综艺固然可以增加曝光,但综艺带来的曝光并不是“演员春夏”所需要的曝光。

甚至有些演员因为参加综艺过于频繁,反而让观众在影视剧里看到他们时会觉得跳戏。

新一季的《奔跑吧》已经没有邓超了,黄渤和孙红雷也退出了《极限挑战》,朱亚文和白宇也在《我和我的经纪人》里面先后表达过不喜欢上综艺的想法。

如果演员必须有人设,那么演员的人设就是演员——这大概是上述几位比较趋同的想法。

春夏也只想当一名演员,因此她不认为综艺能缓解她目前的困境,她更不想被人误以为是只会拍封面的模特。

解决春夏的困境,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

靳东就是个好例子。

其实论个人奖项,靳东还不如春夏,但靳东就是火,国民度就是高。

靳东的火,分两步。

第一步是《伪装者》,让更多人知道了靳东。

第二步是《我的前半生》。

在靳东的影视作品里,《我的前半生》并不算是一等一的作品,《外科风云》才是。

但《我的前半生》做到了其他作品都没做到的效果——两大一线卫视为了蹭贺涵的热度,开始翻靳东的箱子底儿,把积压的老片子《我们的爱》和《守卫者-浮出水面》同时拿出来上星。

靳东自己并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他担心的是产能跟不上。

但这恰恰是春夏现在渴求的局面。

春夏压了太多的片子没播,她盼着大家伙儿赶紧把这些片子都播出来。

所以路径其实很清晰,只要春夏能大火一把,箱子底儿被搬空是一眨眼的事儿。

可是难也难在这里,“大火的秘诀”是大众传播行业人人渴求的“至高武林秘籍”。

咪蒙曾经拥有过这种秘籍,但她走火入魔了。

于正也拥有过这种秘籍,但他自己也未能复制下去。

从近两年“实红”的电视剧里,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大火”有一个必要前提,那就是“稀缺”。

稀缺其实就是一种精神上的饥饿感,饱了就不惦记了。

所以《人民的名义》播出之后,其他的类似题材,全凉。

同理,三年之内不会有另一部离婚题材电视剧能超越《我的前半生》。这不是拍得好不好的问题,而是观众有没有那么大兴趣的问题。

三年之内,也不会有另一部反映原生家庭问题的电视剧可以超越《都挺好》。

而在宫斗剧上能超越《延禧攻略》的,至少要等五年。

因为《延禧攻略》紧接着就是《如懿传》,观众都顶到嗓子眼儿了,再多一口都吃不下了。

什么时候观众对某一题材重新产生饥饿感了,才是这个题材能再火一把的窗口期。

那么春夏的箱子里,有没有具备这种稀缺潜质的片子呢?

百科词条里能够查到,春夏有六部电影未播,电视剧都已出清。

最早的一部是许晴主演的《刀背藏身》,院线里从不缺少武侠题材,因此难以大火。

近一点的是郭富城和梁朝伟主演的《风再起时》,虽有两大影帝,但春夏只是客串。即使片子火了,春夏的箱子底儿也不会被搬空。

李现主演的《恋曲1980》,春夏出任女主角,但爱情题材从不产生饥饿感。无论以怎样的角度切入,都对手如林。

春夏主演的另一部电影是《怪物先生》,奇幻题材也是院线常客之一。

吴彦祖和王千源主演的《限期破案》,警匪题材,也很常见。

由陈建斌执导,周迅、陈建斌、窦靖童、春夏、大鹏、宋佳等主演的《第十一回》,阵容不错,题材似乎也有新意,但春夏又是女三。

所以,春夏的片库里似乎并没有潜力股,即使这些片子都上映了,能不能解决春夏的困境也很难说。

春夏现在能做的似乎只有等待,但等来的未必都是好消息,这方面《如懿传》感受颇深。

《如懿传》2016年就拍完了,而且当时窗口很不错。《甄嬛传》播出数年后,观众重新对宫斗剧产生了饥饿感。

无论是阵容、剧情还是制作水准,如果《如懿传》能早一点播出来,大火的就未必是《延禧攻略》了。

结果《如懿传》压了两年,被《延禧攻略》抢了先。

你说《如懿传》窝火不窝火。

当然他们也不愿意等,这里面肯定有一些客观因素。

但春夏不该就这么等着,因为你不能保证幸运女神会向着谁。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春夏已经有四五年没拍过电视剧了。专注拍电影,也未必是好事。

最近两年大火的院线电影,基本都是战争题材,或与战争高度相关的科幻题材。

女主角在这样的题材里,更多是充当花瓶、助攻或者男主角恋人之类,而且经常成为观众吐槽的对象。

现在有谁还能记得鄂靖文是谁?

两个月前刚刚小火一把的新一代星女郎,《新喜剧之王》的女主角,现在不是也没动静了吗?

大环境就在压缩女电影演员的生存空间。春夏的小肩膀,还是不要硬扛了吧。

可是你演电视剧就不一样。

罗子君、苏明玉、骆玉珠、魏璎珞,都不用说是谁演的,大家都记得。

万茜更是凭借女二号熊青春一角走红,这是电影里的女二号极难企及的效果。

所以说,困境催生斗志,求变才能图存。

章子怡都拍电视剧了,春夏你还等什么呢?

好在,春夏只有27岁,距离“只能演婆婆妈妈的年纪”还远着呢。

在未来的十几年里,没准哪一部戏火了,春夏的箱子底儿也就被搬空了。

金像奖是很多同龄演员难望项背的高度,但它更应该给你带来自信,而不是焦虑。

事业遇到瓶颈期,未必是坏事。

瓶颈期可以让你不得不思考:我到底要成为谁,我的长板在哪里,机会在哪里。

这些都是你顺风顺水时懒得去考虑的。

三十七年的金像奖很少看错人,你的成功只是在堵车。

努力的就一直不断完善自己的演技,像梁家辉,他的实力都是有目共睹的,当然还有很多,至于年轻拿影帝老了没有消息的真没听过几个,毕竟能拿的都是自己一手打拼出来,应该会更加珍惜的。远非现在的流量小生可以比较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