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维的写景诗句有哪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5

1.王维的写景诗句有哪些

王维的写景诗句很多,例如: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王维《终南别业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王维《使至塞上》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王维《山居秋暝》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王维《山居秋暝》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 王维《鸟鸣涧》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王维《鸟鸣涧》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 王维《画》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 王维《鹿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王维《渭城曲 》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 王维《送别 》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王维《竹里馆》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王维《山居秋暝》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王维《山居秋暝》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 王维《观猎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五》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 王维《辛夷坞》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五》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 王维《山中》

2.王维写景的诗有那些

《山中》唐代: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积雨辋川庄作 》唐代: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山居秋暝 唐代: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中 唐代: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3.王维的诗中有哪些写景状物的诗作

1、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写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意在创造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第一句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之后紧接第二句境界顿出,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第三、第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

2、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3、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终南山》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五律。首联写终南山的远景,借用夸张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颔联写终南山的近景,写烟云变灭,移步换形,极富含蕴。景物或笼以青纱,或裹以冰绡,由清晰而朦胧,由朦胧而隐没,更令人回味无穷。颈联高度概括,终南山尺幅万里。讲述终南山东西之绵远如彼,南北之辽阔如此,只有立足于“近天都”的“中峰”,才能收全景于眼底。末联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全诗写景、写人、写物,动如脱兔,静若淑女,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

4、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5、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律。此诗描绘了幽居山林,超然物外之志趣,因而以接舆比裴迪,以陶潜比自己。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抒发了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开头二句写景,着意刻画水色山光之可爱,虽深秋,山依然苍翠,水依旧潺流。三、四两句,转而写情。倚杖柴门,临风听蝉,神驰邈远,自由自在。五、六句又间写景致。渡头落日,墟里孤烟,地道山村风物。最后两句再写人情。接舆、五柳、洁身自好,高风脱俗。风光无限,加之人物疏狂,令人情趣陶然。

4.有哪些关于王维的描写风景的诗吗

《积雨辋川庄作》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度罢,海鸥何事更相疑。《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王维描写景物的诗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王禹偁《村行》)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其五)》)

6.王维的写景诗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首联:“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空”,寂静无人的意思,点出了山野的幽静。王维的诗歌,或许是受到佛家思想的影响,经常出现“空”这个字:“空山不见人”“夜静春山空”“空翠湿人衣”等。初秋时节,傍晚时分,一场新雨降临空山,一番洗濯之后,山中万物都呈现出一派清新凉爽之气。诗人用语调平和的十个字展示了一幅意境悠远的山水画,为全诗奠定了清新的基调。

颔联:“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这两句是此诗流传最广的一联。雨后的松林显得格外清新,皎洁的月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洒在地上,清冽的泉水映着月色,从光滑的岩石上轻轻淌过。一动一静,动静结合,在这里,月光如水,似乎除去了诗人内心的尘埃;哗哗的流水声中诗人的所有烦恼心事,都渐渐远去了。诗人在这样的月色中独自漫步山间,自得其乐于其中。

颈联:“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这两句从视觉、听觉两个方面进行描写,使诗中的形象更加逼真,更富有生气。前两联里对景色的深入细致的刻画令人感觉到了丝丝的冷气,于是在这里诗人就有意为这静的可怕的山野添加几分人气。听吧,竹林里传出了洗衣浣纱的姑娘们清脆的说笑声。她们三三两两走在回家的路上。诗人并没有看见她们,但一个“喧”字,恰如其分地形容出了姑娘们说笑的姿态,仿佛她们就在诗人面前。“莲动下渔舟”,“莲动”对应了上联的“竹喧”,“下渔舟”,渔舟在密密的莲叶间穿梭,荡起了一波又一波绿色的“叶浪”。仔细一看,发现原来是早出捕鱼的渔夫们载着一天的收获,心满意足地归家了。“竹喧”,“莲动”,一从听觉,一从视觉,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勤劳淳朴的山里人的形象,正是他们,让诗人心生艳羡,渴望自己也可以和他们一样,过着平静安然的生活。

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春天的芬芳虽已消尽,但山中秋景亦佳,还是值得留下来细细品味的呀! 《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却恰好相反。尽管春天的美景不再,但山中的秋景也别有味道,对此完全可以随意处之。自己还是留下来,静静体会这里平静的生活吧。“山中”可以远离官场尘俗,所以诗人决定要留在山林水间,在这“世外桃源”中保持内心的悠然、宁静。

纵观全诗,画山绣水,清新自然,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营造了一个澄淡精致的境界,诗人还在这个境界里表达了自己的生命哲学,诗人选择了这样一种存在方式,那就是诗意的栖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