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企业都不怕员工去仲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0
第一,企业知道很多劳动者缺乏法律意识,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而且势单力薄没有时问耗不起,特别针对于房贷,有车贷,有孩子有老人,要有收入才养活一个家,不到万不得已的话,不会申请仲裁。

第二,仲裁的周期比较长,虽然法律有明确规定,一般仲裁从立案之日起开始计算45天结案,复杂的情况可能延长5天,但是调解的期限没有计算在仲裁时间之内,另外还有收集证据,立案交材料,补充材料,这些都是需要花费时间。即便仲裁下来之后,公司不愿意服从这个仲裁裁决,他可能会去中级法院申请上诉,这个又会耗费时间,所以说对于劳动者来说真的耗不起。

第三,很多人缺乏搜集证据的意识,或者不知道该如何的收集证据,无论是劳动仲裁还是诉讼,打官司就是打证据,每一项仲裁请求都需要证据来支撑,毕竟法律是客观公正的,不可能单凭一个人的一面之词就能够做出有利的裁决,既没有收集证据的意识,而且收集证据的方法可能欠缺,会使很多收集证据的合理时间浪费掉,在多重不可控的因素之下可能就放弃了。这导致很多企业肆无忌惮,死猪不怕开水汤。

第四,企业的违法成本比较低,劳动者申请仲裁,如果自己懂的话还好,如果不懂可能要有一个律师,本来自己就没几个钱,委托律师的话费用可能上万。但公司不同,公司毕竟是一个团队,有自己的法务,有自己跑腿的人,甚至有自己的专业的律师团队。劳动者胜诉了,对于劳动者来说只是获得了他应得的利益,如果公司败诉了,也没什么大的损失。有些老板更变态,宁愿把钱撒在打官司上,也不肯给员工多一毛钱。

总之,劳动者一定要多读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平时如果发现不对的地方,一定要多个心眼,保留一些有利的证据,以备不时之需。
相似回答